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597930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华和凝华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升华和凝华 新授课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4、知道自然界中水存在的三种状态及相互转化。(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同学们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二、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 ,此过程需要 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 ,此过程需要 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 ,此过程需要 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 ,此过程需要 热。3、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4、蒸发是液体在 温度下,

2、且只在液体 进行的 汽化现象,蒸发时液体的温度 。沸腾是液体在 温度下,且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 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的温度 。(二)预习导学1、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 。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 。2、在升华过程中需要 热,在凝华过程中需要 热。3、生活中的现象: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属于 现象。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雾凇属于 现象。三、合作探究(一)活动探究1、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观察碘变化前后的颜色、状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2、寻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完成课本上“想想议议”,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二)问题探究1、自然界中雨

3、、雪、云、雾、霜、冰雹等是怎么形成的?2、烧开水时,壶嘴周围会冒白气;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周围也会有白气。这两种情况下看到的白气是一样的吗?是水蒸气吗?3、北方冬天,很容易在树枝上形成雾凇,在电线上形成冰柱,雾凇和冰柱各是怎样形成的?4、严冬的早晨,在北方人家的窗户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而在我们攀枝花,只能在窗户上见到露珠。那么冰花和露珠是怎么形成的?它们是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四、课堂检测1、2008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3所示的“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

4、华形成的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雾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霜的形成 3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4、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B.先蒸发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液化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6、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

5、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放热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于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7、下列几组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是( )A、熔化、凝华、液化 B、升华、汽化、熔化C、液化、凝华、凝固 D、汽化、升华、凝固五、课后提升: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2、下列关于生活

6、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3、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4、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