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60379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昌县第六中学备课本学期 第二学期 科目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教师 杜如青 永昌县第六中学编印永昌六中关于教案书写规范与检查的规定教师备课并进行教学设计是本职工作的职责之一,认真书写教案是认真备课的体现,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更好更充分地发挥教案在教学中的作用,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对教案书写规范做如下规定:1、课堂教学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教案书写的必要前提。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双边活动、板书设计、课后作业等)、教学媒体(含课件)等因素。课堂教学设计既要有逻辑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有层次感,又要有节奏美;既合理又合情,

2、且符合认知规律。精心地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应该是让学生适应教案。2、教案书写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1)共性要抓住关键:第一,要符合基本的格式和规范方面的要求,参照“标准教案板式”写出富有永昌六中特色的教案;第二,写“准”教学目标,对于课标和教材规定的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准确把握,并在教案中重点体现;第二,写“活”教学过程,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实课堂;第三,写“实”课后心得与教学反思。做到开头有目标,中间有过程,结尾有总结。(2)个性要突出特色:在“准”、“活”、“实”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去创造性的发挥

3、和选择,不拘一格。尤其是写“活”教学过程,一定要尽力体现“活”来,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习惯,展示自己的特长、风格,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创造性。写“活”教学过程就是不但要有教学过程,而且还要灵活多样,切忌一个模式到底。无论采取那种模式,都要抓住“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两条线,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充分地体现出来。3、教师上课必须要有教案,无论什么样的课型,每节课原则上要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严禁不备课无教案上课。以手写教案为主,以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为辅。手写教案书写在学校印制的纸质教案本上;电子教案按纸质教案格式设计编写并打印,以备检查。教案要条理清楚,手写教案要字迹工整、力求书写

4、美观,适当用彩笔以突出重点。教案侧面的教学札记和课本批注可作为常规教案的补充。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案要不断充实、丰富、修改、完善,以期成为个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成为最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4、任课教师要以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备课组统一基本知识点及重难点的基础上,独立写好教案。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必须做到超周备课,课前复备;节节都备课,节节有教案。5、教案编写的繁简详略应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的课型而定(初级教师必须写详案)。除新课型教案应当相对详写之外,其余课型可根据教学实际,当详则详,当简则简,实用为上,有效为宜,但不能无教案上课。严禁使用旧教案上课。教学检

5、查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手段之一。教务处每学期对教案的集中检查不少于两次。教案数量按本学科实际开设节数计算。检查形式可分为:教研组长、主管领导每周签字检查;领导日常跟踪听课检查;教务处领导不定期抽查和教务处期中、期末集中检查。 每次教案检查后,教务处要对教案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评出优秀教案。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师要及时谈话,并给予具体指导。并于每学期末汇总评价,确定等级,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业绩考评的依据。 永昌六中教务处标准教案版式课题名称比较.探究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备课时间3.1授课时间教研组长签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生字、词语、作者、说明文常识过程与方法:品味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 理清说明顺序和论证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家对人类负责的精神。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品味说明文与议论文的区别。授课类型自学课教法与学法设计预习中强调课文朗读,查找资料自学。媒体设计课时安排一课时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及学法指导教学札记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 时 教 案教学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