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59797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确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正确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正确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正确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的理解交通事故认定原则和安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条例(如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了交通事故的认定原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限度,拟定当事人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如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诸多人在解决事故时因翻腾完整部交安法也找不到一条能套得上当事人行为违背了的法律法规而懊恼,其实交通事故中的过错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理由是:交安法第二十二条一款有所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由此不难看出,驾驶人导致事故的

2、行为也许是因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导致,也也许是因不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或不文明驾驶而导致的。因此交通事故中的过错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一定是过错行为。尚有一种理解是:第九十一条的规定中,过错就是违背交通安全法律的行为,否则,不能用来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笔者批准第二种意见。理由一:新法扩大了交通事故范畴道路交通事故解决措施中所管辖的道路交通事故是指“(第二条)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她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她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如下简称违章行为),过错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

3、十九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导致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这与“道路交通事故”相比较,有了明显变化,要件为车辆、道路、过错或意外、后果。用车辆拟人化,替代人作为主体,用过错替代当事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增长了“在道路上”和“意外”这两个要件。新法客观上扩大了交通事故的范畴。由于在乎外交通事故中,各方当事人均无过错,因此,各方当事人都不应当承当交通事故责任。为了适应这个变化,在事故认定原则的表述中,“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就是适应这个变化的成果。理由二: 事故成因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

4、勘验、检查、调查状况和有关的检查、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解决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领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从这个规定来看,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涉及“交通事故的基本领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而交通事故成因是指“事故解决部门对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检查、鉴定等所收集到的交通事故证据进行审查、研究、查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物品、道路及环境状况、当事人的基本状况和生理精神状况、死亡人员的死亡因素、当事人的具体过错等基本领实,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在此基本上提出当事人责任的专业性论断”。这个过程就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5、。由于交通事故认定书中“成因”处在核心地位,因此,对于“过错”的理解应当紧紧根据“交通事故成因分析”来进行分析。由于在对交通事故进行成因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必须在全面审查当事各方的交通活动的过程中,遴选出交通违法行为,然后,才干进一步分析这些违法行为在发生事故中有无作用,以及这些违法行为的严重限度。因此,按照这个思路,笔者觉得,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中的“行为”应当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中的行为,这里的过错,就应当是违法行为。二十二条一款不能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起草中,公安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如下简称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第七条二款“遇到本条例没有规定的

6、状况,车辆、行人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通行”的“安全原则”的规定持否认态度。因此,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安全原则”的使用附加了相称的条件。对于“安全驾驶、文明驾驶”规定中附加了“按照操作规范”为前提。由于没有成文的操作规范,因此,本条不能用来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类似于二十二条一款的规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尚有三十八条“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保证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和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减少行驶速度”。笔者觉得,这

7、些原则性的规定应当通过有关的具体条文体现,因此,不能用来认定驾驶人的交通事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安全车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一款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都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都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道路交通安全法四十二条二款规定“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

8、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减少行驶速度”。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五)牵引起生故障的机动车时”。由以上的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条例中的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的具体规定,因此,直接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9、四十二条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是错误的。法的基本特性回绝安全原则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法具有不同于其她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性:(一)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二)法由国家制定或承认。(三)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权力。(四)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明施。因此,法是由国家制定和承认的,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法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规则)。实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她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她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安全”是立法的宗旨和目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

10、明驾驶”是在强调立法的宗旨和目的。为了做到安全驾驶,有关的法律条文对安全行车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因此,不能使用这样的条文来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当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中都没有“具体”规定的行为成为了对交通事故发生起作用的行为时,我们与否可以以此“行为”来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呢?警察是国家机器,警察在法律授权范畴内活动。警察的这种行为无疑超过了法律的授权。答案固然与否认的。法律呼唤规范的事故认定行为“诸多人在解决事故时因翻腾完整部交安法也找不到一条能套得上当事人行为违背了的法律法规而懊恼”,这其实道出了目前交通事故认定中的一种隐藏的突出问题先拟定驾驶人责任,再寻找有关的法律条文。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实行过程中,由于有第七条二款作为托底,这种“先做瓶子后装酒”的认定事故责任的做法导致的矛盾很大限度上被掩盖了。当我们从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过渡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执法中,由于失去了“安全原则”,导致认定事故责任中这种错误的做法更加被动。由于这种做法很隐蔽,并且与办案单位自身素质密不可分,因此,变化起来难度更大,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