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259716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

2、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第二篇: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

3、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高危药品目录一、高浓度电解质制剂:1、10%氯化钾(先甲)10%氯化钾注射液2、10%的氯化钠二、肌肉松弛剂:1、维库溴铵(斯必松)2、阿曲库铵三、细胞毒化药物: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波贝)、顺铂、丝裂霉素、奥沙利铂(奥正南)、吡柔比星、异环磷酰胺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甲氨蝶呤、卡培他滨(希罗达)、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4、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伊立替康(亿迈林)5、作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长春新碱、依托泊苷、长春地辛(他莫比)、长春瑞

4、宾(乐唯)、多西他赛(希存、奥名润、泰索帝)、替尼泊苷、紫杉醇(乐灵)第三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一、高危药品定义高危药品的定义。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品不会比其他药品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二、高危药品的分类及品种参考美国安全用药研究所(ismp)分类,结合我院实际用药情况,制定高危药品目录和品种。三、具体管理制度:(一)药学部各部门对高危药品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单独存放,并在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处设置明显警示性提示牌;(二)高危药品调剂和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调剂和使用的准确无误;(三)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四

5、)高危药品在使用时,严格执行给药的5r原则,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五)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保证先进先出,并建立对帐制度,住院部药房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病区护士站定期对账;(六)护理工作站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抢救药品除外),如确实需要,须单独贮存在固定的地方,贮存处有醒目标签标志,限量存放,并定期(每季)核查备用情况;(七)临床药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八)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新引进高危药品须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第四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涞源

6、县医院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一、高危药品定义:美国药品安全使用协会(ismp)对高危药品(high-alertmedications)定义为: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品,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品不会比其他药品常见,但其后果却严重得多。临床上一般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松药及细胞毒药品等。二、高危药品储存与管理(一)各病区原则上不存放高危药品(抢救药除外),如确有需要,可提出申请,报护理部及住院药房备案,定量存放,严格管理。(二)高危药品实行分级管理模式。a级高危药品调剂室需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护理单元需设专柜放置,且远离

7、其他普通药品存放药柜。b级、c级高危药品可设专区存放。(三)高危药品存储处应标识醒目,设置全院统一的警示标志。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定期排查与高危药品外观相似、发音相似的药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四)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调剂室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高危药品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上架高危药品的养护、清点等工作。护士长负责本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护理单元高危药品实行定量管理,每日核对,严格交接,由药疗护士负责。(五)各调剂室、护理单元需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保养,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六)高危药品的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做到“四查

8、十对”,确保调剂准确无误。住院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需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或在药品外包装加盖高危药品专用章,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药单上签字。(七)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a级、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需加签字。(八)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处置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九)严格限定使用人员资格,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试用期护士、助理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内的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三个月以上但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的护士不得独立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十)临床药师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

9、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十一)药剂科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并将新引进高危药品信息及时告知相关科室和护理单元。(十二)护理部、药剂科定期对各护理单元的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与护理质量分数挂钩。各护理单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反馈、整改。附件1我院常用高危药品目录a级高危药品1.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酚妥拉明注射液2.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50%葡萄糖注射液3.胰岛素,

10、皮下或静脉用4.硫酸镁注射液5.10%氯化钾注射液6.100ml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除使用原包装)置容器内吸入或冲洗用7.注射用硝普钠8.吸入或静脉麻醉药:七氟烷、丙泊酚注射液9.静脉用强心药:米力农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10.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1.浓氯化钠注射液b级高危药品12.注射用化疗药:氟尿嘧啶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注射用顺铂、卡铂注射液、注射用奥沙利铂、唑来膦酸注射液、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c级高危药品13.肌肉松弛剂: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4.口服化疗药:卡培他滨片、来曲唑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第五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高危

11、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a级高危药品:a级

12、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措施: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5.医生、护士和药量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措施: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意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4.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措施:1.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2.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