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歌》教学反思2015125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649305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子歌》教学反思201512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子歌》教学反思201512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子歌》教学反思20151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子歌》教学反思201512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与经典的亲密接触 对子歌教学反思2015.12 柳市十五小 吴晓阳 说来惭愧,第一次接触声律启蒙是女儿读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给发了这本书,便时常陪着她一起读,读着读着,被其和谐、有韵律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今年11月份有幸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千课万人”活动,聆听了陈琴老师关于诵读的讲座,颇受启发,内心总有股回校要诵诵经典,给孩子们上上经典的冲动,于是乎,就这样,一不小心与经典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这篇对子歌是长春版五年级下册的课文,其实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也出现过对子,想来学生是有诵读基础的。本堂课旨在让孩子们接触古代传统的语言艺术-对子:它言简意赅,节奏响亮,读起来抑扬顿挫,并且还可以从中得到语音

2、,词汇,修辞的训练。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反复诵读对子歌,初步了解它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那么,如何读得生动有趣,不枯燥?我采用了丰富的诵读形式:伙伴间互诵、老师示范诵读,师生互诵、男女生互诵、配乐诵读等等,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读对子时做到平长仄短,读起文章来味道是那样的浓厚!我想古代人们学习诗词时,也不单单是摇头晃脑,死记硬背,而是都在有趣味地读着,甚至于配上音乐唱起诗词来。就这样读着读着,让孩子们慢慢品出其中韵味。读着,品着,于是乎,对子的特点呼吁而出!孩子们或惊奇或兴奋,因为他们有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在课中,不仅是孩子,我对对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

3、字对,两字对,三字,五字对,仿佛就是一个个小小的精灵在吸引着我和孩子的眼球。在清楚对子的特点之后,我也豁然开朗,古代人运用语言时是这么地讲究韵律,就拿词性相对的特点来说,对子中有名词对,地点对,动词对等等,平仄相协更有趣,上一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下一联的最后一个字就应该是仄声,读起来琅琅上口,没等我介绍完对子的特点呢,孩子们就抢着要来对对子了,于是,备课中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对子来让学生们对一对,填一填,并加以积累别说,孩子们还真填对了好几个词,这时,我想到古代人们学习诗词时,这应该算作基础常识吧,编者把对子编到教科书中同样也是让学生受到古代传统语言艺术的熏陶吧!由于孩子们没有太深的诗词基础,对起来,有时感到很难,不过,这堂课能引起他们对古代语言的学习兴趣了,这便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