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25935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x年)汇编 附件2 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内镜清洗消毒机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内镜清洗消毒机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

2、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x年第104号)中用于医用软式内镜消毒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管理类代号为110501。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2x年第12号)中序号为362的“医用内窥镜清洗消毒设备”中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以及第二批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2x年第133号

3、)中序号为203的“清洗消毒灭菌类产品”中的用于医用软式内镜消毒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 本指导原则范围不包括用于医用软式内镜消毒的半自动或手动消毒机、用于医用硬式内镜消毒的清洗消毒机,但在审查这些设备时也可参考本指导原则部分内容。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要求 产品的命名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参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如内镜清洗消毒机。 (二)产品结构组成 1.结构组成 内镜清洗消毒机基本结构一般包括设备支撑机架及外壳、液体输送系统(包括电动阀门、液体泵、管道、喷淋过滤器等)、气体输送系统(包括气泵、空气

4、过滤器)、软式内镜装载空间(包括槽体或洗消腔体,内镜管腔连接管道、槽盖或腔体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嵌入式控制软件、控制电路板、传感器、温度控制装置)、电源等组成。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如下:(1)液体输送系统:产品工作的关键部分,用以完成内镜的初洗、清洗剂清洗、漂洗、消毒、终末漂洗等清洗消毒工作,其中电动阀门有进水阀、排水阀等,液体泵主要包括消毒液输送泵、清洗剂输送泵、加压循环泵等,另外由外部提供的水源应经细菌及*过滤器滤过后方可输送进入软式内镜装载空间。 (2)气体输送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用以提供气体压力源作为内镜泄漏测试使用,另一部分用以内镜管道内壁的吹干,用来吹干的气体源应经细菌

5、及*过滤器滤过后方可进入内部输送系统。 (3)软式内镜装载空间:内部应设置有内镜接头、测漏接头、进排液口及液位开关,另有槽盖或密封门进行密封。 (4)自动控制系统:用以执行预设的程序并监测运行过程中的参数。 以上所述的内镜清洗消毒机结构组成是该设备完成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要求,如内镜清洗消毒机增加了的其他部件,例如打印机、消毒液储存箱、自动开关槽盖装置、酒精输送泵、脚轮、追溯系统、喷淋系统等,应在产品技术要求中制定相应的性能指标。 2.产品类别 (1)按软式内镜装载空间的设计结构,内镜清洗消毒机可分为:a.喷淋型内镜清洗消毒机:采用喷淋方式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带有喷淋臂。 b.浸泡型内镜清洗消毒

6、机:采用浸泡方式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无喷淋臂。 c.喷淋浸泡型内镜清洗消毒机:同时采用浸泡和喷淋两种方式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带有喷淋臂。 (2)按照软式内镜装载数量,内镜清洗消毒机可分为:a.单条型内镜清洗消毒机:一次只能清洗消毒一条内镜。 b.多条型内镜清洗消毒机:一次可清洗消毒两条或两条以上内镜。 通常内镜清洗消毒机都是按软式内镜装载空间或数量的设计结构来划分,图示举例如下。 图1 喷淋型内镜清洗消毒机 图2 喷淋浸泡型内镜清洗消毒机 图3 浸泡单条型内镜清洗消毒机 图4 浸泡双条型内镜清洗消毒机 以上分类仅做参考,不同企业产品的技术实现路径由于有差异,因此不能作为产品分类的标准。 (三)

7、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 内镜清洗消毒机实质是一种使用清洗剂及消毒剂以自动控制程序完成内镜的初洗、清洗剂清洗、漂洗、消毒、终末漂洗等工作来替代传统人工清洗消毒内镜的设备,它将内镜浸泡于清洗液或消毒液中,另有加压循环装置将清洗液或消毒液加压循环冲洗内镜管道内壁和外壁,最后通过气体吹干装置干燥内镜管道内壁完成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 因该产品为非直接治疗类医疗器械,故本指导原则不包含产品作用机理的内容。 (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 内镜清洗消毒机产品的注册单元原则上以设计结构为划分依据,如喷淋型内镜清洗消毒机和浸泡型内镜清洗消毒机,应作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目前与内镜清洗消毒

8、机产品相关的常用标准及法规举例如下。 表1 相关产品标准及法规 标准编号 标准内容 GB/T 191202x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793.1202x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4710202x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8268.1202x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7949202x 医疗器械消毒剂卫生要求 GB 30689202x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YY/T 0316202x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YY/T 0466.1202x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

9、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YY/T 0664202x 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YY/T 0734.1202x 清洗消毒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术语定义和试验 WS 507-202x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IEC 610102040202x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2040部分:处理医疗材料用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 GB/T 35267202x 内镜清洗消毒器 卫法监发202x282号 消毒技术规范(202x年版)卫法监发202x330号 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试行) 上述标准包括了内镜清洗消毒机产品经常涉及的标准。此外,有的注册申请

10、人还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引用一些行业外的标准及一些较为特殊的标准。 如有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布实施,产品性能指标等要求应执行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六)产品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 内镜清洗消毒机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对医用软式内镜可清洗的部件进行清洗消毒,例如对肠镜、十二指肠镜、胃镜、喉镜等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 (七)产品的主要风险 1.内镜清洗消毒机的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 0316202x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有关要求,审查要点包括:(1)与产品有关的安全性特征判定可参考YY/T 0316202x的附录C。 (2)危害、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和危

11、害处境判断可参考YY/T 0316202x附录E、I。 (3)风险控制的方案与实施、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及生产和生产后监视相关方法可参考YY/T 0316202x附录F、G、J。 (4)风险可接收准则,降低风险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风险的可接收程度,是否有新的风险产生。 2.以下依据YY/T 0316202x的附录E(表E.1)列举了内镜清洗消毒机产品可能涉及的危险因素,提示审查人员从以下方面考虑: 表2 危害因素清单 危害类型 形成因素 能量 危害 电磁能 可触及金属、外壳等与带电部分隔离/保护不够,电介质强度不够,可能对使用者造成电击危害。 产品外壳绝缘/隔离不够,可能引起过量漏电流伤害

12、使用者。 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特定环境下工作不正常,或干扰其他设备正常工作。 能量 危害 声能 产品运行过程中.出现噪声,可能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机械能 产品的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边角锋利,可能对使用者造成机械伤害。 脚轮、槽盖等固定件出现松动,导致产品移动过程中.出现部件掉落或产品倾覆可能对搬运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生物学和化学危害 生物学和 化学危害 使用的消毒剂不合格导致内镜清洗消毒效果不合格,造成患者间交叉感染。 使用消毒剂的残留物导致的化学危害。 操作 危害 不正确的 输出 安装人员不按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导致产品无法使用,或使用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 非专业人员操作产品,导致产品出现偏差。

13、 使用错误 日常使用、维护未按规定进行,导致产品偏离正常使用状态 信息 危害 不适当的标记 标记缺少或不正确,标记的位置不正确,不能被正确地识别,不能永久贴牢和清楚易认等。 不完整的说明书 说明书中对产品性能特征、预期用途、使用限制等描述不规范、不完整,导致产品的非预期或超范围使用。 不适当的操作说明 未规定使用人员的资格。 日常使用、维护、校准规定不明确、不适当。 警告 未对一次性使用附件可能再次使用的危害作出适当的警告。 (八)产品技术要求应包括的主要性能指标 内镜清洗消毒机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功能指标、安全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本条款基于现有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给出了推荐要求。 注册申请人

14、可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自身产品的技术特点制定相应的产品技术要求,但不得低于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 如有不适用条款(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企业在研究资料的产品性能研究中必须说明理由。 1.性能指标 应参照本指导原则第(五)部分列出的相关标准制定产品技术要求,如GB 30689202x、GB/T 35267202x、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2x年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试行)(卫法监发202x330号)、YY/T 0734.1202x等,并应详细描述申报产品的清洗、消毒、干燥等程序及各自对应的技术参数并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价。申报产品如有

15、报警、信息追溯等特殊功能的也应一并注明。 2.安全指标 (1)电气安全要求:应符合GB 4793.1202x、IEC 610102040202x的要求,如果多个标准对某项要求不一致,应按最严格的标准要求施行。 (2)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GB/T 18268.1202x的要求。产品的基本抗扰度试验要求应按表1要求进行,而预期用于具有受控电磁环境的实验室或试验和测量区域的产品按表3的要求进行。 3.质量控制指标 (1)外观和结构要求 应符合企业自主制定的要求或引用的相关标准的要求。 (2)环境试验要求 应符合GB/T 14710202x的要求。 (九)同一注册单元内注册检验代表产品确定原则和实例 典型产品应是同一注册单元内能够代表本单元内其他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产品。一般情况下,应考虑技术指标及性能不改变、功能最齐全、结构最复杂、风险最高的产品。 举例:如内镜清洗消毒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