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人教A版必修全套)【必修2教案|全套】目 录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1.1.2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121.2.1 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171.2.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7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27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35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35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55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642.1.3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71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80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802.2.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86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942.2.4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94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00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00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08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17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22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131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313.1.1 倾斜角与斜率 131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363.2 直线的方程 139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39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44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49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53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1533.3.2 两点间的距离 157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 1603.3.4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160第四章 圆与方程 1644.1 圆的方程 1644.1.1 圆的标准方程 1644.1.2 圆的一般方程 171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178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78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92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197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204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 204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10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本章教材分析 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是简单的几何体,复杂的几何体大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有关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的研究是研究比较复杂的几何体的基础.本章研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三视图和直观图、表面积和体积等.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空间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本章中的有关概念,主要采用分析具体实例的共同特点,再抽象其本质属性空间图形而得到.教学中应充分使用直观模型,必要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模型,然后再抽象出有关空间几何体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 本章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例如,对于棱柱,在义务教育阶段直观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棱柱的结构特征及其体积、表面积.因此,在教材内容安排中,特别注意了与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的衔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空间想象能力面的训练.由于受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知识的限制,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少问为什么,多强调感性认识.要准确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拔高教学.重视函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通过电脑绘制简单几何体的模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体现教材的选择性,在练习题安排上加大了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进行取舍.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7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约1课时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约1课时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约1课时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约1课时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约1课时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约1课时本章复习约1课时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整体设计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先展示大量几何体的实物、模型、图片等,让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从整体上认识空间几何体,再深入细节认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没有点、直线、平面的有关知识,所以本节的学习不能建立在严格的逻辑推理的基础上,这与以往的教材有较大的区别,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本节教学尽量使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向学生展示更多具有典型几何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增强学生的感受.三维目标1.掌握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学会观察、分析图形,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2.能够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学会建立几何模型研究空间图形,培养数学建模的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教学难点:归纳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从古至今,各个国家的建筑物都有各自的特色,古有埃及的金字塔,今有各城市大厦的旋转酒吧、旋转餐厅,还有上海东方明珠塔上的两个球形建筑等.它们都是独具匠心、整体协调的建筑物,是建筑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如何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建筑物呢?引出课题: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思路2.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发现一些具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引出课题: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观察下面的图片,请将这些图片中的物体分成两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图12.你能给出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定义吗?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初中已有的知识,学生很快就能分成两类,对没有思路的学生,教师予以提示.1.根据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否都是平面来分类.2.根据围成几何体的面的特点来定义多面体,利用动态的观点来定义旋转体.讨论结果: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2)、(5)、(7)、(9)、(13)、(14)、(15)、(16)具有同样的特点:组成几何体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图形,并且都是平面多边形,像这样的几何体称为多面体;(1)、(3)、(4)、(6)、(8)、(10)、(11)、(12)具有同样的特点:组成它们的面不全是平面图形,像这样的几何体称为旋转体.2.多面体:一般地,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按围成多面体的面数分为: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一个多面体最少有4个面,四面体是三棱锥.棱柱、棱锥、棱台均是多面体.旋转体: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圆柱、圆锥、圆台、球均是旋转体.提出问题1.与其他多面体相比,图片中的多面体(5)、(7)、(9)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2.请给出棱柱的定义?3.与其他多面体相比,图片中的多面体(14)、(15)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4.请给出棱锥的定义.5.利用同样的方法给出棱台的定义.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如果学生没有思路时,教师再提示.对于1、3,可根据围成多面体的各个面的关系来分析.对于2,利用多面体(5)、(7)、(9)的共同特征来定义棱柱.对于4,利用多面体(14)、(15)的共同特征来定义棱锥.对于5,利用图片中的多面体(13)、(16)的共同特征来定义棱台.讨论结果:1.特点是:有两个面平行,其余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像这样的几何体称为棱柱.2.定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多面体称为棱柱.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表示法:用表示底面各顶点的字母表示棱柱.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3.其中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这样的几何体称为棱锥.4.定义:有一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表示法:用顶点和底面各顶点的字母表示.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5.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其他各面叫做棱台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台的侧棱;底面多边形与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台的顶点.表示法:用表示底面各顶点的字母表示棱台.分类:按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为三棱台、四棱台、五棱台……提出问题1.与其他旋转体相比,图片中的旋转体(1)、(8)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2.请给出圆柱的定义.3.其他旋转体相比,图片中的旋转体(3)、(6)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4.请给出圆锥的定义.5.类比圆锥和圆柱的定义方法,请给出圆台的定义.6.用同样的方法给出球的定义.讨论结果:1.静态的观点:有两个平行的平面,其他的面是曲面;动态的观点:矩形绕其一边旋转形成的面围成的旋转体.像这样的旋转体称为圆柱.2.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旋转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侧面又称为圆柱面,无论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表示:圆柱用表示轴的字母表示.规定: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3.静态的观点:有一平面,其他的面是曲面;动态的观点:直角三角形绕其一直角边旋转形成的面围成的旋转体.像这样的旋转体称为圆锥.4.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而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旋转轴叫做圆锥的轴;垂直于旋转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称为圆锥的底面;不垂直于旋转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圆锥的侧面又称为圆锥面,无论转到什么位置,这条边都叫做圆锥侧面的母线.表示:圆锥用表示轴的字母表示.规定:圆锥和棱锥统称为锥体.5.定义:以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台.还可以看成是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圆锥,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旋转轴叫做圆台的轴;垂直于旋转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称为圆台的底面;不垂直于旋转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台的侧面,无论转到什么位置,这条边都叫做圆台侧面的母线.表示:圆台用表示轴的字母表示.规定:圆台和棱台统称为台体.6.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将半圆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面称为球面,球面所围成的旋转体称为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圆心称为球心,连接球面上任意一点与球心的线段称为球的半径,连接球面上两点并且过球心的线段称为球的直径.表示:用表示球心的字母表示.知识总结: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比较,如下表所示:结构特征棱柱棱锥棱台定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