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263753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可研(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依据及范围21.3主要研究结论5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72.1XXX概况72.2涉及片区基本情况8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与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23.1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3.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4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选择174.1收集处理方案介绍174.2垃圾收集处理方案的确定24第五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规模275.1场址选择275.2项目建设条件285.3工程规模及内容的确定29第六章 工艺方案及设备选型466.1垃圾转运工艺方案的选择466.2工艺设计506.3辅助收运措施54第七章 辅助公用工程设计567.

2、1建筑设计567.2结构设计577.3给排水和消防设计587.4电气设计597.5绿化设计607.6其他辅助设施60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618.1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618.2污染物排放源及治理措施628.3节能68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29.1概述729.2设计依据729.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729.4消防739.5劳动保护措施74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7610.1组织机构7610.2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7610.3人员组成和培训76第十一章 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7811.1项目建设工期7811.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7811.3建设进度保障措施79第十二章 项目招标方案8012.1编制依

3、据8012.2招标内容80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313.1编制依据8313.2其它工程费用取费标准8313.3建设投资估算8413.4项目资金来源87第十四章 财务分析8814.1财务评价依据8814.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8814.3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9014.4财务不确定性分析9214.5财务评价综合结论93第十五章 社会评价9415.1社会评价的意义及内容9415.2项目与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9415.3社会评价结论95第十六章 风险分析9616.1风险分析概述9616.2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9616.3风险程度分析9716.4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97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9917.1结论

4、9917.2建议100附 件:1、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工程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4、项目建设资金的承诺函;5、发改委立项批复;6、企业法人执照;7、组织机构代码证;8、税务登记证。7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2、建设单位XXX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3、项目法人XXX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地点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的建设地点为小坑村,垃圾站中转站分别位于XXX下河村、XXX镇XXX村、XXX镇XXX、XXX乡XXX村、XXX乡XXX村、XXX乡XXX村、XXX镇XXX村、XXX镇XXX村、XXX乡XXX村、XXX镇

5、XXX村、XXX乡XXX村及XXX古村。6、建设内容及规模(1)设计处理规模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量800t/d(其中梅江镇130 t/d);垃圾转运站总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量670t/d,(其中XXX、XXX镇、XXX镇转运站设计日处理量80t/d,XXX乡、XXX乡、XXX乡、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古村设计日处理量50t/d,XXX乡设计日处理量30t/d)。(2)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4666.94m2(82亩),其中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占地62亩,XXX、XXX镇、XXX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占地各为1500m2,XXX乡、XXX乡、XXX乡、

6、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古村转运站占地面积各为1000m2,XXX乡转运站占地面积800m2。总建筑面积25700,其中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建筑面积为20000,XXX、XXX镇、XXX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建筑面积各为700m2,XXX乡、XXX乡、XXX乡、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古村、XXX乡转运站建筑面积各为400m2。各主要村落配套建设的垃圾屋由乡镇统筹规划,各村自行安排适宜地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场道路、机械维修、供配电、给排水及污水处理、消防、通信、冲洗和洒水设施,以及停车场等配套工程,购置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转运及其他配套设备。7、建设

7、工期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5.122017.12。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5967.8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39481.91万元,占总投资的85.89%;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为3080.93万元,占总投资的6.7%;基本预备费为3405.03万元,占总投资的7.41%。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贷款及建设单位自筹。1.2编制依据及范围1、 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垃圾转运站设备(JB/T10855-2008);(3)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文);(4生活垃圾转运站

8、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7)村镇生活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2013年7月);(8)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9)XXX城乡规划建设十二五规划;(10)XXX环境卫生规划(20092030);(1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CB1455493);(12)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2008);(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5)工业企业设计卫

9、生标准(GBZ1201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7)各乡镇概况资料及其他相关基础资料。2、 研究原则(1)本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作为乡镇片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有关专项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乡的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遵循我国村镇和农村区域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本项目覆盖区域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3)从

10、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4)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今后的发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安全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7)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施工及运行安全。3、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

11、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垃圾转运站站址、收集运输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财务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力求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论证。4、项目服务对象本工程服务的对象包括XXX12个乡镇。分别为:XXX、XXX镇、XXX镇、XXX乡、XXX乡、XXX乡、XXX镇、XXX镇、XXX乡、XXX镇、XXX古村、XXX乡。服务的范围为12个乡镇的镇域规划区及各主要村庄。1.3主要研究结论1、随着XXXXXX、XXX镇、XXX镇

12、等12个乡镇经济与城镇化的发展,生活垃圾的产量也相应的增加,建设先进的XXX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是十分必要和十分迫切的。2、目前采用国产技术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很多,且运行良好,因此采用国产技术可以降低工程投资,适合都县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综合处理项目的基本情况。3、经过厂址比选,本项目12个转运站及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的场址地形、地质地貌、电力、交通以及市政设施等条件良好,能满足本工程建设的需要。4、根据目前XXX12个乡镇的现状,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场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量800t/d,转运站建设规模为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量670t/d,规模基本可行。5、项目的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项目

13、涉及的12个乡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该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建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6、本报告通过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表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设计规模1.1资源化综合处理场t/d8001.2压缩转运站t/d670其中固村、XXX、XXX各80 t/d,XXX30 t/d,其余8乡镇为50 t/d。2总用地面积亩82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25700资源化综合处理场20000

14、,缩转运站57004劳动定员人1405工程总投资万元45967.865.1工程费用万元39481.915.2其他费用万元3080.935.3预备费用万元3405.036经济分析6.1年均收入万元4660资源回收、有机肥、垃圾处理费6.2年平均总成本万元31656.3利润万元14956.4年均经营成本万元9656.5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4.56.6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15.4含建设期6.7财务净现值万元2155.6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XXX概况XXX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全县辖24个乡镇,325个村(居)委会。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为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