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259402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参加党政考察团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按照县委安排,我参加了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活动。10天的时间里,听取了6位专家的专题报告,访问了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新加坡市区重建局、新加坡小贩管理局等政府机关,参观考察了新加坡新达城会展中心、裕廊化工岛、纬壹科技园等项目,实地观摩了人民行动党国会议员接见民众,对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最大的感受是新加坡的城市精细化程度高,坚持走高端、前沿产业发展路线,城市文明程度高,社会发展和谐。下面将学习考察情况及个人的一点思考感受报告如下。 一、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做法 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最宜居城市之一,被称为“花园城市”。学习期间

2、通过听取介绍和实地参观,我认为新加坡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经验就是科学的处理好了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的关系,做到了以规划统领城市发展方向,以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管理保障城市效运行,形成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机衔接、协同发展的整体效应。 (一)在规划建设中坚持高起点、前瞻性和严肃性,夯实了城市发展之基。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土地面积只有715.8平方公里,被称为“坡县,资源有限,如何使土地利用最优化、如何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是很大的挑战。新加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做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城市发展定位准确。城市发展战略体现了城市发展理念,决定着城市发展方向和效果。新

3、加坡城市建设的成功,根本一点就是较好地把握了海运航空通讯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旅游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找到了城市建设发展和经济发展、社区管理的契合点。在环境建设定位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重视环境建设,但把建设“花园城市”作为基本国策却不多,新加坡的环境建设不单单是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而是提升到了产业建设的更高的层次,当成了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在经济发展定位上,建国初期借助马六甲海峡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港口贸易,但随着形势的快速发展,逐步调整为航运一贸易,工业制造一贸易、高科技、石化、国际金融,全面激发了城市发展活力。二是城市与产业规划一体。如新生水产业的发展。新加坡水资源紧缺,三分之二

4、的淡水靠进口,为摆脱这种局面,政府提出了“淡水自足”计划,实施了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再利用和海水淡化工程。雨水集水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2/3,城市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建有1 7个蓄水池储存淡水,其中央集水区占地三千公顷。在产业区发展上,新加坡贸工部长林勋曾说过:“我们总是在调整。”这种调整不是盲目、无序的,而是立足畏远,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上世纪60年代至今,新加坡先后制定了5次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经济型工业的发展阶段。形成了电子、精密工程、石化、生物科学和运输五大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确定后,配合产业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产业园区,配套相关政策,以园区建设带动经

5、济建设。三是城市规划层次分明。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分为战略性的概念规划和实施性的开发指导规划两个层面。概念规划每1 0年修编一次,但可随着国际形势转变需要随时修订。近年来又提出“X,年规划,即从现有能力所做到的极限来远瞻城市发展,它不仅仅是物质规划,还包括实现远景的大方向及策略和政策。开发指导规划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核心,针对分区的特定发展条件,制定各方面的开发指导细则。四是城市规划操作性强。在规划编制中做到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对于政府主导的设施重点体现规划的刚性,对于市场开发导向的用地,则注重规划弹性,倡导“混合用地”,鼓励土地混合使用。同时,通过严肃的法制建设和行政行为促进规划的执行。规划法规

6、定了所有的开发活动都要得到相应的开发许可,变更规划条件需要征收开发费等。总体规划如需调整,包括地块用地性质、容积率调整,应当向国家发展部提交规划报告,经审定由部长批准或否决。 (二)在城市建设上坚持大投入、高标准、出精品,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上,新加坡突出精细化、讲究实用性,重点做好了城市绿化、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大批精品工程。 一是建设精品城市意识。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公园、建筑都体现了精品意识。中心商业区成功的处理了历史与现代、地上与地下、河与海、政治与文化、商业与居住的关系,创造了一个新加坡“城市轮廓。在工程施工时,将道路建设与土地开发一体化推进,避免了管线铺设带来的重复

7、开挖。考察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政府组屋区,这也是新加坡人口主要聚集区,这些组屋区所有楼房的底层,都是架空的,既不做车库,也不堆放杂物。而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为不上班的居民,尤其是老人、小孩提供活动场所;二是为居民的婚丧嫁娶提供活动场所。场所虽小,但很实用,很受老百姓欢迎。二是着力塑造“花园城市”。新加坡把建设“花园城市”作为基本国策,政府规定,城市绿化不得少于50%。建房必须先留出绿地,否则不批。要求任何部门都承担绿化责任,没有绿化规划,任何工程不得开工。住宅小区要求报审施工图中增加园林绿化设计,一年内不开工的土地必须绿化。新加坡不仅绿化率高,而且绿化也体现出了多样化、艺术性和个性化,使城市绿

8、化成为新加坡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三是建设了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新加坡将土地的15%用于道路建设,构筑了由普通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铁和轻轨组成的四级交通体系,5分钟可以到达公共汽车站,1 0分钟可以到达地铁站,出行非常方便。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上推行“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将各种管线系统与道路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一次到位,管廊宽1 3米、高5米,车辆可进入检修。 (三)在城市管理上注重人性化、法制化、高效化,塑造文明之城形象。新加坡在城市管理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法治保障。依法管理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突出的特点,而依法管理的高效,是因为注重城市建设人性化这个基础和前提。短短几天的考察中,我

9、们可以发现,新加坡的路牌、场所标识清晰明了、设计充满时尚无素,可以很容易地跟随标牌的指示,顺利地到达目的地,有高差的地方都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垃圾桶的布置很密集,几米就有一个;在居民区,有专门的废弃物管理公司摆放环保箱,进行分类回收。在绿地公园,设计有穿行于公园的“有盖走廊,走廊与地铁站、公交站点、天桥连接;正是有了完备的、人性化的基础设施,市民感受到舒适和便捷,破坏环境、文明的行为自然减少,严厉的法制法规更多的成了起威慑作用的高压线成为保障城市文明的最后防线。 二、新加坡经验对推进XX城区规划建设的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管理的经验就是科学正确的处理规划、建设表管理三者的关系,规划统领城市发展方向

10、,是先决条件;建设决定城市质量水平高低,是动态过程;管理决定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综合手段。十八大提出了包括“城镇化”在内的新型四化建设,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城市的发展、城镇化建设、万人社区建设包括我们正在开展的园林县城创建和环境 综合整治工作都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一要从长远考虑,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立足30-50年,综合考虑经济、资源、人口等各种因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编制发展规划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产业区、交通、园林绿化、休闲及文体设施等专项规划。可借鉴新加坡规划理念,对未来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并通过规划控制用地,以满足城市扩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

11、要求。规划应坚持高起点,聘请最高水平团队,高标准编制规划。远的城市不说,XX和XX的规划建设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邀请了中国最好的建筑设计大师吴良镛院士,由最好的设计团队清华大学修编设计;同时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积极听取社会公众建议意见。 二要加强城区公建设施的配套,提高发展承载能力。公建设施的配套着重体现“规划超前而非建设超前,预留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公建管理运营方面,建议借鉴新加坡方式,由相关部门主导公共设施的建设,可有效避免公共设施的空置或缺失。要优先布局城区道路,通过道路交通的合理布局来引导土地开发,提高土地价值。其次要综合配套水、电、气设施管线,借鉴实施新加坡“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所

12、有管线与道路设施同规划,同建设,避免反复开挖。建议结合我们现在开展的旧城改造、“两区同建”等工作,以村居社区为单元,构建“社区,街区片区”的三级开发。管理结构。借鉴新家坡组屋的“邻里中心”规划思想,从绿色步行化社区考虑城区建设。以基本社区单元为单位,构建“基层社区街区一片区”的三级开发结构,各级配置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并对应不同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街区、片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就近就业、消费,减少对中心地区交通的压力,缓解交通拥挤。三要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建立鲜明的城市特色。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特色形象的打造和城市营销,借助绿化、水

13、体、道路、建筑等各种城市要素塑造和展现新加坡的独特风貌,并通过细致入微的城市设计和环境设计来保证城市面貌的丰富多彩与和谐统一。吴良镛院士在XX座谈的时候说:“我今天讲的中心就是要科学的规划、而且是要创造性的规划,要搞出自己的模式出来,要搞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艺术特色。不能只发展经济,把文化丢了;盖的东西盖出来要宥特色,要有品位。”我们去邳州参观,他们的新城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突出了“楚韵汉风,诗意田园”的主题。因此,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社区建设也应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注重融入艺术设计,突出自己特色,既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又要努力形成自己的城市风格,避免照搬抄袭,有的时候,模仿就是自杀。

14、在这个方面,我认为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幸福XX”可以说是高瞻远瞩、符合实际。只要我们坚持在“人文、秀美”上做文章,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形成像江南的“粉墙黛瓦”这样的城市品牌。就一定能够建成人文宜居、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独具特色的“秀美XX。 四要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定位,为城市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实体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的源泉,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新加坡城市发展的过程给我们提供了良好借鉴。他们依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区位优势,科学的选择适合自身的产业结构,且一刻也没有忘记与时俱进的进行调整。同时,对选择的优势产业进行深入研究,拉长产业链条,为形成产业集群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政策、建

15、设基础设施、引进人才。复混肥产业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应在软硬件方面做足做精,突出自身优势,在复混肥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C29C91AFE4CE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EDD1B6C87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D1B6C8795AD9C91AFE

16、4CED1B6C8795A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C91FE4CED1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8795AD9C91FE4CED1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D1B6C8795AD9C91FE4CED1B6C8795AD29C91AF5D1B6C8795AD9C91AFE4CED1B6C8795AD91AFE4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