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259407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拓展例题1.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点燃(或灼烧),分别放入四只图2所示装置的广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的是放入哪种物质的装置?()A.铁粉B.磷C.木炭D.镁例题2.某班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o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甲同学

2、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例题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集体讨论:(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A.蜡烛B.红磷C.硫粉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2) 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4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

3、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组别123456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8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实验拓展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一溶液来吸收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图5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的相关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例题4.右图6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

4、认识正确的是()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0,生成固态的P0225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0、C0和稀有气体222例题6.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图8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o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o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o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例题7.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

5、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的温度;二是有充足的氧气。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一。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活塞向填“左”或“右”)移动。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_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例题8.为粗略测量空气中0与N的体积比,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22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a,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灼烧后迅速插入大试管,接触试管底部的过量的白磷,然后立即塞紧橡皮塞。由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得多,因此反应很容易发生,可观察到大试管中产生大量的白

6、烟。试回答以下问题:(1)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图10P025(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据此可证实空气中0与N的体积比大约为22(3)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0与N的体积比将(填“偏大”、“偏小”、或22不变”)。一一实战模拟题32.(4分)图甲所示的实验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要先关闭止水夹,将过量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插入集气瓶中,盖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1)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一(2)若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5,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3)此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理由是_o(4

7、)用图乙所示的装置代替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优点是32.(6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烘条O.二按水4解析:若将红磷换成硫或木炭,由于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变化不明显,影响实验结论。红磷的量要过量,以耗尽氧气,但水位的上升高度并不与红磷的量有关,而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关。该实验只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同时说明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但并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5解析: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塞

8、最终将回到刻度4处;迅速将活塞下压,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达到40C。6解析:闭合电源开关,电阻丝发热,温度达到40C时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装置冷却后,由于左侧中氧气被消耗,气体压强减小,水会在左侧中上升,且上升到1刻度处。该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实验结论应该与之有关。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可从实验过程中推知,如该气体与水接触但未被吸收,说明其难溶于水;该气体与火焰接触但未燃烧,说明其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

9、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0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2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此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分别是。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1解析:铁粉、磷、镁在空气被点燃后,生成物通常呈固态,而木炭燃烧后,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并且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全部溶解于水,所以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的是放木炭。2解析:根据本文开始所述内容可知,对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

10、是。3解析:应该选择红磷,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红磷的用量应保证充足。两套装置中,比较合理的是A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用木炭重新做以上实验,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来吸收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进后的优点是,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装置密封,误差小。7解析: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产生热量,可以加热玻璃管内的白磷。白磷燃烧,发出白烟,后又逐渐熄灭。活塞向右移动,应停在约4cm处。可得出的结论是:白

11、磷燃烧消耗玻璃管内的氧气,氧气在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8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0=2P0。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225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大试管中,约占试管容积的1/5;据此可证实空气中0与N的体积比大约为1:4;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0与N的体积比将偏小。222232.(4分)4P+50=2P0225(1) 向广口瓶中伸入燃烧匙时空气因受热膨胀而部分排出。(2) 生成物是气体,且木炭在0不足时燃烧生成C0。2(3) 更科学、准确。32.阴悔)【实弊a严住曲阻火败懈RA业片烟放出轉雄【究密2】轶鲤为可燃物集气耗中允满龜气週电厉电滩产朋恂热徹应倔温度升術至铁迪杓苦火血,囲肚铁皱可玖堆饶台理即酪分I宴脸叮MgO“C燃烧不一迄池需益莘弋助撼C介耽即語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