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共5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66343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概述和环境问题概述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环境、环境因素的概念及分类。2.能够分析某地区的环境质量,理解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3.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4.能够分析某种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学习流程】基础知识梳理(15分)、问题探究(10分)、归纳总结(5分)、限时训练(10)【学习重点】1、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2、记忆环境的分类方法、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基础知识梳理】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_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环境的分类:环境按其属性

2、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_物质、能量、生存空间和_现象的总和,如大气环境、_、土壤环境、_等。(2)社会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_环境,如_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等。3内涵:(1)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主体,环境的_不同。(2)发展的概念二、环境因素1概念:指构成人类环境_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_的基本成分。2分类:环境因素又称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1)自然环境因素:通常是指水、空气、_、_、岩石、阳光等。(2)社会环境因素:通常包括人口、工业、农业、

3、_、科学技术、民风民俗、_等。三、环境质量1概念:指环境因素受_影响的程度,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2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种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_原因是更重要的原因。3评价:(1)环境质量评价:即对_的评价。(2)环境质量指数:即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4分类: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_质量、_环境质量等。四、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_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分类:(1)依据:_。(2)分类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_导致人类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排放到环境中的“三废”迅速

4、增加,造成部分资源_和生态环境恶化。(2)_对环境的冲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_加剧。(3)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危害 六、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_、臭氧层破坏等。(2)全球变暖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导致_。(3)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_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世界三大酸雨区主要集中在欧洲、_和我国_。我国酸雨主要的分布地区有四川、_、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市)。(4)臭氧层处于大气_中,自1958年以来,人们发现全球臭氧总量呈现_的趋势

5、,而且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能够显著消耗臭氧的物质_等。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1)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_等。(2)目前,对全球生态有重要影响的_的损失尤为严重。(3)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_;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_,其次是亚洲。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事故带有_,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二是事故污染_,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方法技巧练1.如何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云南省的哀牢山中,一层层梯田不停息地漫向四野,朝着天际跋涉。它的形象莽

6、然巨大,占据天地,却宁静安详,无声无息,精致到绝美,那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堪称真正的世界奇迹。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红河州哈尼族多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和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人民群众遭受着多重压迫和剥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哈尼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在哈尼梯田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环境要素?(2)哈尼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3)哈尼地区的哪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有利影响?方法技巧分析一个环境中的要素要从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某地区自然环境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从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思考;人类的生活主要包括衣、食、住

7、、行、娱等方面,因此,分析某地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时应主要分析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等领域的影响。2.图示法记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危害读“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和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上述两幅图,完成下列填空。若下图中的关联性发生在上图中的A处,则表示_,表示_。若下图中的关联性发生在上图中的C处,则表示_,表示_。(2)分析图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3)分析导致图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方法技巧 环境污染 加剧 危害 威胁生态平衡环境 生态破坏 规模的 危害人体健康问题 资源短缺 全球性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

8、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所有事物2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社会环境C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要素的是()A土地、岩石、矿物 B社会、村落、动物园C丘陵、缓坡、梯田、水产养殖 D阳光、空气、水4下列事物中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A科学技术 B生物 C生产力 D足球场5现在全球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

9、原因 B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C人为原因 D大力植树种草6下列能降低环境质量的自然原因是()A地震、火山爆发 B煤炭资源的滥采乱挖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围湖造田7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B环境问题只存在于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按产生的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据此完成89题。8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A地方病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公害病9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

10、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环境污染、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台风A B C D10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的是()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 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 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11关于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不属于突发性污染事件B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污染范围往往很小C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危害较轻,经济损失较小D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很难预防12读我国部分城市某日空气质量周报,回答: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北京92TSP济南76TSP

11、天津82TSP武汉83NOx太原218TSP广州126NOx长春103TSP深圳77NOx哈尔滨96TSP珠海47上海74NOx汕头54南京95TSP南宁56TSP杭州67TSP成都87TSP福州42重庆98SO2厦门25贵阳69TSP注:总悬浮颗粒物为TSP,氮氧化物为NOx,二氧化硫为SO2。(1)经济特区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直辖市中空气 质量最差的是。 (2)北方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其首要污染物产生的人为原因是;南方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其首要污染物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3) 最易出现硫酸型酸雨的城市是。(4)空气质量为一级的城市分布在,其原因有:。(5)为进一步改善城市

12、大气质量,可采取的相应措施有。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酸雨污染,A、B两地酸雨严重的原因是 ;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发现所降酸雨与英国有关,其原因是 。 (2)D地区目前面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3)图中E国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 ,但是从卫星照片上可以清楚地显示大火燃烧过的累累“疮疤”,这些“疮疤”形成的原因是_。 参考答案知识清单社会自然自然水环境生物环境人工生产内容和形式人类活动领域整体相互作用生物土壤交通宗教信仰污染人为环境污染程度水环境 土壤自然原因产生原因生态破坏工业生产枯竭人口急剧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经济酸雨污染海平面上升5.6北美洲南方重庆平流层减少氟氯烃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黄土高原非洲突发性范围大方法技巧练(1)自然环境要素:阳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