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紫竹调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593701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音乐紫竹调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音乐紫竹调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音乐紫竹调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音乐紫竹调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音乐紫竹调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列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音乐紫竹调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各位评为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辽海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题为?紫竹调:本单元事使学生开始了解乐队是需要不同音色的乐器组合而成,以及演奏着默契地配合才能构成优美动听的乐曲。?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苏南部一些山歌、小调融合而成,本曲为作曲润饰过的民族轻音乐作品,伴奏音乐优美抒情,乐曲在轻快、爽朗的节奏中有各种不同的乐器轮番主奏出家喻户晓的民族民间音调,先后出现在笛子

2、、二胡、琵琶等乐器上的装饰性演奏,按照江南丝竹音乐的格调,各自发挥自己的演奏技法特点。根据以上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我设定了下列三个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讲解及参与性听辨,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并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2、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及发明性思维能力。 3、通过观赏及音乐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发明与合作的乐趣,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全面地感受乐曲的格调及音乐形象。教学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特点。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多采用了游戏法、演示法、比拟法、引导发现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办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审美体验,主动探究

3、掌握学习的办法,提高教学效率。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二探索感知激趣导入三感受与体验四鉴赏与分析五拓展与表现六教学小结下面就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作以表明:第一个环节组织教学,带着学生伴随一段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并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增强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音乐课学习之中。“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听辨乐曲中不同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因此第二个环节我从兴趣出发,课件展示笛子、二胡、琵琶的图片请学生说出乐器的名称,然后请

4、学生聆听?紫竹调中这三段乐器的独奏片断打乱顺序指导学生听辨,并让学生模仿该乐器的演奏姿势,接下来导入新课: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紫竹调,其中先后出现了这三种乐器的演奏,听到后请模仿示意。这一环节的设计重视了音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实现了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第三个环节感受与体验,我遵循了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设计了由潜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听辨歌曲的情绪、内容,并用动作体验歌曲的节拍规律,从而对歌曲的音乐要素及情感内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首先初听全曲然后问:乐曲有何特点?你能猜出是什么地方的吗?接下来简介有关?紫竹调相关知识: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苏南部的山歌、小调融合而成第四个环节鉴赏与分析,循

5、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感受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先是面向全体学生听赏全曲,指导学生记录除演奏的顺序:乐队合奏笛子独奏琵琶独奏二胡独奏乐队全奏,然后再听全曲,请同学同动作表现演奏的顺序。这一环节的设计充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理念,实现了音乐教学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发明、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第五个环节拓展与表现,首先观赏演唱版?紫竹调指导学生模唱前两句,感受其格调,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中某一段设计伴奏,最后分组展示并进行评价。驰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发明能力实际是人与生具有的潜能,只要有适宜的环境和办法,就能挖掘这种能力。因此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发明性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并完善了评价机制。最后进行教学小结:“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也是他们的魅力所在,希望同学们能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并伴随音乐律动出教室。法国的驰名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这节课我力求通过生动活跃的教学形式及灵活多样的教学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一个自己探索的空间和时机,激发独立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增强审美体验,愉快学习,主动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