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260956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1.3民族教学设计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教学设计3一、教材内容分析“民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页,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在了解我国人口特点及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民族特点及政策。民族问题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因此教材从三方面展开教学:第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56个民族的构成特点、风俗民情;第二步,指导学生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通过贯穿始终的民族政策教育,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亲切感,很多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初二年的学生已经

2、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安排他们查找并整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特点及生活习惯,既让他们预习了新课的内容,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本校学情,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1、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2、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学会合作:通过分组交流,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三、设计思想本人所在的学校学生素质较高,且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故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丰富的地图和图片资料以及视频材料,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

3、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遵循教法和学法统一的原则、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技能形成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及生理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直观教学法,如“民族构成特点”的教学;2、生活体验法,如观察纸币,亲身体会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3、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主要民族风俗习惯”的教学;4、读图启发式,如“民族分布特点”的教学。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

4、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纸币的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并知道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通过小组合作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民族资料,培养学生查询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运用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体会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特点和分布特点(是我国人口构成特点和分布特点这一教学重点的延伸);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读“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的民族的分布特点,从学生现阶段的读图、析图能力来看还具有一定难度)。六、教

5、学过程分析(一)、课前准备1、学生的准备: 教师在授课一周前把学生分为三大组,分别查找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及他们各具代表的风土民情资料,并选出各组代表,准备交流展示的内容。2、教师的准备:帮助学生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查找相关图片及资料,并制作成课件。(二)、课堂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听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并看图多民族的大家庭。设计意图:导入时用听歌、看图的方式创设情境,可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讲授新课(1)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数一数,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各是哪些?活动一:发现档案-人民币

6、图文大揭秘探究头像之谜:人民币正面的不同头像,隐藏着什么信息呢?(设置悬念)引入问题:猜一猜,不同币值人民币上的头像,分别代表什么民族?学情预设:很多学生都没注意到这个生活中的细节,或是不了解纸币上的头像具体代表的是什么民族。因此回答的答案不尽相同,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亲身体会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的。探究文字之谜:人民币背面的奇怪文字,隐藏着什么信息呢?(设置悬念)引入问题:拿出一张纸币,对照参考P16图1.17几种民族文字。比一比,谁先找出人民币背面上的文字分别是哪些民族的文字?设计意图

7、:本活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等相关的民族政策。知识链接: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1980年版人民币。从10元券开始到1角券,正面主景都是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两人,栩栩如生。这些民族人物头像是多民族国家的象征,不仅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而且反映了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主人翁精神。全套票券继续采用蒙、藏、维、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以方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使用。(2)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活动二:魅力中国-交流展示根据课前的安排,三组学生选派代表展示交流我国东北、西北、西

8、南三地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民族资料,培养学生查询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上台讲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情预设:三组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要配以生动形象的幻灯片,演示者充当串讲衔接的角色。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解这三个地区所处的环境对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但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并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肯定和鼓励。活动二:想挑战吗?-民俗风情知多少首先,投影展示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节庆日习俗,以抢答的形式,三组学生竞赛回答,并展示“民族大团结”邮票。设计意图: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展示“民族大团结”邮票,对活动

9、开始的抢答环节进行适当的延续和补充,并通过该套邮票让学生进一步切身体会到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知识链接:以盛装歌舞为主、兼顾民俗的民族大团结邮票已在年国庆周年大庆准时露面。“民族大团结”邮票全套共枚,每枚代表一个民族,全套枚印制在一张整版上,总共面值元。(3)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学生的读图活动为主。先提出问题,如“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读图,教师要巡回指导读图步骤、分析思路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较难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通过具体的事

10、例来进一步验证,如“大散居”可以通过“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来验证;“小聚居”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例子来验证。(三)、课堂总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倡议学生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并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建构如下的知识结构:一、我国的民族构成:总数56个 二、我国主要民族的风俗习惯三、我国的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七、教学反思本课时的四大特点:1、创设浓烈的人文氛围和轻松的课堂气氛,新课的导入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深入角色,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在愉快中乐学。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参与面广,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通过阅读地图、资料搜集等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精神,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4、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课标三维目标的统一,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精选d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