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附详图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2596073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场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附详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场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附详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场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附详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场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附详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场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附详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场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附详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场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附详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脚手架搭设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由体育场和游泳跳水馆组成,建筑面积75423m2,其中体育场32354m2,游泳跳水馆43069m2。体育场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00米,有固定看台35132座,内场为近似椭圆形,内场南北长205m,东西宽140m,最窄处22m,最宽处48m。体育场一、二层层高5.5m,以上层高4.8m。结构最高点标高为30.15m,25层;游泳跳水馆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85米,有固定看台2015座,外侧为近似扇形,内部为75008400mm柱网,外侧为两条圆弧,圆弧长度203m。结构最高点标高为26.40m,5层。二、脚手架搭设2.1搭设示意图:图2.12.2搭

2、设方法脚手架从室外地面开始搭设,高度最高约32m,采用483.0钢管,立杆横距为1m,立杆纵距为1.5m,步距为1.8m,连墙件采用48钢管,高度方向每层设置一道,间距约5m,水平方向在楼层悬挑板边梁中设置,间距4.5m,现浇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在框架梁上预留钢管,连墙件与之相连。脚手架除底层及顶层铺竹笆片外,每隔两步铺设一层,安全网采用阻燃式密目式安全网,挂于外立杆内侧进行封闭。搭设平面位置图附后。三、安全通道及室外上人斜道在主体阶段为解决施工人员进出楼层,在室外搭设安全通道及上人斜道。安全通道高度3.5m,宽度2m,顶部设置两层竹笆片防护,间距600mm。3.1搭设位置体育场南北区各搭设一座

3、,西区搭设三座,游泳馆搭设两座,具体位置现场定。3.2搭设规定斜道附着在外脚手架上,采用“之”字形;人行斜道宽度为1m,坡度1:3;在拐弯处设置平台,宽度不小于斜道宽度;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设置栏杆及挡脚杆。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杆高度为300mm;斜道脚手板横铺时,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大于500mm;脚手板顺铺时,接头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用三角木顺填;人行斜道脚手板上每隔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为20mm。四、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和技术要求4.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装扫地小横杆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

4、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竖立杆与扫地杆扣紧摆放扫地杆立杆定位弹线安装二层与柱拉杆安第三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横杆扣紧加设剪刀撑接立杆挂设安全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栏及挡脚板 4.2技术要求 4.2.1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1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2) 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

5、的1/3(图4.2.1-1);图4.2.1-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3)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4.2.1-2)。图4.2.1-2 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与横杆紧扣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其它脚手板2 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

6、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2)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3) 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3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2) 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大于300mm(图见4.2.1-3a);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

7、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100mm(图4.2.1-3b)图4.2.1-3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4 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5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4.2.2立杆1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2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

8、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4.2.2)。图4.2.2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3 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图4.2.2)。4 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5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6 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4.2.3连墙件1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2) 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3

9、) 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2 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3 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得采用上斜连接;2)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4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在45060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抛撑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4.2.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1 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2 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

10、数宜按表4.2.4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0600之间,见图4.2.4。表4.2.4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45050060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7652) 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4.2.4 剪刀撑布置3) 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4)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符合规范要求;5) 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3

11、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2) 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4.3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基础与底座:位于回填土上的架子,基础做法为素土夯实,浇筑100厚C15混凝土面层,向外找坡。按脚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木垫板、底座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距底座下皮0.2m处设置纵横双向扫地杆,防止立杆位移。底立杆按立杆接长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设置,至少有两种适合的不同长度的钢管作立杆。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约每隔6跨设一抛撑,以确保架

12、子稳定。一定要采取先搭设起始段而后向前延伸的方式。如两组作业,分别从相对角开始搭设。剪刀撑的斜杆与基本构架结构杆件之间至少有3道连接,其中,斜杆的对接或搭接接头部位至少有1道连接。周边脚手架的大横杆必须在角部交圈并与立杆连接固定。作业层的栏杆及挡脚板设在立杆的内侧。栏杆接长要符合对接或搭接的相应规定。脚手架必须随施工层的增加同步搭设,搭设高度超过施工作业面不少于1200mm。在搭设一步高后进行立杆和大横杆的校正调直。立杆用线锤校正其垂直度(架高的1/200),大横杆拉线调直并校正水平(高差不超过50,并不大于1/300)。在校正调直后铺设竹笆和安全网,每搭设一步铺设一次。五、脚手架的拆除清理外

13、架杂物安全网拆除立杆拆除小横杆拆除大横杆拆除5.1工艺流程5.2拆除要点 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拆除顺序。 拆除安全技术措施要逐级交底。 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所有连墙件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拆除连墙件。 各构配件必须及时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及时检查整修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浊。 脚手架靠平层处设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并用

14、木板铺严。六、脚手架搭设安全注意事项1搭拆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2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3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混凝土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4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5施工期间不得拆除下列杆件:1交叉支撑,水平架;2连墙件;3加固杆件:如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封口杆等等;4栏杆。6作业需要时,临时拆除交叉支撑或连墙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并

15、应符合下列规定:1交叉支撑只能在门架一侧局部拆除,临时拆除后,在拆除交叉支撑的门架上、下层面应满铺水平架或脚手板。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恢复拆除的交叉支撑;拆除时间较长时,还应加设扶手或安全网;2只能拆除个别连墙件,在拆除前、后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在作业完成后立即恢复;不得在竖向或水平向同时拆除两个及两个以上连墙件。7在脚手架基础或邻近处严禁进行挖掘作业。8临时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9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10沿脚手架外侧严禁任意攀登。七、环保措施1在架体底部铺设一层密目网防止灰尘及小垃圾从架体上向下飘落。2及时清理架体上的垃圾。3搭设架体的交叉支撑、水平架、连墙件等材料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