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二小五步课例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592221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湖二小五步课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慈湖二小五步课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慈湖二小五步课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慈湖二小五步课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慈湖二小五步课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慈湖二小五步课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湖二小五步课例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步课例研究 课例: 水上的歌 专题 多种途径学习音乐的策略 学科: 音乐课例研究之一课例方案设计教材分析(含习题及单元有关内容)这首歌曲作于155年,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从结构上看,歌曲由前奏及两个乐段构成。前奏的音乐素材来自第一乐段,弱起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动力感,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北海景象,又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游园时愉快喜悦的心情。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前两个乐句是歌曲的基础,建立在小调上,后两句转入大调。第二乐段是副歌,为二部合唱。可以分成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从强拍开始,令人耳目一新,音乐变得宽广、爽朗。第二乐句保留弱起节奏的形式,与第一乐段形成呼应,并且使得整首歌曲具有起承转和之意.

2、合唱的两声部之间以三度音程为主,间插六度、五度等音程。让我们荡起双桨由于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歌词创作上以北京北海公园的湖面为背景,为人们所熟知;旋律简练上口,具有很强的描绘性,五十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学情分析(相关的知识、能力、学法、习惯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同学有一定的视唱能力,能过用竖笛读谱吹奏简单的歌曲。多数同学喜爱音乐课,积极的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对于简单好听的歌曲充满表现欲,但难度大的合唱学习的信心不足.部分同学没有学习音乐的兴趣,需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专题分析(研究进度、侧重点分析)在班级中实施合唱教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班级学生人数少,分布到相应声部

3、的人数自然很少;其次,学生并不能象专业团体那样进行专业素质的选拔,如果个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就无法得到相应的合唱效果。因此,班级多声部合唱课堂教学成为今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难题。学目标制定(标出重难点,兼顾专题及单元分析1。认识目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2.技能目标: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了解旋律、节奏、速度等所起的表现作用。b.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富有感情地唱歌。 。情感目标:a通过看、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通过歌曲的欣赏、介绍、演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情。教学重点:

4、1。体验合唱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优美的境美。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教学难点:掌握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2.感受合唱部分和声的美感,区分演唱高、低声部旋律(音准、节奏准确)教学流程(突出重点难点设计,板书及作业完备) 1.谈话:同学们三年级时学过的一首诗歌(师作划船状)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2.看课本插图想象在学生们假日在北海荡舟歌唱的愉快情境. .有感情朗诵歌词 b。提问: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生:伙伴们在湖面上尽情游玩,嬉戏 3。板书: 让我们荡起双浆 师:你知道这首诗由谁创作的?乔羽师:我国著名的作曲、指挥家 刘炽(chi)还为它编配了曲调(语文老师课上教你们唱过吧!)想不

5、想马上来唱一唱:那我们就凭印象把第一段歌词来唱一下 4试唱第一段(师伴奏)二、感受体验 :你知道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怎样写成的吗?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呢?a.(配乐)师讲述“音乐小故事” :老师也想来一展歌喉,你们来划船吧! b.师范唱,生律动 :讨论(歌曲情绪( ),速度( )速度( ) 有没有难唱或易唱错的乐句? 小结:我们就要带着感觉(心情)来唱这首歌。它在9年第二届全国少儿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还被列入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来聆听、演唱这动人的旋律吧!三、学唱 第一段 1.听第一段(1 交互,示谱) 提问: 起唱有何特点? 歌曲的形唱形式有没有变化? 2.( 交互

6、4)示第一乐段谱 讨论:(弱起) 节奏给人怎样的感觉?仿佛置身何处?(师用体态提示)( 点击交互)播放第一乐段原唱 学生随音乐晃动身体(律动),体会微波摇曳,荡舟湖面的感觉。 引导学生用有强弱变化的声音演唱 a.学生随琴在空中“比划出旋律线b。师指挥学生唱出 变化.3(交互)示第二乐段合唱谱,并播放原唱。 师:这部分歌曲的形唱形式是 (生)合唱。唱高声部 重点:a.唱准“四分休止符,(引导学生由“闻”的感觉来唱) 四拍时值保满学唱低声部难点:区分唱准不同的旋律走向(媒体示“旋律线”提示音高)4。试唱二声部方法:个别生唱高,其余随琴唱低声部(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两声部。力求:音量均衡,分声部音

7、准。第二段:合唱声部表现了“船在水中行,人在般中笑的情景,让我们一同从歌中去感觉吧?!(交互)示曲谱,放原唱,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和声”的美感。2。唱一唱(多形式)(注重 情 悄地 ,吐字清晰,灵巧)。第三段闹着、划着、嬉戏着,同学们心中有了无限的感慨!.播放MTV片断(承上讨论) .(交互)示曲谱,放原唱,提问:有没有准不准的? .指示不足练习 要求:(词填唱准确) 方法:a。老师教唱师用动作提示,指导演唱。c。多形式唱完整唱全曲:引导学生用愉悦的情绪、优美有起伏的声音,有感情地唱(即兴动作)。 四、总结。(1)填空练习“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在歌词中出现了(三)次,表达少年儿

8、童无比(愉快)的心情,也表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赞美)无比幸福之情。()题目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少年儿童的轻松,愉快心情?(生答:荡)(3)联系实际请学生说说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课例研究之二课例方案研讨课例: 水上的歌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2011. 设计人: 姜世萍 研讨人员: 艺体组全体成员 主要的问题1.学生二声部合唱的均衡。2。学生用甜美的声音大胆的歌唱,唱出快乐,唱出美感。3.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的调动。解决的办法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2带领学生划拍学习二个声部。(高声部的要学习低声部的曲调,低声部也要学习高声部的曲调)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能力强的同学带

9、领音准差的同学,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课例研究之三课例实施与观察从事音乐教育多年,走不出的瓶颈就是合唱的课堂教学.把合唱教学搬进课堂不论是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难题。她不同于合唱兴趣班是一群音准好,音色美的孩子,她面对的是一群音乐能力差别很大的群体,让每个学生投入的合唱中,体会和谐之声.一开始,我在上届(现在的五年级)用以上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的,学生兴致极高,沉浸在那耳熟能详的旋律中,无法进行合唱部分的学习。先入为主,孩子们太喜欢这首优美的歌曲,他们强烈的想表现自己的演唱的欲望,自发的摇头晃脑和乐而动他们强烈地拒绝二声部的学习。这次在四年级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方法,没有设置任何情境,让他们

10、完全地关注音乐视唱的学习。调整为:一、 视唱练习:出示小黑板(一面是低声部曲谱,一面是低声部的词谱对应)1.让学生视唱低声部旋律。(由于是学生不熟悉的旋律,学生认真的的学唱。)2.把乐谱填上词视唱.(看到词后学生们都很疑问,怀疑我把他们教错了)二、 学唱歌曲合唱部分1.欣赏歌曲范唱引导学习聆听低声部的旋律,听听我们是不是唱错了,为什么?.再次聆听范唱,和着录音机一起随老师唱低声部旋律。分声部学习.4。二声部合成.(想象是美好的,但到具体合成的时候学生们有不自觉的唱到高声部,这首歌的旋律都刻到同学们的脑子里了,固化了东西指望一结课解决真是妄想!低声部的同学只有在我的带领下才能顺利进行。)课例研究

11、之四课例评议与诊断课例:水上的歌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 时间: 20115 执教人: 姜世萍 评议人员: 综合组全体成员 合唱部分的教学未达到效果:分析原因:1 学生进行单声部歌唱,音准、节奏可能还不是问题,可一旦需要多声部合成,就“迷失方向了。因为,班级教学中各声部人数的较少,声部层次独立能力强的学生人数也相对少,会使更多的学生歌唱时随波逐流,信心减少,甚至失去“主见”.于是,本就人数很少的各声部,由于缺少了富有主见和领导能力的声部“领头羊,显得无所适从。2 声部的均衡调节是多声部合唱训练必须遭遇的难题.合唱时顾此失彼,声部不平衡不和谐的情况时有发生。 解决办法:1.在欣赏中营造多声部氛围,

12、培养学生多层次的“立体”听觉习惯。敏锐的听觉是唱好合唱的前提。多声部合唱时,“耳朵”比“嘴巴”更有用,“耳朵”就是自己歌唱的“向导”。2.在发声练习时营造多声部氛围,在课堂中适当加入和声视唱练耳训练。对于和声音程视唱,课堂上具体做法是:将三度音程与和弦引入到课前发声练习。唱之前先让学生听辩和声音程,跟着琴声找准并默唱自己的声部;然后,控制着声音,轻轻地边听边唱和声;最后,具备感知自己的声部线条的能力后,自主地进行二、三部合唱。从小学中低段开始,这样的练习通常会在每节课的开始时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训练。学生的听觉逐渐敏锐,音高、节奏的把握能力就会悄然提升。3。在器乐教学中营造多声部氛围,借助器乐

13、的独特功效实施合奏与合唱教学.我们的学生喜爱竖笛吹奏,我们知道,只要掌握恰当的乐器演奏技能,乐器发出的音高就是固定准确的.当学生完全掌握了自己声部的演奏时,合奏的效果就会很稳定。例如,在合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的延伸教学中,我让学生首先完成二声部的合奏,让他们一边倾听一边演奏,最后进行合唱,结果声音很美。原来,长时间的置身于多声部的合奏氛围中,学生的的耳朵里输入和声的信息,声部的层次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课例研究之五课例策略小结一、选择有代表性的合唱曲,让中年级的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魅力并喜欢合唱。根据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

14、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感受其和声的丰富表现力。如,我有一只小羊羔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一首歌曲,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唱。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唱唱单声部的旋律,然后再听赏合唱的音响,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它们的不同。这样,孩子就会在对比中得出结论,合唱的声音传导给我们的感受会更丰满、更亲切、更具表现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帮助其建构内心对合唱的认识。二、趣味组织教材中合唱曲的欣赏合唱虽未介入低段学生的学唱视野,但却在欣赏领域蕴藏了丰富的作品。如合唱曲我的小鸡、春晓、儿童团放哨歌等.我在今后欣赏教学时,充分重视这些歌曲的熏陶作用。三、选取声部比较明显的合唱作品,让学生初步形成和声概念。合唱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其中的好办法是多开展一些优秀合唱歌曲的听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与兴趣。这就要音乐老师有针对性地选取合唱作品结合进行欣赏感受。特意选择了公鸡母鸡这首乐曲作为重点欣赏曲目.因为里面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学生比较熟悉,而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同时出现的时候在乐曲里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分辨出。我先让学生听出公鸡的叫声 “哦哦哦-” 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