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61853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2017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2017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2017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2017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导学案(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年级:一(1)班复备者:空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男31人,女生29人,学生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 不多,说话能力不是很强,也不够完整,这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 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 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

2、”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 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 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 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 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 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 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

3、会数、读、写 20日内数,掌握它 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 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 20以内的进 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 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 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 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 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二)空间与图形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

4、,体会前、后、 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 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 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 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三)统计与概率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 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 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 +现实的 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 数据的 收集、整理

5、、描述和分析的 全过程,感受统计的 必要性;结合实 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 “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 “我 找”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 0。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 每个小组男生、女

6、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 (2) 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 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 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一)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 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 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教学活动,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

7、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发展对数的理解力。(二)加减法的处理1、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 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 和应用价值。2、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 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 但它仍是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事实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 解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 并无本质的区别。 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 或游戏活

8、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3、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加减法的提前混编。加减法提前混编 的优点有: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即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从不同角 度揭示相同的数量关系。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编后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化 和挑战,不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4、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 和空间。(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 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2、认识物体的形

9、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六单元所认 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五)分类与统计的编排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 教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 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 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 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 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

10、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 交流既有信息 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 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而活动 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五、教材的评价建议(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解决问题的评价

11、,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 即怎样把情境图呈 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 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 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 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六、教学进度安排:周 次日期教 学 内 容课时重难点18.289.1可爱的校园,生活中的数5认识10以内的数的 意义,会认、会读、 会写010的数, 会用它们表示物体 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29.49.8生活中

12、的数、比较5对“、=等 符号的意义的理解, 并会用这些符号表 示10以内的数的大 小;经历比高矮、比 轻重、比长短等实践 操作或数学思考活 动。39.11 9.15比较549.189.22比较、力口减法(一)5从实际问题抽象10 以内的加减算式,并 加以解释和应用的 过程,体会加减法的 含义59.259.29加减法(一)5610.210.6加减法(一)5710.910.13加减法(一)5810.16-10.20整理与复习5910.23 10.27期中复习1010.30 11.3期中检测1111.6 11.10分类、位置5感受分类的必要性,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 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

13、和分类,1211.13 11.17位置与顺序5确定物体的位置与 顺序是建立空间观 念最基本的是会 用前、后、上、下、 左、右等词语进行描 述。认识物体的形状和 大小,也是建立空间 观念的基本内容。经历表小 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1311.20 11.24认识物体、加减法(二)51411.27 12.1加减法(二)5及其概括过程,初步 体会用十进制记数 的位值原理,会数、 读、写20日内数, 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1512.4 12.8加减法(二)51612.1112.15加减法(二)51712.18 12.22认识钟去、统计(5学会认读钟面上表 示整时、半时的时亥L 了解记时的书写

14、方法,并会用“快几 时了”或“刚过几时” 等词语描述时间。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 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1812.25 12.29迎新年、总复习5191.1 1.5总复习5201.8-1.12期末检测期末评价北关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导学流程可爱的校园1 .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2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3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走学习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侣重点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难点序化。教具挂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 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二、探究新课。活动一:我们的校园1 .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2 .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 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1 .出示主题图:2 .观察小动物(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4)有几只小松鼠呢?(5)小兔子呢?(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7)有几位老师呀?3 .用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