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用文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259550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用文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本科用文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本科用文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本科用文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本科用文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用文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用文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用学课程阅读文献暨南大学应用语言学系 李军2006 年3月 30一、著作1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年。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年。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 2 版 4李军语用修辞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年11月。5索振羽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二、论文一)语用学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外语研究 2001. 4国外语言学 96.1/1-6苏州大学学报 88.4/84-8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2 国外语言学 87.3/103-108外语与外语教学

2、1999. 6语用学概略/何自然 什么是语际语用学/何自然 语用学研究述评/袁毓林 语用学的哲学基础说略/俞东明.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学 语用学的哲学渊源/钱冠连.九十年代语用学研究的新视野历史语用学、历时语用学和文学语用学/王欣,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5我国的语用学研究/沈家煊 中国语用学 20 年/文旭 语用学和语义学的分界/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 96.1/1-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99.4/9-12外语教学与研究 90.2/26二)言语行为理论1994 2,John Searle 的言语行为理论与心智哲学,顾曰国,国外语言学1994 3,John Searle 的言语行为理

3、论:评判与借鉴,顾曰国,国外语言学1989 1,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顾曰国,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 2,言语行为理论述评,束定芳,外语教学1998 5,6,汉语使役性言语行为的话语构造及其功能(上)(下),李军,语文建设2001 1,使役方式选择与社会情景制约关系分析,李军,现代外语2001 1,欧美留学生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模式分析,丁安琪,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 3,恭维答语:英汉言语行为对比,贡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9,对言语行为“道歉“的跨文化研究,黄永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3,关于劝说语的语用考察,徐吕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 2,对言语

4、行为“请求”的教学探讨,洪玮,世界汉语教学2002 1,谈判言语行为研究,桃明星,湖南大学学报2002 1,汉语请求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丁凤,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1,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魏耀章,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3,“祝颂”言语行为的汉英对比,卢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9,接受及谢绝的过渡语语用调查,市红艳、李悦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3,上海话间接感谢言语行为研究,曲卫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1999 3,英汉恭维语差异探微,朱亚夫,广州师院学报2001 4,汉英称赞语模式比较,王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陈晓燕,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西北第二民族学

5、院学报,2003 年第4 期三)指示部分语言的指示功能 外语学刊 2001 4 方位指示语的分类和理解英汉方位指示语比较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2 亲疏尊轻的理论框架与人称指示的语用对比分析汉外对比语用学的尝试 外国语1998 4 人称指示语研究,陈治安 彭宣维 外国语 1994 3 人称指示的语用对比分析,余维 外国语 1998 4 指示语:研究历史、属性、分类及其他 外语教学 1995 4 汉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考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98 4时间指示的语用对比分析口一一汉外对比语用学的尝试世界汉语教学1997 2(四)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语用学论题之二:会话含义英S.C.Levins

6、on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1986年2期 会话研究的进展 王得杏 外国语1988年4期Grice准则中的基本范畴及内在关系 吕公礼,外国语1999年1期 会话隐涵理论的新发展评Grice会话隐涵述评王经传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1、2期Grice 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 何自然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4期 含义本体论研究 徐盛桓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3期 含义分类标准述评 熊学亮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2期 含义的性质和功能 熊学亮 外语研究1997年2期 Grice会话含义理论中的几个问题孙玉 外语学刊1994年4期(五)有关礼貌原则的论文题目礼貌现象研究评介,高航 96/2面子、礼貌和

7、语用,高航 97/2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3 汉语礼貌用语的文化内涵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1998/1 礼貌准则体现的汉英文化差异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3 从英汉语用失误谈礼貌原则与跨文化交际 1999/S2 从西方人的消极面子看中西文化及其礼貌评议差异 宁波大学学报 96/1 汉语中的消极礼貌策略及文化内涵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论传统的中国礼貌原则,曲卫国 学术月刊 1999/7 “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世界汉语教学 1996/01 礼貌语言研究:理论与方法,钱厚生 ,外语研究 93/4再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关

8、联原则,外语学刊 2000/1礼貌原则新拟,徐盛桓 ,外语学刊 92/2 礼貌的相对性,王建华, 外国语 1999/3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刘润情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礼貌、语用与文化,顾曰国,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4 也谈礼貌原则兼顾曰国先生商榷 2000/2六)预设参考论文1“预设”新论徐胜桓外语学刊1993年第 1 期2略论汉语预设黄华新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12月3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张克定4语篇预设新探陈晓兰5现代汉语预设句初探宋宣6预设与预设的投射何英玉7预设分析与语法研究殷志平8论盖士达的潜预设理论杨先顺外语教学1995年第2期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 1 期贵州

9、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中国俄语教学1997年第3期语言学研究1997年6月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9论预设许世茂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10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蓝纯外语研究1999年第3期11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罗雪梅湖南大学学报1999年3月12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袁毓林中国语文2000年第 213语用预设的篇章功能朱永生、苗兴伟外国语2000 年第3 期14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刘国辉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1月 15语用前提与戏剧对白翻译刘肖岩外语研究2001 年第2期16预设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欧阳巧琳中国民族学院学报2001 年9月17话语前提特定意义的

10、选择徐世红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月七)会话分析论文1“咨询员中心”与“来话者中心”:两种电话心理咨询模式的会话结构特点,高一虹 语言文字应用, 1995/32电话交际结束方式探讨,余丽娜,宁波大学学报, 1999年3月。3自然会话中的打断现象分析,李悦娥、申智奇,当代语言学2003/1。yi gai预设参考论文1、句义的预设石安石语文研究1986年第 2期2、汉语句法前提的等级分类张黎学术交流1990年第6 期3、试论语用前提盛林盐城师专学报1991年 1期4、前提、含义和话语信息结构黄锦章修辞学习1992年第1 期5、“预设”新论徐胜桓外语学刊1993年第1 期6、语用前提设置的“远近

11、原则”吴明华汉语学习1994 年第 6 期7、略论汉语预设黄华新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 12月8、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张克定9、语用预设与信息中心张克定10、预设、蕴涵与假设比较吴益民11、语篇预设新探陈晓兰12、现代汉语预设句初探宋宣13、预设与预设的投射何英玉14、预设与否定的功能姜宏、徐颖15、预设分析与语法研究殷志平16、预设与割裂句的强调张克定17、论盖士达的潜预设理论杨先顺外语教学1995 年第 2 期外语教学1995 年第 2 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5月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 1 期 贵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 期 中国俄语教学1997年第3 期 中国俄语教学19

12、97年第 2期 语言学研究1997年6月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 4期 苏州大学学报1997 年第4 期18、论预设许世茂扬州大学学报1998 年第 3期19、主词存在问题与预设徐传宇20、论预设美R.斯涛纳克尔21、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蓝纯22、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罗雪梅现代哲学 1998 年第 4 期哲学论丛 1999年第2期外语研究 1999 年第 3 期湖南大学学报 1999 年 3 月23、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袁毓林24、试论前提的制约因素杨炳钧、尹明祥25、语用预设的篇章功能朱永生、苗兴伟26、预设的语义投射方丽青、姜渭清27、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刘国辉

13、年1月中国语文 2000 年第 2外语教学 2000 年 7 月 外国语 2000 年第 3 期 浙江大学学报 2000 年第6 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200128、语用前提与戏剧对白翻译刘肖岩29、论蕴含和预设的区别问题刘哲外语研究 2001年第2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 3月30、预设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欧阳巧琳中国民族学院学报 2001年 9月31、预设的语义描写功能彭玉海中国俄语教学 2001年 11月延安大学学报 2001年12月外语学刊 2002年第2期32、略论语言单位的层级性预设段益民洛阳师范学院33、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预设”观张家骅34、系统语法与语用学的分支“前提”

14、之间的关系刘美林学报 2002 年第 3 期35、话语前提特定意义的选择徐世红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5月36、语用前提与会话含义的理解途径及二者的共通性雷永强、邱天河洛阳工学院学院2002年6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 9 期37、略论前提的共知性和可取消性徐锦凤会话分析论文“咨询员中心”与“来话者中心”:两种电话心理咨询模式的会话结构特点,高一虹,语言 文字应用,1995/3电话交际结束方式探讨,余丽娜,宁波大学学报,1999 年 3 月。 自然会话中的打断现象分析,李悦娥、申智奇,当代语言学2003/1。 电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话语操控策略分析,何嘉凌,暨南大学学士毕业论文,2003年 5月。 电台热线对话的话语结构与主持人话语策略分析,钟日南,暨南大学学士毕业论文, 2004 年5 月。关联原则和认知语用学部分参考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