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61010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四、简答(5小题共20分)五、案例分析 (每小题10分,共20分)六. 论述题 (20 1小题 )主要论述题 400字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势教师素质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如何增强德育实效教学过程基本环节教育学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 要求:辨别现象(表明观点)并引用有关教育原理进行针对性分析。200字案例一:王老师是某校资深的优秀老师,不少家长都送自己的孩子到她的班级学习。多数学生在王老师的关切和启迪下,成绩、品德都日渐精进。但对于好动不羁、个性强的学生可能就有点吃不消了。小刚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

2、例子。小刚今年11岁,聪明活泼,喜欢画画、音乐和打球,自从进入王老师的班级以来,最令他头痛的就是每天早晨必须比其他班早一小时到校补数学课,因为王老师的座右铭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迟到或没来得及写完早自习布置的作业,下课后就不得休息。另外每天还要交一篇日记、两篇书法,更令小刚伤透脑筋。月考渐近,王老师总觉得现在的学生没有以前用功,因此,她显得比学生还紧张,留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也随着月考而增多。小刚连续两天功课没做完,昨天的随堂测验又不及格,于是王老师想利用午睡时间给他补课,帮他写完作业。小刚转过脸去坐下,一肚子的不高兴,王老师要他把脸转过来,小刚硬是不肯,王老师只好用手挪动他的头,没想到他用

3、力把头一甩,正好碰上王老师手上蘸水的红笔,笔尖划过他的脸颊,于是一道伤痕就留在他的脸上了。事后小刚父母坚持要王老师公开道歉,并要她立下悔过书,声明日后绝不再“碰伤”他儿子。王老师身经此事,心中也不禁划下了一道伤痕,并且自问:“我错了吗?问题:请结合相关知识对王老师的行为加以评析,她真的错了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案例中王老师是一位有着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观念的教师。她希望学生有一个规规矩矩的学习氛围,为了达到现实所导向的教育目标,王老师就根据目标要求创设了一种自认为、也被公认是有利于达到目杯的教育氛围即教育事故少发、刻苦学习、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循规蹈矩的教育环境。同时王老师认为自己是教育的

4、权威,有权利规范学生的习惯,自已爱学生、为了学生成才,出发点是好的。根据多年的经验,学生们必须按照她的要求,规矩来,才能学得好。但是,王老师却忘记了施展权威的限度,这就是她的错误所在。(2)教育环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案例中的王老师几乎没有留更多的时间与时间给学生,属予学生发展自己个性、舒展自己性情的时空几乎全部被老师的要求填满,甚至连作息习惯都得适应教师这新种好心的要求。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习惯都是可以被“扳”过来的,但是学生的个性是多样的,学生的学习任务与需求也是多样的。如果受教育的环境与自已的兴趣、习惯等相背离,而且舒展本性的空间又几乎得不到保障,被强行以

5、自己反感的学习方式或行为方式在学校,教育效果就难以保证。当师生发生观念和行为冲突的时候,教师不能只单向要求学生适应自己,也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新的观念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发展教育环境。案例二: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尤其在学习方面。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

6、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你怎样看待“差学生”?请你根据有关原理加以分析, 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并说明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学业不良学生的指导工作。 (1)所谓差等生(后进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2)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3)陈老师在教育时主要运用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

7、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疏导原则,并灵活运用了品德评价法、修养指导法说服法等德育方法。(4)教师指导学业不良学生时应当做到:(1)激活学习动机 (2)消除厌学情绪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4)改进学生评价方式 (5)改善班级环境,促进人际互动。(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案例三: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

8、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为转化后进生方面的知识: 后进生的特点:(心理需求与现实状况存在许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2)好胜,往往不能取胜; (3)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洋思中学的经验:没有一个教不好的学生) (2)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9、(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通过观察、调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4)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5)要反复抓,抓一点,进步一点,巩固一点。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即该采取哪些途径和方法。 (1)“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说明该生学习差,品德也差,转化不是易事,但作为班主任应看到王峰才三年级,年龄小,可塑性强,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转化的,一定要想办法挽救; (2)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 (3)在信念的基础上展开全

10、面调查,了解王峰坏习惯形成的原因; (4)“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要全面、辨证地看待后进生,要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5)要为后进生转化创造各种条件;(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 (6)抓反复,反复抓。(注意衔接处,在低谷时应注重培养自制力,在进步时,应予以鼓励,看到不足,在复发时,应确立信心) 案例四-探究式教学-p302(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2.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地理教学保持水土

11、时的课堂教学结构: (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录像提出问题; (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流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 问题:、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模式,有何特点?请加以评论。 、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具体教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中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有关知识:(新的教学方式

12、强调:) (1)探究性学习概念:在学科领域或现实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过程; 主动性(2)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使教学策略发生转变。使得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旧是班级授课制,但是由于信息媒体的介入,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再次,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探究式教学的

13、运用促成了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提供者、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和被填灌对象,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主体。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1)符合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2)提出探究的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讨论。 (3) 从意义的四个方面去答。 案例五:位教师在讲授植物的果实一课时,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籽、胡萝卜等,上

14、课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他相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答案就很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个梨,问道:“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为什么说它们是果实呢?”“都能吃。”一个学生问答。“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果实都能吃。”教师说。“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苹果和梨都是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的果实都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有一个同学说。教师立即加以肯定。“都有核儿。”一个学生猛然想起,脱口而出。“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

15、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 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是种子。”同学们回答。教师说:“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叫果实。”一个同学答。这时,教师总结:“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试阐述以上这个案例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哪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对于教师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谈话法 演示法) 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法” 运用谈话法的一般要求是:n (1)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对谈话中心、主要问题、对象及其水平,谈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编制出有严密逻辑顺序的谈话提纲。n (2)要善问。提出的问题应当具体明确,有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形式要多样化,善于提出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