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267106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高店乡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8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目录工程平面位置概况图工程特性表1.综合说明41.1绪言41.2设计的依据51.3主要设计内容的论证过程及结论72.项目区概况92.1自然条件92.2自然资源92.3自然灾害102.4社会经济条件103.土地利用潜力分析113.1项目区现状核实113.2项目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133.3项目区土地利用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144.规划目标与方针164.1项目区土地整理的方针164.2项目区土地整理的总目标165.工程设计标准175.1耕地标准175.2防洪标准175.3排(涝)水标准175.4灌溉标准175.5道路

2、标准175.6建筑物级别176.水文、水利分析计算186.1水文基础资料186.2防洪216.3灌溉236.4排水流量模数367.工程设计377.1总平面布置377.2农业工程设计447.3防洪工程设计627.4排水工程设计637.5灌溉工程设计697.6交通道路设计827.7防护林设计858.工程施工868.1施工条件868.2施工技术868.3施工进度计划879.拆迁补偿8810.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8910.1投资概算8910.2资金筹措10211.效益分析10311.1概述10311.2投资、费用计算10311.3效益计算10311.4经济评价10512.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评价10712

3、.1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10712.2环境保护措施10713.工程实施的措施10813.1土地管理计划10813.2开发整理意见与综合规划10813.3权属调整10813.4施工管理11013.5质量管理11213.6工程管理112附件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综合说明1. 综合说明1.1 绪言(1)工程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某县某乡东北部,行政上属于高升村,项目区座于H-50-6-(14)图幅。(2)工程任务项目区主要工程任务是:完善项目区内排灌工程,修建道路工程和护岸工程、进行土地平整等建设任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完善的灌溉、排涝、机械耕作、防洪抗灾等保障体系,将项目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区。(

4、3)工程规模项目区建设总规模为64.96公顷(974.4亩),其中耕地51.14公顷(767.1亩)。(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土壤类型为乌泥田,但除部分耕地属高产田外,大部分耕地属于中产田,作物产量不高、不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耕地不规整,相当部分田块地形复杂,田面高低不平,田块小而不规整;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田间原有排灌沟渠不配套,灌溉渠系既窄又弯,久淤变浅,流量减少,流速变慢,灌溉受到严重限制;现有渠道大部分为土渠,沿途水渗漏严重,水利用率低。因此,十分必要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整理。整理项目区对促进某乡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农用地整理是贯彻和

5、实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客观要求。可解除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区,又可有效缓解耕地占补平衡的部分压力。对某乡土地整理起示范性作用,带动某乡农业生产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项目区大部分耕地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项目区土地整理,必将对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起到促进作用。为缓解建设与保护的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结合项目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本项目已申报2004年合肥市土地整理项目立项。1.2 设计的依据(1)国家地方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6、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通知;土资发【1999】50号关于设立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皖国土资【2001】294号关于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备选库的通知;(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某县某乡农田水利规划(3)有关规划理论和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年1月)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6月)(4)相关部

7、门的技术要求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2-2000)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5)其它有关技术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73199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1:5001:10001:1000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水工程(GBT16453.41

8、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财200141号文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通知。(6)相关基础资料专项气象情报服务表:包括分月、分日气温、日照、降水量统计表、风向、风速统计表;某县土壤;某县公路网现状分布图;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项目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某乡1999-2002年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某乡村镇规划;某乡林业规划图;项目建议书;项目区1:1000实测地形图。1.3 主要设计内容的论证过程及结论(1)设计过程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项目规划设计承担单位从2004年5月底至9月中旬,共近三个月时间完成了规划设计工作。项目规划设计论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9、现场踏勘调查:项目规划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踏勘调查,包括:项目区周围水系水文、水利设施、交通道路调查等等,并征求当地对规划设计的要求和构想。基础资料收集:收集的基础资料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林业、水利、环保、相关规划、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各种报告与图件资料。初步方案编制:在现场踏勘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根据业主单位提交的测量成果编制项目区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并征求业主意见。方案审查:规划设计承担单位组织专家,对初步规划方案进行了审查讨论,提出了规划设计修改意见,并进行复审。规划方案修改:根据规划方案修改意见,在充分考虑项目区自然条件、项目投资、工程造价等各项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项

10、目区规划方案。工程设计与报告编制:根据总体规划方案,对各项工程设施进行了具体技术设计,于9月下旬上报规划设计成果并审查。(2)主要设计内容经多次实地踏勘,课题组讨论、论证,专家审查论证,项目区主要设计内容论证结论如下:项目区土地利用潜力主要来自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将项目区内现有耕地田坎和紊乱沟渠、部分田间小路整理为耕地,二是将荒草地和少量园地整理为耕地。以上整理的耕地,扣除路、林、渠、沟等建设用地后,可增加耕地50.84亩。项目区规划目标为一等水田,并建设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区。项目区规划设计标准为: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灌溉保证率为90%。农业工程设计主

11、要通过对不同田块大小和不同田面高程的土地平整方案比较,将项目区平整为514个格田,挖方110148.6m3,填方110921.9m3,表土剥离回填27200.5m3,新增耕地表土回填2018.00 m3。农田水利工程:从淠河总干渠进行引水,设干渠、支渠、农渠三级渠道。渠道总长度11352.66m(包括区外);为区外排涝需要,项目区共有6条排洪沟,其中两条为现有排洪沟,新建4条排洪沟,新建4条排洪沟总长为1337.3米。项目区设斗、农两级排水沟,用干砌块石衬砌,排水沟总长度2754.5m;受地形条件影响,部分田块设灌排两用沟(沟渠),总长度1777.17m;为防止河道冲刷,在河道冲刷严重处修建护

12、岸,护岸总长度616.5m。田间道路工程设计时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并整修现有道路487.1m;新修田间道2条,总长度873.6m,田间道路面宽4m,干砌石路肩,泥结石路面;新修生产路21条,总长度3662.4m,生产路路面宽2m,高出地面0.3m,因现有机耕路大部分为水泥路,道路标准高,为与区外配套和通行拖拉机需要,新修生产路路面设计为泥结石路面,但不修建路肩。该项目总投资245.12万元,平均每亩2096元。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条件项目区位于某县某乡境内,涉及某乡高升村,介于北纬315730至316600、东经1164845至1165230之间。项目区柳条湾水库下游,紧贴柳条湾水库自然

13、排水沟,四至为:北临唐圩子居民点,南毗某乡公路,西靠周西郢居民点,东接高升林场。项目区部分地形平坦,但有部分地形复杂,田面高低不平,田块小而不规整;地面高程位于425.88m445.48 m(黄海高程)之间,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330米。项目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8.5,平均年无霜期276天,光热资源较为丰富,为蔬菜、水稻、油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高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2 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根据成土条件、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理化性状,项目区内的土壤均属于水稻土土类、潴育型水稻土亚类中的乌泥田土属,土壤肥力高。项目区内成土母质

14、包括河流冲积物和坡积物、局部地区兼有洪积物和坡积物,靠近河床的土壤母质以冲积物为主,分布在坡麓的土壤的母质则以坡积物为主。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169.26亩,其中耕地面积932.8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9.78%,园地面积1.3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1%,交通用地面积35.6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5%,水域面积94.7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1%,未利用地面积104.7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96%。(2) 水资源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淠河总干。项目区年供水量2178万m3,其中水库供水量208万m3,当家塘供水量322万m3,淠史杭供水量1648万m3,保证了项目区的供需平衡。(3) 生物资源及其它资源项目区主要种植水稻、棉花、菜籽、大豆等,无特殊保护动植物资源。2.3 自然灾害项目区内沟渠淤积,排水不畅,易产生涝灾。2.4 社会经济条件项目所在地某乡,位于某县西北,距县城28公里,西与官亭区王集乡接壤,南临淠河总干,东倚高刘,北与寿县余集接壤,土地总面积49.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300亩。全乡下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19764人。某乡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全镇目前社会总产值达2.91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