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2652328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议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议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议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议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随着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会计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这些实践环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已与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相适应,在当前高校教学方案的实施中,没有目的或目的性不强的实践教学比比皆是,会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像工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那样,可以直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如何针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构建合理的实践考核体系,是从事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师应重点研究的问题。一、

2、实践教学考核的现状分析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对大局部高校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多多,主要问题包括:教学方案执行的随意性有些实训课程的教学与评价,没有标准可循,随意性较大,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水平。还有的采取结合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根本表达不出学生实践能力的真实水平。注重形式的评价学生依照实践课程指导书,按部就班地操作或通过模仿教师完成操作,根据所得数据整理实践报告,教师依据书面报告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因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训练过程中的评价,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无法形成鼓励,不利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的片面性

3、学生实践课程结束后,从本阶段所学习的训练工程中以抽签形式抽取工程,在教师监督下进行单独操作,根据操作要求进行评判。这种评价方式不可能包含该阶段训练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选取一局部训练工程或指定几个重要工程,具有随机性和片面性。实践应用能力评价一次性确定在实践应用能力评价中,有些成绩是通过实践课程结束时的一次评价来决定,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练习,甚至有些学生逃课,最后参加考核。这种评价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也不能全心地投身到实践能力训练中,因此,达不到实践教学目的。另外,对学生的评价,多以实践最终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由于并无详细记录,仅能依靠指导教师的主观判

4、断。无视实际业务处理能力的评价实践训练是现场或模拟场所的训练,由于评价重结果,在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工程中,按照岗位业务处理能力设置的工程少,评价目标不明确,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对实际业务的处理能力的掌握程度,容易造成学业评价成绩高,但实际业务处理能力低的现象。缺少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标准实践教学虽然有教学大纲,但缺少对实践应用能力评价的量化标准,对于能力训练工程中的关键知识点与实际应用能力的评判没有评价标准,而由教师自己主观决定。综上所述,大多数高校目前的评价方式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谈不上高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二、构建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方法框架构建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

5、能力的评价方法框架,如图所示。按照会计执业对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模式设计。即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原那么,表达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模式的重构;本着能反映会计专业人才知识与专业实践特色要求的原那么,表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工程设计;本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养成教学相融合的原那么,构建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最终到达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三、根据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法设计实践能力训练工程根据霍恩斯坦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设计实践能力训练工程及评价点。霍恩斯坦将全部教育

6、目标划分为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包括个子目标。在实践能力训练工程设置中,先根据“认知领域个子目标概念化、理解、应用、评价和综合设计根本应用能力训练工程和对应的评价点;然后再根据“动作技能领域个子目标知觉、模仿、整合、创作和熟练设计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训练工程和对应的评价点。在实践应用能力训练过程中,训练工程与企业经营业务实际相一致,为学生创造职业场景环境与气氛,充分地利用“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设计训练工程及评价点,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四、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方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已经不是传统的灌输者和被灌输者的关系,而是表达在会计实践中

7、的“角色差异。在场景式的实践训练中,学生可能是会计人员,教师可能是审计人员;学生可以扮演会计流程中的所有“人物,教师只是组织者或评判者。作为实践训练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学生对根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必须在平时对有关关键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在实践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职业能力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和就业能力上,构建评价方法与评价工程,改革评价方式与方法,这样才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过关制评价法基于过关制的实践教学评价,采用训练和评判一体的方式,即每一个实践训练工程和评判构成一个子单元,各个子单元按照实践训

8、练目标可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大的单元。如根底会计中的第一个实验工程:“记账凭证的认识与填制构成一个单元,只有当这一单元实践教学内容完成才进行评判,不合格者须对相应的实验训练工程内容再训练、再评判,直到合格为止。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学习问题的累积,即采用“过关制。“过关制就是把前一个单元的考核成绩作为进入下一个单元训练的通行证,即作为进入根底会计的第二个实验工程:“账簿识别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通行证。这样不仅能给学生增加工程训练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克服“训练不努力,考前大突击的问题。也可设计更大的单元,即按课程分:根底会计、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高级会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

9、。“过关制的实践教学评价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实践应用能力评价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对学生学习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驱动力,使学生学习目的、方法更加明确,训练效果更加突出。过程评价法学生的实践根本技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形成和提高的,在实践过程中标准每个细节比实践结果更重要。过程评价方法就是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所实施的评价,即对学生每个实践工程的不同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例如在会计电算化实训中的“建账与系统初始化训练工程,对建账过程与初始化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严格的评价,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为后续实践工程打好根底。这种实践过程的评价方法也有利于“过关制评价方法的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