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62806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考点分析A 了 解B 理 解C掌握D 运 用内 容知识点知识点包含的要素分析突出知识点教学策略数学思想检测形 式数数1、认识数级、数位、 计数单位,并了解它 们之间的对应关系。2、十进制计数法。3、数数。能一万一 万地数,十万十万地 数,一百万一百万地 数“十进制”突出“相邻两 个单位”,数位突出“个 级”、“万级”和“亿 级”;第五位是万位, 第九位是亿位。与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联 系,加以比较和类推。1、类比1、填空2、判断3、选择123人 口 普 查1、亿以内数的读、 写数方法。2、比较数大小的方 法。1、先分级,在读数。从高 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

2、数时,要 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 在后面加个万子或亿子。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 数位不管有一个或连续几 个0都只读一个“零”。2、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 地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 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 上写0。3、先数位数,分两种情况 比较。一种是位数多的数 就比较大;另一种是位数 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1、以万以内数读法的旧知 识为基础,加以联系和区 别。2、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进行知识迁移类推。在掌 握读数的基础上,再讨论 写法。3、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 较方法,进行知识迁移类 推。1、迁移2、类推1、填空2、连线3、给数 字按大 小顺序 排列1、2国 土 面 积1、能将整万、整亿 的

3、数改写成以“万” 或“亿”为单位的数。2、在描述具体数据 过程中,体会某些数 据改写单位的必要 性。3、通过数据的收集、 思考,体会较大数据 的意义。以“万”作单位的改写方 法是把个级的4个0去掉, 在后面加上万子。以 “亿”作单位的数的改写 方法是把个级和万级的8 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亿” 字。而不是把所有末尾0 都去掉。改写前是以“一” 为单位,改写后以“万” 或“亿”为单位。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 改写的必要性。改写前后 数据的比较,大小没有变 化,只是计数单位不同。类比1、填空2、连线2、31近 似 数1、理解近似数在实 际生活中的作用,能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 个数的近似数。2、能根据

4、实际问题 的需要求一个数的 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要注 意看它的下一位满不满5, 要不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和意 义,在观察比较中,引导 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估算1、填空2、连线12错 例 集1、 错例1:六百三十万零五十写作:630050。这个属于多位数的写法的知识点。原因分析:读数时由于万级末尾的零不读,个级有两个连续的0只读一个零,造成在写数时漏写了千位上的 0。解决策略:写数前先想想这个数是几位数,写数时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养成分级的习惯,写数后还要进行检查。2、错例2: 12000000080 读作:一百二十亿零八十。这个属于多位数的读法的知识点。原因分析:亿级末尾的0

5、和万级末尾的0连在一起,学生把万级的0误以为是中间的0就读“零”。解决策略:养成先分级,后读数的习惯,读数时一级一级地往下读,分清每级哪一些是末尾0不读,哪一些是其他数位0要读,读数后还要进行检查。3、错例3: 8000000=八百万或8000000=800这个属于多位数的改写的知识点。 错误原因:80000000是以“个”为单位的数,800万是改写以“万”为单位的数。解决策略:结合具体的情景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以减少学生改写中的错误。4、错例4: 30168四舍五入到十位:(30160)。2406922万。这个属于多位数的求近似数的知识点 错误原因:个位满5,没有向十位

6、进一;把万位的数也舍去,只留最高位的数。解决策略:明确求近似数的方法。考点分析A 了 解B 理 解C掌 握D 运 用内 容知识点检测形 式知识点包含的要素分析突出知识点的策略数学思想线 的 认 识1、认识直线、线段 与射线,会用字母正 确读出直线、线段和 射线。2、明确两点之间的 距离,线段比曲线、 折线要短。3、直线、射线可以 无限延长。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 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 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 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 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 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 (只 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2、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 只有一

7、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 量,没有具体的长度。1、通过点的移动认识 线,并给线进行分类。2、在具体的抽象出直 线、射线、线段,并探 索它们的特征及其联 系与区别。抽象能力空间观念1、填空2、选择3、判断4、作图5、整理2、31平 移 与 平 行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2、平行线的画法。3、能够借助实物, 平面图形或立体图 形,寻找出图中的平 行线。1、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 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靠 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 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沿一 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补充知识点:用数学符号表 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

8、/ CD1、在具体的实践操作 中感受两条直线在同 一平面内的相交与平 行。2、在具体的操作中掌 握平行线的画法。空间观念1、判断2、作图123相 交 垂 直1、相交与垂直的概 念。2、画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 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 OB直线0B垂直于直线 OA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 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 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补充知识点:1、会用数学符 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 关系。如:OAL0B 2、明确 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 作活动,认识垂直。2、在在具体的操作中 体会点与线之间垂

9、直 的线段最短的原理,引 导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简单问题中。1、作图2、判断3、解决问题12旋转与角1、角的概念。2、认识平角、周角。3、角的分类4、画平角、周角。1、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 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 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 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 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 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 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 两个平角,四个直角。3、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 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 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 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 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 于360度的角叫做周

10、角。1、借助旋转理解角的 概念2、通过对比认识“平 角”、“周角”的概念、 特征以及各种角的相 互关系。1、作图2、判断角 的 度 量J1、认识度。2、认识量角器。3、量角器的使用方 法。1、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 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 度,记作1,通常用1作 为度量角的单位。2、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 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 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 刻度线、外刻度线。3、“两合一看”,“两合”是 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 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 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米取“变静态为动态” 的教学策略。1、伸展运动2、穿针引线3、笔尖指路1、操作题2、填空题12、3对的

11、量角器的刻度。 补充知识点: 量角要从顶点起, 顶点放在中心上。 一条边来对准零, 内圈外圈要分清。 一边看零在哪里, 再看刻度没问题。画 角1、学会用量角器画 角的方法和步骤。2、会画指定度数的 角。3、初步学会用一副 三角板画特殊角。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 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 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 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 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 的度数。2、30 度、60 度、90 度、45 度、75度、105度、135度、 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 方便。补充知识点:因为角是由两条 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 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 要冲过一点或不连

12、到那一点。复习导入、动手操作、 尝试探究1、操作题2、填空题3、选择题4、判断题132考点分析A 了 解B 理 解C掌 握D 运 用内 容知识点1关键知识点的教学数学 思想检测 形式知识点包含的要素分析策略卫 星 运 行1估算方法。用四 舍五入法进行估 算。2、竖式计算三位数 乘两位数的计算方 法。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 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 十位上。补充知识点:1、 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1时=60分1日=24 时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 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 的末位对齐,用

13、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 个0落几个0。1复习旧知2、迁移导入3、自主探究(体现 算法多样化)4、小结方法类推迁 移1、计算题2、解决问题12引导在具体的情景 中体会估算的必要 性和估算策略的多 样化,体会要根据 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估算方法。体育 场1能对生活中具体 事物的数量用不同 的方法进行估计。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 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解决问题1神 奇1在学生原有基础 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以故事引入的形式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 历史及计算机的运 用价值,充分尊重 学生对计算机的已 有认识。的 计 算使用计算器。2、 利用“ M+存储

14、 键,“MR提取键,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 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 积越小。12工具/、计算四则运算的题 目。有趣的算式1通过有趣的探索 活动,巩固计算器 的使用方法。2、在探索的过程 中,体会探索的方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 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 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 第二组算式: 积都由1 4、2、8 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 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注重探索策略的引 导归纳推 理思想探索规 律21法。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第三组算式: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