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261315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一历史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一历史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一历史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一历史单元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单元检测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 一 历 史 单 元 检 测 题班 级 :姓 名 :分 数 :一、知识闯关(每题2 分,共 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公元 2 世纪初,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重大发明是A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B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C 丝绸之路的开通D中国数学领域的重大发明2“文景之治”的表现不包括A 社会安定,百姓富裕B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粮仓丰满C 政府的府库中有大量的闲钱D农民摆脱了剥削和压迫3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 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地区B 丝和丝织品远销西亚和欧洲地区C 加强了与亚洲邻国的技术和文化交流D 与亚、非、欧许多

2、国家进行了直接的贸易往来和使节交往4匈奴在同中原的交往中学会了A 造纸B印刷C冶铁D农耕5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同西域各民族加强友好往来C 了解西域各民族的情况D沟通丝绸之路6下列事件与匈奴无关的是A 昭君出塞B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C 秦长城的修筑D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7曹操蒿里行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A 西汉末年 B 东汉末年 C 三国时期 D 战国时代8“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杜甫对谁的评价A 刘备B孙权C诸葛亮D曹操9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A 官渡之战大败袁绍B赤壁之战失败C招募流民,发展生产D建立魏国10下列哪一项不是

3、孝文帝改革的内容A 朝廷中使用汉语B把都城迁到平城C 学习汉族的礼法D 采用汉族官制11下列哪一项不是孝文帝迁都的原因A 气候干燥,粮食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要B有利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C 原都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其统治广大中原地区D有利于其南征12西晋是一个短暂统一的王朝,它留给人民的历史教训是皇帝要要作为官吏要廉洁奉公民族要和睦社会要稳定A BCD13在中国历史上有儒、佛、道三教共存之说,这种局面最早出现于A 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14下列属于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有社会比较安定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从国外引入优良品种北方人口南迁A BCD15下列有关道教的说法错误的是A 道教思想来源于春秋时期

4、的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B 东汉时期在我国民间兴起C 劝导人们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D 道教对我国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6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A 中亚B西亚C埃及D欧洲17下列哪些人物是三国人物诸葛亮孙权刘备曹操曹丕A BCD18南朝时,从北方推广到南方的农作物是A 粟B水稻C小麦D玉米19孝文帝把皇族的姓氏改为A 贺B刘C元D穆20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能促进民族融合的是A 迁都洛阳B采用汉族官制、律令C 以孝治国D学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二、知识擂台(每题1 分,共 10 分)1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的历史时期是()。2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做出突出贡献

5、的人是()。3改进造纸术,为世界文化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4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5三国时期,我国台湾的名称是()。6“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书法的评价。7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当地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经成为趋势。8“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的评价。9 汉 武 帝 为 统 一 思 想 , 确 立 儒 家 思 想 为 封 建 正 统 思 想 而 采 取 的 措 施 是()。10董必武诗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中的“胡”是指()。三、读图学识(每空1 分,共 5 分)1西汉前期因国力不足而被迫向匈奴和亲,而汉武帝时却能够大举反击匈奴,使

6、匈奴再也读西汉疆域图,回答有关问题:无力与西汉抗衡, 而且在世界上威名远播。你认为我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西汉的都城是,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它现在的名字叫。2西汉政府曾在 C 处设置一政府机构,其名称为,它设置的时间是,这一机构的设置具有重大2结合对江南地区开发一课的学习,谈谈自己对今天西部大开发的认识和建议。历史意义:、。四、历史会诊(每题2 分,共 10 分)1甲: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你知道吗?六、史海探秘(每题 1 分,共 5 分)乙:当然知道,农业中出现了耧车、犁壁,手工业中开始使用提花机和水排。读右图。你知

7、道这个仪器的名称吗?诊断结果:它的发明者是谁?他生活哪个朝代?2甲:你知道丝绸之路吗?乙:当然知道,我还知道汉明帝以后,东汉的商人出海贸易,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这个仪器的作用是什么?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路呢。诊断结果:七、文物欣赏(每题3 分,共 6 分)3甲:我国数学研究起步较晚,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取得了较大成就。乙:不对,早在秦朝时候我国就出现了九章算术,它总结了我国西周到秦朝时候的数学成就,还有一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呢!诊断结果:4 甲:孝文帝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乙:这还用问吗?平城位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业发展,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呗!诊断结果:5甲:学了18 课三国鼎立 ,我对三国故事很感兴趣,可课本中的知识太少,你能不能推荐一本有关三国的史书给我看呀。乙:这好办,你就看三国演义吧,里面的故事既精彩,又都是历史史实,你肯定会此文物是此文物是喜欢。八、史海钩沉(本题共14 分)诊断结果: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请写出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作用。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五、以史为鉴(每题5 分,共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