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60767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塑模具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注塑模具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塑模具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模具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批准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文件编号审核2修改状态审核1编制制(修)订 日期检验 项目检验要求检验工具制品 验收移交方最后一次试模所提供的样件和接收方第一次试模所提供的样件,(样件至少在塑件成形或所要求的后处理完成16小时之后进行。)验收的标准环境温度232C,相对湿度506%,大气压 8901060hPa。(如果实际环境不标准,可在双方协商的条件下进行,或 者所测得的数值用相应的长度膨胀系数加以修正。)两种样件应符合柯力公司塑料仪表壳体检验标准。检验标准外观1、模具外观不能有明显的锤子敲打的痕迹和较大刀痕、凹坑、锈迹、多余孔。 模具外露的棱边均要倒角或倒圆,不得有毛刺、锐角。目视 手感2、前后模架上

2、一定要有加工基准标识及装配方向标识,模具上各模板需打上编号及模号, 清晰美观,要求用肉眼很容易辨别。3、水嘴、油嘴、气嘴必须有“ IN ”“01标识。4、模具落地侧,须有支撑脚,高度要超过油缸,水嘴,外接件等机构已保护模具。5、所有的螺丝头都低于模板面6、所有超过25kg的配件、模板都需有合适的吊装孔,保证模具零部件拆卸,安装方便。吊 环必须能旋到底,吊装必须平衡方便。7、油、气路干净冷却1、冷却水道充分畅通,密封可靠无漏水,易检修。水嘴安装时缠生料带。2、通水后进行漏水检验,水压力为6-7Mpa,通水3分钟无渗漏,判定为水路不漏水3、防水密封圈圈规格按相关标准选用。防水密封圈放置槽按相关标准

3、加工尺寸和形状,密封槽开设位置便于安装,密封圈安放时应抹黄油4、水道隔水片米用不易腐蚀材料,如不锈钢片、黄铜片。顶出复位1、顶出复位畅通,无卡滞,无异响。2、顶出有限位块限位。位块45#钢制,不能用螺丝代替3、顶针板下应有垃圾针,垃圾针45#钢制,厚度510伽,安装在底板上4、复位弹簧按标准选用,复位弹簧安装孔必须为平底,安装孔直径比弹簧大5 mm,直径超过20的弹簧,内部应有导向杆。5、模具应合理的多加支撑柱,支撑柱比模脚高出0.050.15 m6、顶杆不得上下窜动。7、回程杆端面平整,不允许有焊接。浇注系统1、定位圈固定可靠,应高出底板1020 m2、浇口套球尺大于注塑机喷嘴球尺,入口直径

4、大于喷嘴喷出直径3、主流道面抛光至 Ra1.6,流道抛光至 Ra3.2,浇口容易从制品上取下。4、三板模前模板应有限位拉杆热流道1、插座在模具上应可靠固定,位置合理,不能超过模板,以免使用时损坏2、检查热流道系统有无短路,检查绝缘情况。成型部分1、所有模腔有胶位处不能有任何火花纹及刀纹,表面要求Ra1.6以上。2、顶杆、斜顶端面应与型芯面一致3、分模面流道需有排气通道、排气槽,排气槽深度小于塑料溢边值。如PPW0.0 3 mm, ABSPS 0.0 5 m。4、型腔表面特殊要求按技术要求处理,如皮纹、喷砂等。结构件模具镶块、镶件、滑块及运动中的易损件能正常工作,热处理依照国家标准进行。模具材料按要求对模具材料验收,模具标准件的热处理依照国家标准进行。包装、成型部分需喷防锈油。2、浇口套进料口需用黄油堵住。:3、按协议备品、备件齐全。4、模具技术文件齐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