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59426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同步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1. “送走夕阳,迎来曙光”这句话描述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地理原因是(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C. 季节变化 D. 气候变化“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据此回答23题。2. “地球围着太阳跑”产生的现象是( )昼夜交替 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A. B. C. D. 3. “地球自个儿也在转”的方向是(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4. 我国于2012年9月2025日在成都举办第13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下列对于此会期间

2、相关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会期时处于北半球的冬季B. 会期正处于秋分C. 会期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 会期时北半球最热5. 图是某中学生通过测量绘制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校园内的旗杆影子长度的简图。该中学生所绘制的图中,可能代表夏至日的是( )A. B. C. D. 无法确定6. 下面的四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从自我介绍中判断来自热带的是( )A. “我来自四季分明的大草原”B. “我最喜欢的活动是打雪仗、滑雪”C. “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大片的橡胶树林”D. “我的家乡冬温夏凉,四季如春,到处繁花似锦”7. 图为小光翻开日历看到的节气,此时太阳直射( )A南回归线 B赤道 C北回

3、归线 D北极圈读图,回答89题。8. 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A. 3月20或21日 B. 6月21或22日C. 9月22或23日 D. 12月22或23日9. 青岛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A. a B. b C. c D. d10. 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冬季 夏季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A B C D11. 图中,A、B、C、D四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二、综合题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 昼夜现象B.

4、昼夜交替现象C. 昼夜长短变化现象D. 四季变化(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 千米。(3)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福建泉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这一天正午时分,泉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图中 图所示最相似。(4)如图1-2-19所示,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A. 南寒带 B. 北温带 C. 热带 D. 北寒带参考答案1. B 解析:“送走夕阳,迎来曙光”这句话描述的是昼夜交替现象,该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2. B 3. 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及地球自转的方向。第2题,“地球围着太阳跑”说的是地球的公转

5、,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主要有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第3题,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4. B 解析:本题通过事实材料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地理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时间是2Ol2年9月2025日,此时我国正处于秋季,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9月2025日,正值我国的秋分前后。5. B 解析:本题通过物体影子的长短,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物体影子与太阳高度角成反比,物体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小,气温越低;相反,物体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大,气温越高。夏至日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影子最短。故该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6.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

6、特征。温带地区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比寒带多,比热带少,四季变化比较明显,“我来自四季分明的大草原”说的是温带;热带地区终年炎热,不可能下雪;“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大片的橡胶树林”所述的“橡胶树林”是热带的经济林木。7. A 解析:本题通过日历中节气的名称考查太阳直射情况。日历中显示的日期是2012年的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8. A 9. D 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是春分日,是3月20或21日;公转到b位置时,是夏至日,是6月2l或22日;公转到c位置时,是秋分日,是9月22或23日;公转到d位置时,是冬至日,是12月22或23日。第9题,青

7、岛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冬至日最大,这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位于公转轨道图中的d位置。10. A 解析:本题通过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考查四季及昼夜长短情况。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处于北半球,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了极夜现象,故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季,昼短夜长。11. A 解析:通过地球公转的相关特征,可以得出,在地球上纬度越低的地方,其昼夜的长短变化就越小。A处于南纬20,B处于南纬50,C处于南纬60,D处于南纬70,故A点的纬度最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12. (1)B (2)4万 (3)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B (4)D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第(2)题,主要考查了赤道的周长。第(3)题,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同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第(4)题,五带由北向南依次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