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59375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 摘要:国际结算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是近年来国外银行开办外汇业务的首选模式,为国外银行所推崇。城市商业银行对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具有节约人力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等优势。通过增加设备投入、系统开发及采用综合柜员制等方式,可以解决单证中心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收单行;城市商业银行 20世纪末,西方银行纷纷设立区域国际结算单证中心,集中处理国际结算业务。如美国银行先后在全球成立了3家单证中心;花旗银行在全球共设立了4家单证中心,分别位于美国、英国、印度及马来西亚;荷兰银行在全球设立了3家单证中心。

2、一些跨国银行更是把单证中心模式的地域性进一步延伸,实现了跨国界的单证中心。国内银行目前真正实现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模式的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其他银行目前主要还在使用经办复核模式。 新开办外汇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对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更能够适应自身的实际情况,也更符合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趋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实施单证中心模式的优势 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采用单证中心模式,基本上能解决原有经办复核模式的不足,实现了人力成本的节约,效率的提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也解决了银行在组织架构上的难题。 1.解决了产品积压和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解决了

3、总行的人员劳动量波动剧烈的问题,服务产品通过新的模式获得了较为均衡的输出,实现了效率的提高;同时避免了单据在人为传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丢失缺失延误等问题,是对原模式的一大改进。 2.实时完成产品的反馈,通过电子数据和打印服务器的配备,在业务完成后立即实现业务回单打印,满足客户对业务回单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3.不仅适用于同城模式,亦可以依赖网络技术跨省份跨地区进行操作,银行业务的延伸不受原流程的限制。城市商业银行展品地收单行采用对国际结算业务采用新的业务处理模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4.作为信息交流和操作的平台,单证中心数据库的信息实现与核心系统的连接

4、后,可在支行、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等业务部门内共享。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借助单证中心的平台,将贸易融资等信贷业务纳入单证中心流程中,实现风险管理部门的远程评估和审批数据的后台集中处理,从而提高信贷业务的效率。 5.有利于防控风险。实行单证中心后,结算业务的单据审查风险由总行统一掌控,风险控制标准统一,风险控制水平较高。 6.有利于进行集中管理。实行单证中心后,全行单证业务集中由总行统一管理,统一授权,业务管理更加严格与规范。 7.采取的形式较为灵活。实行单证中心后,既可以实行全行统一单证中心模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个“分中心”的分别集中模式,集中模式灵活多样。 8.能够降低成本。实行单证中心后

5、,一方面,由于各收单行人员及设备配置简化,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即便改变业务集中方式(即总体集中与分散集中之间相互转换)也不再增加额外的系统开发费用,一次开发可实现单证系统业务架构的总体功能。 二、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的流程设计 根据流程设计的理念,良好的业务流程设计是保证银行灵活运行的关键。清晰的定义业务流程之间的接口,可以降低业务之间的偶合度,做到明确流程之间的层次关系,建立清晰的职责,同时要有对流程的评价目标。城市商业在优化国际结算业务流程时,第一要考虑到采用水平整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分支机构这样唯一的一个服务接触点,而把审核单据、账户处理、发送电文等职能集中到单证中心

6、;第二要考虑到垂直工作整合方式,通过远程影像运输设备,使作业现场当时解决,实时反馈,跳过层层单据的交接、签收、传递等手续。具体的流程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成立单证中心进行资源整合。新流程下,收单行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单据的初审、扫描以及收集客户信息,加强营销力量,对专业性的要求减弱,也无须再耗费人力和时间进行单据交接;在新流程下,单证中心将承担大部分的审核工作,业务数量将成倍增长。从而能将收单行人员的复核人员调往总行充实单证中心,以满足该流程下人员配备的需要。 2.投入设备解决现场问题。利用远程图传输,增加扫描仪,使分支机构扫描进入系统后,各自分支机构的人员及单证中心所有人员必须可以随时

7、通过系统查询到该笔业务的处理状态,其处理状态在系统的每个处理阶段通过系统记录提示;系统当天未获处理的业务必须于当天反馈给分支机构,第二工作日处理时需要体现特殊标记,以便尽早处理。业务的急缓程度通过系统的不同标志进行区分和提醒,满足不同业务的时效性要求。 3.记录过程进行流程评价。单证中心接收到业务后,如果有问题必须退回分支机构的经办,进行重新的修改补充或确认,实现业务退回收单行的过程。在退回的过程中系统有提示和有记录,便于收单行人员了解原因,并汇总分析不符返工的原因。业务处理完毕后的信息反馈,必须通过系统自动判断反馈给该业务提交的分支机构的经办人员和复核人员,以便收单行人员直接获知。同时必须通

8、过系统服务器自动识别不同的收单行,进入各自收单行的打印系统,实时打印。 三、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结算业务实务中,单证中心模式通过人力的调整和改进带来了对工作效率的持续提高,但很快地该模式下出现了工作质量方面的问题。 1.通过扫描仪等影像工具进行远程传输时,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失真现象,特别是在对单据的正本和副本的辨认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个问题对银行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操作风险的隐患。在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的实际运行中,有时候在单证中心模式刚上线的时候出现的返工率较高达到10%,其中有一多半的原因是由扫描质量问题而导致的。 2.分支机构与单证中心的职能不同,

9、分支机构的从业人员是在“第一线”与客户接触的,对客户的需求有最直接的了解;而单证中心人员仅通过影像获知客户的指示。在这个过程中,特殊的个性化的需求被屏蔽,系统并未能提示其区别于其他客户的信息。在原来经办复核式的模式中,分支机构面对的客户群体较少而且很熟悉,比较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而单证中心人员面临众多的客户群体,无法一一了解;若是一视同仁,可能导致客户满意度的下降。 3.在单证中心的人员整合过程中,由于各地的业务惯例不尽相同,在操作中可能出现非标准化操作的情况,这个问题在跨国界整合的情况下,表现尤其突出,例如各个国家的外汇管制不一致,完全按照统一的模式来操作的话可能会导致业务无法顺利实

10、现,而且可能面临当地政府的监管检查,付出巨大的成本。 四、城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完善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量也在随之成比例增长,对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运作的准确、高效和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推广国际结算业务的单证中心模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扫描仪等影像工具进行远程传输时,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失真现象,可以通过对设备的升级,提高机器的分辨率,从黑白扫描升级为彩色扫描,城市商业银行在对单证中心的扫描仪等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升级后,返工率可降到1%左右。 2.针对单证中心人员面临众多的客户群体,无法一一了解客户的情况,可

11、以通过系统的电子化工具,来加强单证中心与收单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如增加“实时对话”、“实时业务会议”等功能,把特殊业务记录、反馈、意见等集合在系统里,打破了仅通过“电话”这样的系统外沟通的方式,使得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系统渠道得以实现。 3.针对在单证中心的人员整合过程中,有可能在操作中可能出现非标准化操作的情况,可以通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沟通,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操作细节进行避免。但涉及跨国界的外汇政策的多变性和多样性,目前仍难有可行的方案解决,因此在实务中,跨国界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合,大多数仅将国际惯例被普遍采用和认可的信用证、托收业务进行整合,对于与当地特殊政策相关联

12、的内容仍保留在分支机构的职能范围内。 4.借鉴综合柜员制的理念,保留同城支行国际结算业务专岗,删除复核这个层次。在单证中心实现专业人才的集中后,收单行所留下来的必须是“全面复合型人才”,业务专岗须经过专业培训,职能与目前分支机构经办的职能有所加强,责任也有所加强。收单行经办将单证初审后扫描入系统,直接传送至单证中心,由单证中心经办承担收单行复核的一部分职能。优化后,收单行将延伸到每个与客户接触,打破了瓶颈,解决了等待时间问题。在操作风险控制方面,可以借鉴综合柜员制的风险监控体系,实现人机核对、柜员日终轧账制、业务权限授权制等;不断加大事后监督力度,完善轮换岗位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完善综合考评力

13、度,为国际结算业务提供专门业务考核指标。 5.尝试国际结算与国内结算的初步融合,以顾客为中心,提供单点接触,客户直接面对一个人或一个组,改变传统上以银行自身为本位,客户被动围绕着银行操作流程转的局面,从而使着银行的运作以业务导向转向以客户导向。让客户能够从一个柜员那儿了解到一揽子的国内国际结算服务将能够大大提升其满意度,这将是以后单证中心继续优化的方向和银行得以提升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申丽珍.中国银行国际结算单证业务集中处理的模式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8. 2许端端.基于单证中心系统的国际结算业务模式优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1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