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定简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61890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定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定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定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定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定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定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定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性文化研究活动方案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专业:国画姓名:姜宝宏单位:宣武少年宫课题:国画中级班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活动方案宣武少年宫 姜宝宏【活动设计思路与依据】:本次活动是国画中级班的一次区域性文化研究实践活动,他是以北京天坛园林资源为依托,以国画写生方式为本体,以了解、体验祭坛文化为内涵的综合性活动,整个活动包含游览、写生、展示与传播三个部分,参与活动的学员是以我国画班学员为主体,涉及到的参与面还有游人和学生家长,具体思路与依据有如下几点:1、学员基本情况:本次活动是国画中级班的山水画活动学内容之一,这个班大部分学员是从两年前开始学习国画的,基本是以四、五年级学生为主,学生的学习兴

2、趣较为浓厚。学生在学习山水写生之前已经有了两年的国画学习经历,并对园林有过水墨写生的经历,具有一定的水墨写生的能力。2、问题的提出现代的学生们接受能力强,知识面广,特别是对新奇与现代的东西很乐于接受,但同时,由于社会发展进程与外来文化的大量的渗透到我们的每个生活的角落,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则重视程度相对减弱,所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精华的国画艺术与天坛祭坛文化有机结合,正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与方式。、认识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过去的活动中我们经常从局部入手,参与者容易缺乏对学习对象的整体认识,因此,此次活动作为天坛系列体验写生活动的开始,首先我设计了对整个祭祀性建筑群的整体游览与介绍,将教师的

3、身份更加丰富化,加强学生的整体体验,尽可能的让学习对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相对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 游览天坛祭祀建筑群,对天坛祭祀建筑与祭祀文化有个整体的认识与了解,并运用已有技法对天坛建筑、树木进行写生。2、 讲解、游览、体验、写生、布置展览与介绍,提高国画技法的运用能力,进一步感受传统的文化的魅力。3、 在参观游览中体验,认识我国祭祀文化的神秘与价值;在表现与整理中学习;在布展与宣传中展现自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准备】:学生准备:1、收集天坛公园的有关信息资料。 2、准备好相应的绘画工具。(毛笔、调色盘、水杯、画夹、报纸。)教师准备:1、准备好范画和写生工具。(宣纸、墨汁、画

4、夹、画架、演示工具、照相机、摄像机) 2、收集天坛祭坛文化的相关资料。 3、实地考察好游览路线和写生地点。 4、由教务处老师配合,并得到家长的帮助,以保证学生的安全。【活动内容】:天坛游览体验与写生,完成作品,收集相关知识,布置展览。【活动重点】:游览体验与写生。【活动难点】:理解天坛祭坛文化。【辅导方法】:讲授、谈话、演示、个别辅导相结合。【学时】:165分钟【活动过程】:活动结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讲述内容阶段性目标及测评师生互动组织部分游览体验部分写生实践部分小结部分布置展览展示部分34560123015天坛北门 天坛北门导游图前祈年殿西北侧祈年殿西南古柏林丹陛桥皇穹宇前供

5、菜廊神厨神厨北侧国画教室少年宫家长休息区一、导入教师学生在天坛北门集合,组织好学生,做好分工,提出要求,排队进入天坛公园。从现在开始我来给同学和家长做导游。二、天坛祭祀建筑群的游览体验1、 带领学生围绕在天坛公园的介绍图之前(1) 经区分布介绍,说明浏览路线。(2) 提问:天坛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祭天?什么时间建造的?2、师生互动了解祈年殿的相关知识,重点是数字在古代建筑中的象征性3、体会园林气氛营造的手法。为什么要种植那么多的柏树?大家可以在走过柏树林时静静的体会一下它带给你的感觉。4、带领学生穿过花甲门来到丹陛桥,教师介绍丹陛桥,让学生走在丹陛桥上,自己选择走那条道,体会当年的祭祀盛况。

6、5、皇穹宇谁来说说你知道的回音壁?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带领学生来到皇穹宇,讲述皇穹宇、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坛6、供菜廊你们看看现在的这个长廊,游人很多,很热闹,你能想象过去这里的景象吗?这里原来是做什么用的?走下丹陛桥向东北方向穿过柏树林来到供菜廊,介绍供菜廊和槐柏合抱。7、宰牲亭、神厨师:刚才我们游览了供菜廊,猜猜这里和供菜廊有什么关系?这是天坛祭祀建筑群的重要附属建筑,整体建筑气势很大,建造精美,我们将以这里为主要的写生对象进行水墨写生。三、写生1、提出写生目的及任务:以宰牲亭院落为写生主体,体会笔墨技法在写生中的应用,自主选取写生角度和范围。2、教师演示讲解写生中遇到的透视问题,主要是学

7、会判断线的倾斜方向。3、组织写生位置,对不太恰当的位置进行适当的指点。4、写生开始要求:a、多观察比较。b、抓住特点。c、定稿要抓大放小。d、建筑为主,树木为辅教师巡视辅导,以个别辅导为主,视情况进行分组或整体辅导。写生期间对学生的表现给与鼓励,并与学生交流,让他们谈出自己的感受。四、写生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2、交流心得感受: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游览体验和写生对天坛的祭坛文化和特点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今后我们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多去接触我国的传统文化,来了解更多的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安全组织学生和家长离园)五、布置展览将学生收集的天坛资料、学生的写生作品和活动的照片布置在展板上。六、展示

8、与解说将展板布置到少年宫大厅的家长休息区听从教师安排,跟随好队伍,注意公共卫生。(教师讲述内容从略)学生:观察欣赏后回答:从略教师总结讲授:该殿是按所谓敬天礼神的天数而建的。殿高九丈,取九九阳极数之意。殿顶周长三十丈,表示一个月有30天。大殿中部有四根通天柱,又称龙井柱是一年有四季的象征。中层金柱十二根,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有檐柱十二根,象征一日12个时辰。(内容从略)讲述:建筑只占天坛面积辽阔,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在极小占地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深绿颜色在古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古人通过这种气氛的营造来突出祭坛的神圣(内容从略)学生安静体验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

9、是连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一长360米、宽29.4米的砖石台基。“丹”意为红,“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内容从略)学生走神路或者御路、王路,体验氛围。这是一座单檐攒尖顶殿宇,好像一把金色蓝顶琉璃伞,与红色院墙相辉映。该殿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拟定名为泰神殿,竣工后,定名皇穹宇,是专为贮放神牌的殿宇。(内容从略)三音石又叫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内容从略)这里是皇帝举行祭天活动处,始建于嘉靖九年,圆形祭坛高一丈六尺,三层,每层四面均有九级台阶。坛周各层都围以汉白玉石栏。 圜丘坛外有二道墙,外方内圆。(内容从略)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休息的地方。学生:这里应该是皇上走的,去祭

10、祀的路。此处之长廊,是联接神库、神厨等处的纽带,是通往祈年殿的主道,祭祀时的供品均从此廊送去,故也叫供菜廊子。该廊有72间,又叫七十二连房。由于七十二正与地煞的数目相吻合,廊内戳灯暗淡无光。窗外松枝随风婆娑,更显得此处阴森可怖。 学生:这里是做祭品的地方。宰牲亭、神库和神厨:祈年殿内墙东门有宰牲亭,是宰杀活牲之处;北边为神库,是收藏祭品的库房;西边有神厨,是制作和加工祭品的厨房。学生围绕宰牲亭院落进行多角度观察体验。学生用手或笔体会角度的测量学生自主选取写生位置和角度学生开始水墨写生。分组进行师生交流,教师充当采访者,学生谈此次活动的想法感受。学生谈自己的感想1、 对天坛的再认识。2、 本次活动你的感受。学生到家整理自己的写生作品,进一步收集总结天坛的资料,准备展示。学生与老师一起布置展览准备自己想讲给观众的内容部分学生为观看展板的人们介绍展板所展示内容。注意学生的安全和遵守公共场合的要求。加强学生的整体体验,尽可能的让学习对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相对的整体性。明确体验对象的主要特征和作用。体会古代建筑中数字的象征意义,了解数字中的传统文化。体会园林气氛营造的手法。感受环境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身临其境,触景生情,体验传统祭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