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毕业论文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26295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毕业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财政学毕业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财政学毕业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财政学毕业论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财政学毕业论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毕业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毕业论文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防范基于国际金融法视角的分析摘要: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国际金融法并没有发挥出金融稳定的功能。研究从国际金融法的视角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防范,认为无法规制不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系统风险无法化解和防范以及存在效力和内容方面的不足和漏洞是危机的主要成因,而转变发展理念、建立正式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价值取向安全与效率并重、扩大调整范围和转变方法、统一金融立法以及制度创新是防范危机的积极演变。因此,国际金融法要作出循序渐进的调整,并遵照公法与私法协调发展规律,同时提升保障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动荡和危机的功能地位。关键词:国际金融法;全球金融危机;金融秩序;金融安全20

2、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国内金融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并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这固然是由货币政策失当、金融监管不到位、经济体制隐含弊端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等基本原因1造成的,但这次危机也暴露出当前国际金融法不适应当今全球金融发展的种种缺失和不足,而完善国际金融法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具有特殊的作用。一、国际金融法的基本功能1.保障国际间的金融安全保障金融安全、维护金融业稳健,是各国金融立法的一项基本宗旨,也是当前国际金融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金融和金融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实施金融法治的必要性。金融表现出倍数扩张效应而具有虚拟性和风险性,同时金融业的负债经营方式使金融业具有比其他行业更多

3、更大的风险。因此,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市场机制在诱导各种金融行为、抑制各方过度趋利从而降低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一定功效,但市场机制也有自发性的弱点,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弱点限制了它的功效的发挥。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的全球扩张态势,使金融的国际合作与协调成为必需。在当今世界,单个国家对金融的宏观管理日益困难,国际货币金融制度的效力面临着严峻挑战,金融的国际合作与协调以及国际金融法制的健全,起着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和保障国际金融安全的重要作用。国际金融法不仅是当事人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基本行动规则,而且也是国家和国际组织行使金融权力、有关部门监督和防止金融权力滥用的基本依据2。这也使得国际金融法能

4、够保障国际金融交易的安全,并成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2.建立并维护国际间的金融秩序建立并维护国际金融秩序,是国际金融法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交易秩序,即对国际金融的交易主体、交易工具、交易市场进行法律确认和调整而形成的秩序。通过对国际银行等各类金融交易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加以确认与保障,对国际融资协议等各种金融交易工具加以规范与调整,对国际外汇市场等国际市场的金融交易规则加以规定或维护,国际金融法使金融资源的全球取得与配置成为可能。二是国际金融权利运行秩序,即对掌握不同国际金融权力资源的各个主体的权力界限、权力配置、权力关系、权力的组织和协调等进行法律确认和调整而形成

5、的秩序。世界各国都特别通过覆盖从市场准入、经营活动到市场退出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对参与金融活动的各类金融实体的权力进行必要的规范和制约。而国家的金融主权是国际金融法所确认和维护的最重要的金融主权,在国家主权原则下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对本国的金融资源进行宏观调配与安排,有权对本国境内的金融活动及其参与人进行监督和管理2。3.促进国际间的金融发展国际金融法具有促进国际金融发展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金融资源的全球动员与配置效率和促进国际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上。首先,为国际金融的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法律环境。这些使国际金融法具有了促进国际金融发展的功能。其次,国际金融创新需要国际金融法提

6、供制度保障。国际金融法通过确认、调节、整合等手段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由此发挥出促进国际金融发展的功效。最后,金融法制的统一需要国际金融法创造条件。国际金融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各国金融法制的统一化,并建立起有关金融制度的国际最低标准,如国际银行监管标准、金融市场准入的待遇标准等,而金融法制的统一化和国际最低标准等有利于实现各国间金融权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公平合理的国际竞争机制的生成2。二、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特点1.系统性和全面性全球金融危机最初是以次级抵押债券市场动荡的形式出现的,其影响范围很有限。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入,一些商业银行开始冲减次贷有价证券,其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直至出现净亏损

7、。受一些商业银行亏损影响,银行业普遍提高企业和消费者放贷标准和贷款条件,市场上信贷迅速紧缩并开始困扰实体经济部门。至此,次贷危机完成了向信用危机的传递。市场信贷紧缩出现在短期资金市场,不仅导致货币市场基金的机构投资者面临陡然增大的资金赎回压力,流动性出现紧缺,货币市场总市值萎缩,而且还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借款人房贷违约现象,并波及经营债券保险及信用违约担保产品的保险商,导致其融资成本升高,债权人相继要求其追加债务担保。由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影响商业信用市场和保险市场之外,还波及公司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股票市场、汽车融资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金融危机3。2.扩散

8、性和国际性世界发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和动荡一般均发生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边缘区域,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有限。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在国际金融市场核心地区并冲击世界各国市场,其影响范围和冲击程度远远超过历次新兴市场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银行业遭受巨大损失,欧洲和亚洲多家国际活跃银行因广泛参与美国次贷市场而蒙受损失。世界范围内各大银行大规模收缩相关业务,全球流动性开始枯竭,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央行纷纷加入救市行列,频繁向银行系统注入巨额资金以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股票市场大幅度下滑,并对全球股票市场产生了严重冲击3。美国金融危机向欧洲蔓延,引起欧洲股市大幅震荡,新兴市场

9、股票下跌幅度更为惊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国内金融危机通过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迅速向全球扩散,最终形成当前国际性的金融危机。3.金融风险聚集和整体爆发在美国次贷危机向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中,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开始于利率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利率风险和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引起的信用风险。金融危机因金融机构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减少同业拆放所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以及金融市场价格快速变动所导致的市场风险的聚集而不断地加深,最后大量的交易对手违约导致的操作风险几乎使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去功能化”的趋势3。全球金融危机在各种金融风险的聚集中,波及许多领域和许多与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联系

10、紧密的国家,最终在众多领域众多国家整体爆发。4.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和影响全球金融危机首先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下滑,之后作用于美国金融市场并波及国际金融市场,然后逐渐危及美国实体经济和全球实体经济。这种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周而复始,呈现出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金融动荡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是:随着金融危机深化,信贷收缩笼罩市场,使企业融资成本快速攀升,甚至导致新增投资来源枯竭;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带来强烈的逆向财富效应,抑制了居民消费。最终,金融危机从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从而完成了“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

11、,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逆向反馈循环3。因此,全球金融危机最终能否结束,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和世界各国尤其是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较严重国家经济的表现,其中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恢复状况显得格外关键。三、国际金融法的缺失与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美国国内全面金融危机再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国际金融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调节国际金融秩序,规范金融主体行为,进而维护和防范金融动荡以及金融危机的作用。当前的国际金融法存在种种缺失和不足,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国际金融法无法规制不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当前国际金融秩序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与国际金融危机的最终

12、形成是有密切关系的,而国际金融法却无法规制不公正的国际金融秩序。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金融强国对金融资源收益权的垄断性削弱了金融弱国对金融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对国际金融资源分配的的不公平机制。美国拥有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但其资本和金融账户却始终保持盈余。也就是说,美国的贸易赤字已经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回流得到平衡。在美国贸易赤字和资本和金融项目回流的循环中,美国不仅以低价格享受到各国消费品,而且通过吸收他国过剩资本获得了很高的资本收益。而由美欧等金融大国操纵的国际金融组织没能发挥出维护国际和地区金融稳定,加强金融监管作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是缺乏对国际金融规则和决

13、策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第二,在国际间还未建立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缺乏统一、公正、合理、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体系,尤其是缺乏对美元等主要储备货币的监管准则。第三,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多元货币的制约和互补,使美元在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中具有绝对优势。这一方面加速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财富积累和掠夺,一方面也输出了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为美国向他国转嫁金融风险提供了便捷之道4。2.微观审慎理念下系统风险无法化解和防范在全球金融危机中,CDO(担保债务权证)和CDS(信用违约掉期)等资产证券化产品充当了风险传染的媒介,极大地放大了次级贷款的风险,最终引发了全面金融风险的集

14、中爆发。在危机爆发伊始,商业银行系统遭受的损失较小,但随着危机的深入,国际大型银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残酷的现实证明商业银行无法在金融危机之下做到独善其身,而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理念最终无法有效地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的传染和系统风险的爆发。实际上,微观审慎理念是放弃在源头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更不重视对金融风险的化解,而是以转移风险的方式防范商业银行的风险,这不仅不利于金融系统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最终还会使商业银行自身处于巨大的风险暴露之中。一方面,金融创新使得风险转移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而各种金融工具使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直接传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合成型资产证券化产品

15、便是其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在金融一体化和经济金融化背景下,金融机构引发的系统风险都将通过金融市场传染到其他金融机构,系统风险的爆发又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冲击,而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金融业受到影响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微观审慎理念强调的风险真实转移只能发生在系统风险还未爆发之前,一旦爆发系统风险(或金融危机),商业银行通过提供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并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这种规避手段可能能防范单笔交易中证券化的直接风险,却不能防范由金融市场信用危机和经济衰退等带来间接影响的风险5。3.国际金融法存在着效力和内容方面的不足和漏洞从效力看,现行国际金融法的强制力不足,这也是国际金融法防范金融危机不力的一个非常

16、重要的原因。首先,公法性金融条约数量稀少、内容抽象,不能为金融危机防范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其次,金融监管双边文件的强制力极其有限。其主要形式“谅解备忘录”仅仅是一种意向性声明,不具有法律拘束力。另一种文件形式“相互法律协助条约”,不是关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专门性文件,其金融危机防范的作用也是相当有限的。最后,非政府组织发布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缺少法定拘束力。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所发布的一系列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在效力和实施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这又削弱和减损了其在防控金融危机方面本应发挥的效用。而从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内容看,至少存在以下漏洞:缺乏一整套彼此联系的针对金融危机的法律应对机制,缺乏明确而权威的国际金融监管者和对资本跨国流动的有效监管,缺乏有效的国际金融政策与制度协调机制以及缺乏维系国际监管合作机制的惩戒制度等6。四、国际金融法的完善与全球金融危机的防范从历次国际金融动荡和危机后国际法律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