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59755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教师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教师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教师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从教十多年,一直都以“教师”为荣,神圣而伟大。我们在孩子们的心里又是何等的高位:“老师说的一句话就顶我们十句话了!”我也经常的听见家长们如此的评价。心里却感到不那么的平衡和不安,回想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心理影响,又有否把握评价的原则和尺度呢?下面就本人的浅见谈谈。 评价的实质是对一个或多个对象的价值高低做出判断。由于评价者的价值取向、个人好恶、思维定势、 身心状况等不同,评价必定会带上主观色彩。对同一个被评价者,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就会得出截然 不同的结论。一方面,评价者对评价对象会形成不同 的看法,进而做出不同的结论和不准确的预测;另一 方面,被评

2、价者可能受到评价者价值取向的引导,在 以后的发展中产生不同的回应,如对本不该过分关心 的结果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行为上偏离正确的行 进方向。 一、教师评价学生态度 心理学家在研究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区分出教师评价学生的五种态度: 1、积极良好的态度 这种态度的特点是:在对待学生时,教师表现出良好的情绪倾向性。他们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某种长处,只要通过相应的努力,就能显示出来,并能得到发展。为此,他们通常对学生的良好品质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与质的飞跃。 2、即景性的态度 这类教师的情绪不够稳定,易受具体的情境影响,他们对待学生个性发展的可能性缺乏比较客观、稳定的看法,因此,他们对待

3、学生的态度是易变的,对学生的评价则是矛盾或不确定的。 3、消极的良好态度 这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的一般倾向是良好的,但由于 2 他们的性格内向,待人冷淡,拘泥于小节,他们与学生的关系是正式的、消极的、被动的。 4、积极的否定的态度 这类教师在情绪上明显地表现出否定的倾向,具体的表现为易动怒、态度生硬。他们对待学生的评价偏低,强调学生的缺点,面对学生的失败,他们感到愤懑,因而对学生的责难、批评较多。 5、消极的否定态度 这类教师与学生交往时,他们常常精神不振,甚至是漠不关心、冷淡疏远,对学生的成功与失败一般无动于衷。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学生通常从教师的话中揣摩教师的立场和观点,然后

4、据此评价各种事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评价同学和自己。学生从对待自己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某老师对于自己的评价。如果这位老师对自己是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学生就会感到自信;若这位老师对自己是消极的否定态度,学生就会感到失望,缺乏进取心。可见,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同,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二、评价对学生心理影响。 教师是否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公平问题,还是个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问题。而教师的评价不公,有时未必是其主观愿望所致,而是陷入某种态度误区所至。 1、教师不作任何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如果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也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常会将此视作对自己

5、的否定、藐视、忽略,缺少评价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失去努力的目标,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心理上产生了跟老师相抵触的情绪。正如我刚刚接到的这个六(2)班,一开始对他们完全不了解的,半学期过后,才发现自己一直忽略了一位小同学,可能她平时少语也很少表现自己,我也没做任何评价过,在偶尔的一次上厕所时不小心碰到了,才注意到:一见到我,脸红了,马上低下头嘴里不停说“老师,对不起,是我错了!”本来就是我错的,但学生表现出来的焦急害怕情绪,确实值得我考虑良久!因此,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也会扭曲学生的心灵,影响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2、教师否定评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教师是否能客观公正的评

6、价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公平问题,还是个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问题。而教师的评价不公,有时未必是其主观愿望所致,而是陷入某种态度误区所至。教师对学生进行否定评价时,特别是某些教师在评价时犯有“印象病”,用老眼光看学生,抱有较深的成见和偏见,也就是心理上所说的“晕轮效应”;还有的教师以一己亲疏好恶为评价尺度,甚至借评价显示个人权威,给学生穿“小鞋”,发泄私愤。这样的评价学生只能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逆反心理。这种不公正的评价行为必然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不平等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将对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产生疏离作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操作时,要以尊重鼓励为前提,努力发挥激励

7、功能。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让学生观察一幅挂图:9只蚂蚁抬一只大青虫,还有3只在“助威”,要求学生根据信息提一个问题。有一学生问:“小蚂蚁要把青虫抬到哪里去呢?”这是一个与数学无关的问题。为了不挫伤他的学习积极性,我说:“你的问题真独特,能不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学生意识到自己提的问题出格了,马上又想出了新的数学问题。否定性评价的方式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会不同,委婉的评价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正确的轨道,过于直白的断言容易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教师的否定性评价,言重了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甚至导致学生“望师生畏”,阻碍学生发展;言轻了,错误之处引不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所以,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首先应有

8、效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又要达到修正学生错误的目的,使否定性评价真正成为发展性评价。 学生们普遍对公正与公平的教师存有尊敬或敬畏的态度,对于持有偏爱于成见的教师存有抵触或疏远的态度,晕轮效应的出现并无益于师生关系的正常建立。在教师的态度误区里他们会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或滋生自卑感、孤僻性格,或陷入自尊心麻木、进取心淡泊的平庸体验,师生关系疏远、隔膜在所难免,逆反甚至敌意冲突都可能产生。而那些获得教师偏爱的、被教师以另类的光环所蔽护的学生们,在教师的态度误区里他是尽善尽美的,这些品格甚至会使他们稍不如意就产生遭到“不公平”的畸形体验。教师评价学生时的晕轮效应则会以某种权威性,把不公

9、正的态度直接或间接的、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并误导学生。 3、教师的肯定评价对学生心理影响 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这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理所当然应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成绩,并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这不仅对取得成绩的学生是很大的鼓舞,而且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教会了学生如何分享他人的成果,为他人的成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从而形成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遭受失败时,教师应充分表现出理解与信任,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最应引起注意的是:教师不应夸大学生的失利,并将其归咎于学生的个性性格。教师的这种态度常会因不公正而引起学生的不满,导致学生的离心力,以求摆脱教师的

10、影响。此外,在教师尚未弄清学生失利的真正原因时,不应该随便指责学生无能。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把教师的评价当作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刺激。 三、建立正确评价学生的方式。 建立一种新型的 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我们的必需,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和、融洽的氛围中,视老师为伙伴、为知心朋友,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促使其不断健康发展。 1、发挥评价功能 巧妙地运用教师欣赏性、模糊性、鼓励性、幽默性的评价.注重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看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

11、,并且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 2、比较评价 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常常习惯于将一个学生与其他学生做比较,这种将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成功与失败公布于众,并经常强调一些人的缺点和另一些人的优点的做法,会使一部分人滋生凌驾于另一部分学生的优越感,同时又会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先进的教育实践证明,在进行评价时,可以更多地采取同质比较和个人自身纵向比较的方式:同质比较,即对具有几乎相同能力的学生进行比较,这种比较能激发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揭示每个人的最大可能性。自身纵向比较,即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

12、,即肯定进步,又发现不足,以确定新的努力目标。3、过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因而必然要突破以往集中性终结评价,加强日常性、平时性、分散性的过程评价,注意收集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状况、数据和资料,根据评价标准描述、判断,提出反馈和改进建议,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过程性评价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应增强评价过程与教育过程不分离的意识,创造性地探索观察、了解、记录分析学生发展轨迹的方式和工具,并有效地使用评价的数据资料,发挥其导向、激励、诊断、反馈、总结的功能。 “为了每一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改变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务必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把握好评价的尺度。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采用各项评价指标,通过激励性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潜能,长处及不足,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态势,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