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67369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下注射一、单选题1. 皮下注射进针时与皮肤的角度呈( C )A、 10 15 B、 20 25C、 30 402. 皮下注射进针的深度为针梗的( A )A、1/22/3B、1/41/3C、1/51/43皮下注射药量要少于(D ) ml为宜.A、0。1B、0.5C、1D、45 50D、3/43/5D、24 。下列哪项不是皮下注射的评估内容( D )A、患者病情B、家族史 C、药物的性质 D、注射部位静脉分布情况5. 皮下注射的目的不包括( D )A、预防疾病 B、治疗疾病C、减轻痛苦 D、提供试验二、多选题1。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应注意的是( ABCD )A、告知注射的原因,药物副作用B、根据胰

2、岛素的作用时间,指导病人进食C、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D、密切观察有无低血糖的发生E、注射胰岛素后,立即予热敷局部,以利吸收2. 低血糖的表现( ABCD )A、面苍白 B、大汗淋漓 C、饥饿感 D、心悸、无力E、高热3。低血糖处理( ABC )A、立即平卧、保暖B、监测血糖,报告医生C、口服糖水式碳水化合物D、静推5%葡萄糖250ml E、以上都是4. 以下关于皮下注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E )A、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B、进针后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C、掌握无痛注射技术巧D、进针不宜过深,以免刺入肌层E、离开患者时要确保注射部位不出血5。皮下注射时应告知患者的内容包括( ABCDE )A、注

3、射的原因B、药物副作用C、注意事项D、注射胰岛素者要先准备好食物E、患者对药物的认知程度6。皮下注射常用的注射部位有( ACD )A、上臂三角肌下缘B、上臂外侧C、两侧腹壁D大腿前侧和外侧E、臀部7. 皮下注射法的并发症有( ABCDE )A、出血 B、硬结形成 C、低血糖反应 D、针头弯曲E、针体折断8. 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注意事项( ABCDE )A、注射前不用排气,以防药液外溢致剂量不足B、微量的药液会附着于针头表面,导致皮肤淤青C、根据病人的胖瘦评估进针深度D、采用垂直进针法 E、避免刺入肌层造成硬结三、是非题1. 对消瘦者,皮下注射时可捏起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刺入,以免刺入肌层。(2.

4、 为减轻患者疼痛,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先注入刺激性强的药物.(X3. 皮下注射时,一旦发生断针,即用一手捏紧局部肌肉,以防针头移位,并尽快用止血钳将断端 取出。( V )4. 皮下注射PH值过高的药物时,进针要浅,推药速度要快,以减轻患者的疼痛。(X )皮内注射单选题1. 皮内注射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无菌操作C、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2. 有关皮内注射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部位是前臂掌侧下1/3段 进针角度为5TAT皮内试验液0。1ml含(B )5B、15C、150A、C3ACB、D、DB、D、)75%乙醇消毒皮肤 进针角度呈5刺入 )消毒忌用碘酊只用于药物过敏试验IU.D、25

5、04. 配制青霉素试验液宜用( A )A、生理盐水B、苯甲醇5青霉素皮试液的剂量01mI含青霉素(A、2uB、20uC、50uC、注射用水CD、5%葡萄糖溶液6。不宜用注射水配制青霉素试液是因为(A、引起局部瘙痒 B、易造成局部疼痛7。TAT脱敏注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分3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 0分钟一次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A、BCD)D、200u)C、局部反应不可观察D、发生假阳性反应)C、腹部 D、后背 E、前臂掌侧下缘 ABCE )B 、停药72小时以上D、有青霉素过敏史C、

6、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二、多选题1. 皮内注射常用的注射部位( AE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上臂外侧2. 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做青霉素皮试( A、初次用药者C、青霉素试剂更换批号E、有食物、花粉过敏史者3. 皮内注射法的目的是(ABCA、药物过敏试验B、预防接种D、注射肾上腺素E、注射胰岛素4。进行皮内注射(药物过敏试验)时,应向病人告知的内容是( ABCDE )A、用药目的及副作用B、指导患者不可用手按压注射局部C、注射后20分钟内禁止离开,如有不适立即告知D、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E、病情许可,进食后再做皮试5。行皮内注射时,应注意( ABCDE )A、患者对药物过敏时,应禁止皮试B、皮试液现

7、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准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C、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D、忌用碘类消毒剂消毒皮肤E、皮试液剂量要准确6。下列0。1ml皮试液浓度正确的有(ABCD )A、青霉素20U B、普鲁卡因0。25mg C、破伤风15IUD、结核菌素1U E、头孢菌素25mg7。皮内注射的并发症有(ABCD)A、疼痛 B、局部组织反应 C、注射失败D、过敏性休克E、出血8。过敏性休克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的症状包括( ABCDE )A、呼吸道梗阻B、循环衰竭C、中枢神经症状D、皮肤过敏E、消化系统症状9。抢救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措施包括( ACDE )A、立即停药B、平卧、保暖,送抢救室C、立即注

8、射肾上腺素1mgD、氧气吸入E、密切观察病情三、是非题1。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法阳性,其表现是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1cm, 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V )2。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药液以每1ml含青霉素20u50u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X )3。TAT皮试阳性患者不可以注射TAT。( X )4。TAT试验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 ( V )肌肉注射、 单选题1. 行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 C )A、臀部动脉B、臀部静脉C、坐骨神经D、骨膜2. 肌内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D )A、三角肌下缘23横指

9、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C、上臂内侧,肩峰下23横指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3. 肌内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D )A、血浆T组织液T淋巴T血浆T靶细胞B、淋巴T血浆T组织液T血浆T靶细胞C、组织液T血浆T组织液T靶细胞T淋巴D、组织液T血浆T组织液T靶细胞4. 某患儿,1岁半,因急性肺炎住院,肌内注射选择的最佳部位是( C )A、上臂三角肌下缘B、臀大肌 C、臀中肌、臀小肌D、股内侧肌5. 肌肉注射时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常用的注射姿势( AA、侧卧位:下腿稍弯曲,上腿伸直B、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C、仰卧位:常用于危重患者及不能翻身的

10、患者D、坐位:坐位要稍高便于操作6。三查七对一注意,其中一注意是指( B )A、药物配伍禁忌B、药物用后反应 C、药物的性质 D、用药的方法7。2岁以内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是因为( C )A、患者小不配合B、臀部肌肉不丰满,易刺到骨膜C、易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D、易致感染二、多选题1.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 ABCD )A、臀大肌B、臀中肌C、上臂三角肌D、股外侧肌E、大腿前侧及外侧2。行肌内注射时,下列哪些符合标准预防原则( ABD )A、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B、用过的锐器应直接放入锐器盒C、交接废锐器时,可直接用手接触纸箱D、注射前后洗手E、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盒空安瓿

11、可外卖3。进行肌内注射前,其护理评估的内容包括( ABCD )A、患者病情、年龄、用药史、家族史、不良反应史B、注射部位组织有无疤痕、炎症、硬结C、药物的性质、作用和不良反应 D、病人对药物的了解程度及心理反应E、病人的经济情况4。行肌内注射时,符合无痛注射原则包括( ABCD )(完整word)皮内、皮下、肌肉注射法相关试题A、取合适体位B、注射时二快一慢C、注射时要二适一松D、多种药物同时注射,应先注入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药物E、可加用麻醉药以减轻疼痛5。宜深部肌内注射的药物是:(ABCD)A、铁剂注射液B、镁剂注射液C、油剂注射液D、头孢拉定注射液E、青霉素注射液6。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

12、包括(ABCDE)A、疼痛 B、神经性损伤C、局部或全身感染D、针眼渗液E、针头堵塞7。肌肉注射并发症的预防(ABCE)A、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B、轮换注射部位C、每次注射液量W50mlD、注射后立即冷敷E、严格无菌操作三、是非题1。臀大肌注射连线定位方法是取髂嵴最高点与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X )2。肌内注射侧卧位的体位准备是上腿弯曲、放松,下腿伸直。(V )3。肌内注射仰卧位的体位准备是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V )4。行臀大肌注射时,“十”字法是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 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区(注意避开内角)。( V )5。行臀大肌注射时,连线法是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V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