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61744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钢筋叠合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424-1996)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多层及高层多种民用建筑叠合楼板或屋面板的安装。对条件适合的工业建筑亦可采用。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双钢筋叠合板:板厚分为50mm和63mm两种系列。平面尺寸以三模为基准,50mm系列,长4.2m6.3m,宽l.5m3.9m.共72种;63mm系列,长4.2m7.2m,宽1.5m3.9m,共99种。预制叠合板的叠合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表面不得有疏松层和浮浆。双钢筋叠合板要有出厂合格证。2.1.2支座硬架支模及支板缝的木板、木方或定型支柱等应按施工方案配制。2.1.3机具;垂直运输机械、钢卷尺、

2、撬棍等。2.2作业条件:2.2.1依据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图。其中应表示出叠合板的平面位置、型号、板缝尺寸、支座搁置长度、支座硬架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叠合板安装。2.2.2检查叠合板的质量:详细检查有无裂缝、缺损,检查叠合板的表面质量。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并按安装图核对叠合板的型号和规格。2.2.3检查墙体或梁的标高及轴线。梁和圈梁的钢筋及模板办完隐、预检。2.2.4叠合板的堆放及场地要求:2.2.4.1场地应事先抄平、整实,并筑37灰土两步。2.2.4.2堆放的支点位置同吊点。每块叠合板下沿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应放通长垫木,上下对齐、对正、垫平、

3、垫实。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堆放高度宜不大于6层。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2.2.5墙四周硬架支模及拼板缝处硬架支撑和板的临时支撑,按施工方案安装完毕,并做完预检。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图:检查支座及板缝硬架支模上平标高 画叠合板位置线 吊装叠合板 调整支座处叠合板搁置长度 整理叠合板甩出钢筋 3.2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或板未进支座),故一般情况下墙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为单排支柱与墙体锁固,间距60100cm。墙或梁顶标高应下降l3cm。板的拼缝处亦设硬架支撑,一般为双排支柱,间距为60100cm。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检查硬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墙或梁的标高

4、、轴线,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顶面标高,并校正。3.3画叠合板位置线:在墙、梁或硬架横楞上的侧面,按安装图画出板缝位置线,并标出板号。拼板之间的板缝一般为100mm、如排板需要时,可在80mm170mm之间变动。但大于100mm的拼缝应置于接近板连续边的一侧。见图4-39。 图4-39板缝留置示意图3.4叠合板吊装就位:若叠合板有预留孔洞时,吊装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确板的就让方向。同时检查、排除钢筋等就位的障碍。吊装时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取八个吊环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时,应使叠合板对准所划定的叠合板位置线,按设计支座搁置年度慢降到位,稳定落实。3.5调整叠合板支座处的搁置长度:3.5.1用撬棍按

5、图纸要求的支座处的搁置长度,轻轻调整。必要时要借助吊车绷紧钩绳(但板不离支座),辅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调整搁置长度。3.5.2图纸对支座搁置长度无要求时,板搁置在混凝土构件上时,一般为+20mm(即伸入支座20mm)。若排板需要,亦可在+30mm-50mm之间变动。但若墙厚160mm时,筒支边的搁置长度应0。若必须小于-50mm,应按设计要求加大甩筋长度。搁置长度的状态见图4-40。3.5.3在砖混结构中,板伸入支座的长度一般宜大于50mm。3.6按设计规定,整理叠合板四周甩出的钢筋,不得弯90,亦不得将其压于板下。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4.1.1构件吊运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6、的规定。检查方法:检查构件出厂证明和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验报告。4.1.2叠合板接缝处的混凝土必须计量准确,浇捣密实,养护充分,其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检查方法:观察和检查标准养护龄期28d试块抗压试验报告及施工记录。4.1.3叠合板的型号、位置、支点锚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已无变形损坏现象。检查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和检查吊装记录。4.2基本项目:叠合板的标高、坐浆、板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检查方法:观察、足量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7。表4-37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位移 5 尺量检查 2 层高 10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7、 3 板搁置长度 10 尺量检查 抹灰5 不抹灰3 成品保护 5.1叠合板的堆放及堆放场地的要求应严格按2.2.4条执行。5.2现浇墙、梁安装叠合板时,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4MPa时方准施工。5.3叠合板上的甩筋(锚固筋)在堆放、运输、吊装过程中要妥为保护,不得反复弯曲和折断。5.4吊装叠合板,不得采用“兜底”、多块吊运。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用八个点同步单块起吊的方式。吊运中不得冲撞叠合板。5.5硬架支模支架系统板的临时支撑应在吊装就位前完成。每块板沿长向在板宽取中加设通长木楞作为临时支撑。所有支柱均应在下端铺垫通长脚手板,且脚手板下为基土时,要整平、夯实。5.6不得在板上任意凿洞,板上如需要打洞,应用机械钻孔,并按设计和图集要求做相应的加固处理。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如下质量记录:6.1混凝土构件出厂合格证。6.2结构吊装记录。6.3预制构件吊装工程预检。6.4分项工程技术交底。6.5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