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59358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日照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试题命制人: 审核人: 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分二大题,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纸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3. 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第I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人体细胞内的生理过程,可以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ATP的合成 B.二氧化碳的生成 C.肽键的形

2、成 D.雄性激素的合成2如图所示,物质甲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乙是一种淋巴因子;物质丙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丁由垂体分泌,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种物质丙可以与多种抗原相结合B物质甲、乙、丙、丁的合成和分泌与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及细胞膜等有关C物质甲、丁分别为胰岛素、抗利尿激素D物质甲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起协同作用3.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如图为该植物在恒温30 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对此描述不准确的是()A.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的量等于A点释放量B.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

3、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C.若将温度调节到25 ,则A点应向上移动D.若将温度调节到25 ,则B点向左移动4图 2 所示的各种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 ATP 的是5、下列对基因的认识不正确是( )A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B基因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 C基因发生突变,控制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D、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6、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 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C.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D.图丙是图甲的部分片段放大7

4、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8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则图甲的BC段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个Y染色体B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则图甲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粒分裂D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

5、含有2个染色体组 9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B细胞分裂先后经过过程C细胞中有4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D细胞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10研究发现,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神经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仅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三种血细胞B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神经细胞的形成除受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细胞所处外界环境的影响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而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11右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

6、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12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X是抗原,Y是抗体,数字表示过程,字母ae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e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完全相同B当抗原X再次侵入人体时,通过过程,机体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Cd细胞可在体外大量培养,

7、其产生的物质Y叫做单克隆抗体D细胞a、b、c、d、e都能识别抗原X13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产生这五个精细胞至少需要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数目依次是 ( )A2、2 B2、3 C3、4 D2、414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 43% B. 48% C. 52%D. 57%15下图中,如果横坐标改变,则曲线的变化趋势最大的是 ( )A.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B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O2浓

8、度”C.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D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PH”16右图表示玉米在温度为25下,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速度的变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中的C在该植物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B若适当升高温度,则点将向左移动、b点向右上移动 C若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总量为60毫升,则此时其光照强度为5.5千勒克司D若光照突然停止,此时叶绿体中和的含量将增加17荠菜果实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 301: 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

9、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 A1/15 B3/16 C7/15 D7/1618、真核生物的基因导入细菌后,可能不正常地发挥其功效,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被细菌体内的限制性内切酶破坏 B使用不同的遗传密码 C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菌体内正确修饰和加工 D细菌的RNA聚合酶不能识别真核基因的结合位点,致使不能启动转录过程AAAaaa雄性有斑有斑无斑雌性有斑无斑无斑19. 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让无斑红眼雌果蝇与某雄性果蝇杂交,产生的众多子

10、代中表现型有4种:有斑红眼雌性,无斑白眼雄性,无斑红眼雌性,有斑红眼雄性。则亲本中的雄性果蝇基因型为AAAXBY BAaXbY CAaXBY D. aaXbY20 .分析下图判断,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甲图是神经细胞的部分结构,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若在c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流B图乙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某抑制型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C丙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D丁图所示结构可能为线粒体的内膜或好氧型细菌的细胞膜21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

11、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值减小,d值减小BpH=c时,e值为0CH2O2量增加时,e值不变,d值减小D温度降低时,e值不变,d值增大22.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a点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是一致的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A B C D2

12、3.如图,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初到高原,细胞内乳酸含量增多,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B.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减小时,胰岛素合成加快C.进食后,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D.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原基因表达的信号24. 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

13、痛觉25下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试期间大鼠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说明动物能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B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表示大鼠的正常体温。该实验在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C大鼠受到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D测试实验中,若在突触间隙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最

14、可能是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26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膜内负电荷增加,动作电位难以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D某种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27右图为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炎热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正反馈调节28、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