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60265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题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型新授编写课时1集体研讨时间月日使用修改时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2.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示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2.建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应。教学用品仪器烧杯、集气瓶、试管、导管、玻璃片、铁

2、架台等。药品石灰石、稀盐酸、石灰水、石蕊溶液、醋酸溶液等。其它火柴、可乐瓶、蜡烛、课件、学案等。教 学 流 程 设 计环节教 学 问 题活 动 设 计二次备课情景导入在意大利的北部山区,有一个神奇而可怕的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每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莫名其妙地死去,而人却无妨。当人们蹲下身去观看小狗怎么回事时,也会倒地身亡。一时间谣言四起,人们说该山谷中一定有妖怪。于是请来巫师化解,但毫无作用。后来科学家来当地考察,终于找到了事件的“真凶”那就是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同学们,你还想了解更多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吗?就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吧。进入情

3、境,随情景展开猜想和思考。自主学习问题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问题2: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问题3:二氧化碳对环境有何影响?学生阅读、圈划,检查学生预习及笔记情况,小组交流。探究与交流探究与交流探究与交流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问题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用什么发生装置?(2)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3)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了?过渡:二氧化碳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呢?实验与探究:【实验6-3】问题2:(1)该实验看到的现象是什么?(2)蜡烛熄灭了,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3)低得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

4、现象 结论实验与探究:【实验6-4】观察实验的现象,并填表现象分析结论问题3: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你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吗?问题4:综上所述,你能较完整的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吗?并填写下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二氧化碳问题5: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气体,有没有固体二氧化碳呢?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问题6:在【实验6-4】中,有的同学对塑料瓶的变瘪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是不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从而导致塑料瓶变瘪的呢?过渡: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呢?小组【实验6-5】问题7:(1)石蕊是什么物质?有什么性质?(2)实验(I)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得

5、到的结论是什么?(3)实验(II)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什么?(4)实验(III)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什么?(5)实验(IV)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什么?(6)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的烘烤,又有何现象?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完成表格:(I )(II) (III) (IV)烘干()现象分析结论追问:能说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色吗?过渡:二氧化碳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补充演示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归纳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不供给呼吸2.能与水反应3.能与石灰水反应过渡: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你能说出二氧化碳有何用途吗?知识点

6、3:二氧化碳的用途讨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问题8: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谈谈二氧化碳有何用途吗?(视频展示)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1.光合作用的原料;2.灭火;3.气体肥料;4.化工产品的原料;5.利用干冰可做制冷剂或人工降雨等等。问题9:(1)二氧化碳能不能污染空气?它对环境有何危害?(2)什么叫温室效应?(3)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什么?(4)温室效应有何危害?(5)如何预防温室效应?【巩固练习】1“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少,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下列做法符

7、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序号)。节约使用天然气 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大量砍伐森林数目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在高温高压下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下图分别是二氧化碳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错误的是( )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 ,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通过 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 和H2 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8、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 +6H2 =1( )+ 4H2O (3)为了减慢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温故知新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达成共识。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达成共识。强调: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注意:不要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并展示交流。引导学生阅读:P119页有关干冰升华的内容和图片。并总结干冰的性质,并利用性质了解干冰的用途。(视频展示)仔细思考,提

9、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1、二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小组合议,展示交流,并达成共识。点拨:1、石蕊是酸碱指示剂,遇酸溶液变红色。2、纸花变红色。醋酸能使石蕊变红色。3、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色。4、纸花不变色。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色。5、纸花变红色。说明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6、红色退去。说明生成的酸性物质受热反应。H2O + CO2= H2CO3 H2CO3 = H2O + CO2 思考、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Ca(OH)2 + CO2 = CaCO3 + H2O指导学生阅读119页-121页内容和

10、图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展示交流,归纳总结。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反馈纠正。梳理整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一、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一般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不供给呼吸2.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 3.能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达标测试1.用玻璃管向盛有紫色的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吹气,过一会再给试管加热,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紫色红色紫色 B. 紫色蓝色紫色C. 紫色红色无色 D.无色红色无色2.超临界CO2流

11、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物质,容易燃烧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A、 B C D3.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 )A.它溶于水能产生碳酸B.它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干冰”C.它能在高温下被碳还原D.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4.如右图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1)小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试管中,稍稍加热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雪碧汽水充分煮沸后滴人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使石蕊 变红的物质是 。5.如左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 ;b ;(2)广口瓶A中的药品,属液态的是 ,块状固体是 。(3)实验中,观察到广口瓶B中发生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5)D中的蜡烛, 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 且 的性质。作业设计教材P123 第4、8题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