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60498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积极体验京剧唱腔,感受老生行当的特点。主动学习、乐于探究老生行当的演唱,并产生想进一步了解京剧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 1、参与并体验“通过学唱、听辨、聆听、口传心授等”,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2、通过口传心授来掌握学习京剧唱腔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跟随伴奏录音演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前半段。 2、认识京剧的场面,能够听辨其主要乐器音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前半段。 2、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段唱腔的需要,唱会板眼速度、尖团字、上口字的发音、老生唱腔的基本韵味。

2、【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课前播放以三家店剧照为背景的京剧曲牌“万年欢”。 1、师:京剧是在北京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剧种之一,京剧担任的角色叫行当,下面我们来欣赏几段京剧唱腔,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这几段唱腔都是哪些行当? 2、师生交流:生行 (设计意图: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引导学生尽快熟悉课堂将要讲解的内容。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验与交流学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前半段以及了解京剧的场面 (设计意图:完成本节课核心内容,掌握简单的京剧演唱方法;在此基础上了解京剧伴奏的简单知识。) (一)学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前半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段老生的唱腔,京剧三家店

3、中秦琼演唱的“儿行千里母担忧”,首先我们把这段唱腔欣赏一遍,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有哪些字的发音和我们平时说话不一样,试着把他们找出来。 1、播放儿行千里母担忧 师生共同找出唱段中的上口字和尖字: 将(ziang)身儿来至在大街(jiai)口, 尊一声(shen)过往宾朋(pong)听(tin)从头: 一不是响马并(bin)贼(ze)寇; 二不是歹人(那)把城(chen)偷; 杨林与我(now)来争(zen)(呐)斗, 因此上发配到登(den)州。 (1)读准标注了拼音的字 (2)整体朗读唱词 (设计意图:京剧的唱腔是因字行腔,字正才能腔圆,念准字是基础,而尖团字是和普通话发音咬字不一样的,

4、在学唱之前一定把这些字读准,才能学唱,所以让学生们在聆听的时候,提前关注这些字,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2、剧情及人物介绍 (1)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京剧三家店(又名秦琼发配)中秦琼的一段唱腔。讲述的是秦琼自二贤庄回家途中,投宿皂角林,被疑为响马,争斗中,失手伤人,发配登州。路途之中思念亲人,思念亲朋好友所唱。 (2)秦琼字叔宝。唐初著名大将,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3、发声练习 (1)波浪音 师:在学唱之前,我们先做一组发声练习,请同学们坐好,身体保持正直。首先让练习波浪音,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手心朝

5、下,做波浪的动作,我们用“yi”和“a”做母音进行练习。 (2)螺旋音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螺旋音,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指尖朝下,做螺旋上升的动作,跟着老师一起练习“yi”;跟着老师一起练习“a” (设计意图:京剧的演唱与唱歌的发音位置有所不同,所以学唱之前有必要用京剧的调嗓方法练习发声,其实也是从声音上为学习唱腔做好准备。)4、 分句学唱 (1)第一乐句:将(ziang)身儿来至在大街(jie)口, 尊一声(shen)过往宾朋(pong)听(tin)从头 第一遍:整体跟老师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学唱 第二遍:唱准上口字“街”“声”“朋” 解决方法:按照京剧唱腔的要求出声朗读1-2遍再唱。 第三遍:强调

6、个别难唱的字“将” 解决方法:(1)先读后唱;(2)加重这两个字的力度来唱。 (2)第二乐句:一不是响马并(bin)贼(ze)寇; 二不是歹人(呐)把城(chen)偷; 第一遍:整体跟老师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学唱。 第二遍:唱准上口字“并”“听”“贼”“城”。 解决方法:按照京剧唱腔的要求出声朗读1-2遍再唱。 第三遍:强调个别难唱的字。 “寇”唱成“口” 解决方法:(1)先读后唱;(2)加重这个字的力度来唱。 (3)第三乐句:杨林与我(now)来争(zen)(呐)斗, 因此上发配到登(den)州。 第一遍:整体跟老师用口传心授的方法学唱。 第二遍:唱准节奏,注意板后开唱的小节。 解决方法:读节奏

7、念唱词加唱腔。 第三遍:强调个别难唱的字 “我”(now)上口字,“登”(den)上口字“争”(zen)上口字 解决方法:(1)先读后唱;(2)加重这两个字的力度来唱。 第一遍:唱准字儿,找对每句的气口。 第二遍:唱对味儿,找到京剧的感觉。 第三遍:拍板眼儿,体会流水的特色。5、 跟伴奏完整演唱。(二)介绍京剧的场面 过渡语:同学们,在欣赏这段唱腔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知道,京剧的伴奏和我们歌唱时候的伴奏是不一样的,首先京剧伴奏叫“场面”,以唱为主的伴奏叫做“文场”;以武打为主的伴奏叫“武场”,其次是他的伴奏乐器也非常有特色。 1、文场伴奏乐器(展示图片) 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琵琶 2、武场

8、伴奏乐器(展示图片) 单皮鼓、板、大锣、铙、钹 师生交流:在京剧舞台上,人物的一切行动,包括最隐秘的思想活动,都是通过舞蹈化的身段动作、音乐化的念白和演唱,并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的,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如果“唱”、“念”、“做”、“打”是戏剧的血肉,那么“锣鼓经”就是它的骨骼,一阵锣鼓,既可渲染磅礴的气势,又能烘托演员的表演,并且这种对表演的烘托,是非常细致的,甚至细致到鼓点子打出演员眼珠的转动,眼皮的开阖,手指的颤抖。 三、实践与创造练习“大锣住头”锣经 (一)聆听京剧锣经“大锣住头”锣经。 1、设问:同学们听一听资料中的锣鼓点,试着念出来。 2、

9、师生交流:这是京剧的锣经之一大锣住头。 3、“大锣住头”念法:|0大台|仓才|仓| 4、听录音跟读锣鼓经。 教师:“大锣住头”多用于歌唱的终止,念白的段落(同时配合动作并加重语气的作用。 在京剧锣鼓经中“仓”表示大锣击奏的声音,“大”表示单击鼓的声音,“才”表示小锣大锣齐奏的声音。“台”表示小锣击奏的声音。 我们在学习锣鼓经的时候,边朗读边打节奏,然后再按乐器分组实践操作。 第一遍:打节奏并朗读。 教师:京剧的伴奏都是在舞台上和演员默契配合的,在这里鼓手们在演奏的时候是根据演员的表演动作快慢来适当调整速度的。 第二遍:全体同学分成四组(仓)(大)(台)(才) 第三遍: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学习

10、简单的锣鼓经,进一步了解京剧的伴奏。)四、反馈与小结复习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 (一)复习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跟伴奏音响)。 学生演唱歌曲A段,教师演唱B段。 (二)师生交流学习感受。 由于京剧老生行当有很多流派,儿行千里母担忧也有众多名家演唱并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略有改动,我们在学唱的时候要把握好老生行当的唱腔韵味即可,因为是初学不能出现怪音或者是非常个性化的处理,这样会影响我们今后的学习。 (三)结束语:京剧的唱腔丰富多彩,流派众多,今天这节课老师只是抛砖引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听一听甘露寺大探二龙凤呈祥伍子胥等经典剧目,有很多名家的演唱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关于戏曲的其他内容。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创新演唱形式,拓展学生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