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25978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策略第三章宣城市建行及先进银行同业个贷业务经营管理现状31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业务现状31I宣城市建行个人类贷款总体情况宣城市建行作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的分支机构,努力贯彻总分行要求,把超常规发展住房金融和个人信贷业务作为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和业务发展重大战略转型来推进,在面l艋个人汽车消费贷款萎缩的不利因素情况下,全行个人贷款业务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至2006年末,全行个人贷款余额达62179万元,比上年新增19129万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2701万元,占全部个人类贷款的8476,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余额8910万元,占个人类贷款的1433,其他个人类贷款568万

2、元,占个人类贷款的091。个人住房贷款年新增21750万元,实现年末新增占比和余额占比双双位居当地同业首位,在全省系统范围内位居前列。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余额占比情况见图3-1。从宣城市建行近三年的发展历程看,个人类贷款余额分别为44684万元、43050万元、62179万元。2005年因受到全面停办汽车消费贷款的影响,当年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下降7866万元,但始终坚持以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为主线,20052006年个人住房贷款分别比上年新增6686万元、21750万元,总体保持了持续上升的势头。其他消费类贷款则受市场环境和到期还款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宣城市建行近三年个人贷款发展情况见图3-

3、2。随着当地同业对个人贷款竞争的日趋激烈,为确保市场份额,宣城市建行在2006年陆续推出个人助业贷款、个人住房最高额抵押贷款等个人贷款新品种,同时配合相关的 银行、网上银行、信用卡业务营销,加强部门联动,保持了个人信贷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312宣城市建行个人贷款资产质量情况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贷款的生命线,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贷款资产质量始终是银行追求的目标之一。宣城市建行在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上努力实现新发放贷款零不良、不良贷款净减少的目标,从近两年经营的情况看,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个人类贷款资产质量水平较好。截止2006年12月末,宣城市建行个人类贷款两种口径不良贷款均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其中五级分

4、类口径不良余额246万元,比年初下降83万元,不良贷款率04,较年初下降了036个百分点;一逾一非口径不良额958万元,比年初下降551万元,较年初下降了197个百分点,详见表31。313与同业相比在当地占比情况在宣城市,从事发放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尚没有其他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市场竞争基本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主要表现为此消彼涨的态势,其中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间对市场份额的竞争更为激烈。2005年建行个人住房贷款总量在当地四大商业银行中居第三位,优势地位已受到动摇。通过扩大经办机构准入、积极营销楼盘项目,注重新产品拓展,努力打造建行个

5、人贷款品牌,2006年取得了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余额占比、当年新增占比第一的成绩。宣城市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情况见表33。32美国以及香港地区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情况321美国房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情况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赴美对美国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考察报告上看,在美国,美国家庭在2004年末的住房拥有率即达到692。与中国类似,住房是美国家庭积累财富的传统起始点,大部分美国人将住房作为毕生奋斗的最大投资项目。近年来,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及住房贷款业务稳步增长,据美国联邦储备局统计,从2000年至2005年,美国国内住房价值、按揭贷款及住房净值(房屋总值减去住房贷款后的价值)均保持10左右

6、的年复合增长率,2005年底分别达到198万亿美元、87万亿美元和111万亿美元。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2003年lO月兼并了舰队波士顿金融公司后,成为全美第二大银行,现在也成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重要的战略投资者。以美国银行为例,个人贷款业务是美国银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业务之一,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从相关的调研考察上16了解,2005年,美国银行住房净值贷款同业占比80,市场份额排第一位;首次按揭贷款同业占比35,市场份额排第五位。另外美国银行将大部分的首次按揭贷款进行了证券化,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依托较健全的全美个人信用系统及IT

7、系统发达的社会背景美国银行推行以自动化审批为主与人工审批相结合的审批模式,除执行规范的审批权限外,在部门内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及对审批人的行为监控制度和内部“防火墙”制度,即贷款营销与贷款审批发放的隔离,以防范操作风险。鉴于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2005年美国银行首次按揭贷款不良率为025,住房净值贷款不良率为05,其不良贷款比例是极低的。在风险管理建设上,成熟、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始终贯穿于美国各大银行的经营管理。美国各大银行以成熟的模型作为风险计量依据,通过对经济资本回报率的考核和管理来确定衡量真实价值高低的标准。通过对基础业务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归纳,在客户筛选

8、、信用评级、贷款组合管理、风险定价等各个业务领域主要借助一定的模型进行预测,能够比较清晰地计量风险违约损失的概率,并能够及时予以规避【l】。充分认同外部监管和内部审计的独立运作,非常关注银行内部的风险再评价和处理的管理系统。高度重视银行合规文化,内部监管朝程序的依赖性发展,合规部门还定期对行内的每一个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和测量,并向高层报告以便改进。322香港地区房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情况香港地区作为金融贸易中心,云集了大小200多个金融机构,住房按揭贷款规模巨大,主要产品是二手房按揭贷款,主要市场份额由香港汇丰、中银香港、香港渣打、恒生四大银行占据。根据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的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业务培训

9、考察报告,在2000年至2005年间,香港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314至368之间,其中,2005年底的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6,066亿港元,占314。因人口增长缓慢和土地资源有限,香港每年新建住房较少,一手房贷款市场趋于饱和,二手房贷款成为当前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主要产品。香港2005年新发放的l,56879亿港元住房按揭贷款中有l,05980亿港元是二手房贷款,占6756;26749亿港元是转按揭贷款,占1705;其余24152亿港元用于购买一手房,仅占154。经过多年的竞争,目前香港133家持牌银行中只有33家经营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其中,上述四家银行占据了住房按揭贷款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10、,居于香港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主导地位。不考虑公屋贷款,四家银行2005年底的住房按揭贷款合计在全部住房按揭贷款的占比超过80。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香港银行在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中,严格遵循17这样一种理念: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有如渣打银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梁乐欣先生所说,“所有产品均有其固有风险,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完全消除风险,而是降低和控制风险,用收益来覆盖风险,使银行在预期可以接受的风险成本基础上取得利润”。“风险管理不是要把所有风险除去,要是我们的组合中没有风险就不需要风险经理了”。香港的银行并不排斥风险,风险高不一定不好,但前提是你要有足够

11、把握取得能覆盖风险的高收益。例如,香港的菲佣向银行融资建房,由于菲佣随时可以回国,使银行面临很大风险,但仍然有银行和财务公司给他们贷款,因为这种贷款的利率高达48,贷款期限又较长,只要有一半借款人按时还款,就可以补偿风险。同时香港的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视对贷款的数据积累和对信用风险的定量统计分析,以准确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支撑的精细化风险管理技术。利用较完整的资料库计算审批通过率以测算目标市场的素质和初步筛选成效,评估各分销渠道以识别高风险部分,计算不同部分业绩把资源投放至带来盈利的客户层,测算贷款预期损失,进行贷款违约的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结合预期损失和压力测试进行产品客户盈

12、利性分析。在进行风险回报预测时,不是以个别客户作为基础,而是预测总体的利润与损失【l51。另外,香港的银行普遍采用评分模型将客户的信用水平予以量化,包括为评价新客户而设计的贷款申请评分卡和为评价存量客户行为而设计的贷后行为评分卡。在贷款发放环节,通过将申请人的评分与一个定值比较来决定是核准还是拒绝贷款;在贷后管理阶段,对存量客户评分低于定值的则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种评分系统内置于计算机系统,在信息录入准确的情况下,风险分析和审批人员只需简单操作就可以获取客户的信用评价。从总体上看,先进银行在个贷业务以及零售业务方面,依托较为完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模型,掌握多方面的资讯,有效控制客户的信用风险和经

13、营风险,实现差别化服务;通过提升银行内部的服务质量、风险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流程,保证运行高效,风险可控;通过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保证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上的一致,以加强管理,防范操作风险;采用集中决策,专门机构管理和审批,保证了前台标准化操作、流程化管理,加强管理能力控制。33个人贷款业务的管理现状和呈现的特点伴随着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业务的管理已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个人信贷业务管理通常包括经营管理、风险管理、审批管理、贷后管理以及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等,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相应的职责。当前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个人信贷在经营管理中,前期市场营销过程中间接营销

14、多于直接营销,重点营销房地产项目、汽车经销商、学校等个人信贷的合作机构,随着市场激烈竞争的日益加剧,营销对象也逐渐扩展到具备一定实力的私营业主以及优质机构单位中的中高层客户群体;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通过贷款风险分类统计数据监控个人贷款风险,采用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风险标准,通过总结行业特点和政策的发展趋势,给予风险警示,加强管理;在审批管理方面普遍采用层级授权管理,实施审贷分离;在贷后管理方面,主要通过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拖欠客户加强催收力度和管理力度;在处置个人信贷不良资产上,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基本没有设立独立的部门,而是与公司业务的不良资产处置统一由资产保全部门管理。尽管认识到个人信贷业务作

15、为银行零售类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采取经营贷款和审批贷款的“审贷分离”等措施,管理和控制能力逐步提高,但与国际先进银行同业相比,总体上还是表现出组织分工不细致、业务流程设计不尽合理、部分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等。在个人贷款业务管理中还存在对其发展特点和运行规律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个人信贷业务尚未实行集约化经营,将其作为服务网点客户的一部分,业务分散至各网点型分支机构,增大了管理的层级,也导致了执行力的下降和加大了管理的难度【I引。作为零售类银行业务,个人类贷款单笔金额小、笔数多,只有采取集约化经营方式,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才能降低成本,使风险控制和业务拓展紧密结合起来,获得稳定的利润。二是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运用不够。个人贷款风险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一定条件下的贷款,其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符合大数定律,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特征。充分运用分析模型进行一定的概率统计的数量分析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对个人贷款风险的控制水平,发达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