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588445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高校师生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相互责任的实证研究汇编 摘要: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的问题此前还停留在理论思辨的规范研究阶段。文章将高校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的双方,开发了一套能对双向心理契约进行有效测量的问卷量表,通过收集并分析师生两个渠道的调查数据,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内容、双方责任履约的相关性及履行的情况展开实证研究,验证了双向视角心理契约理论的一些假设。 关键词: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测量分析;责任履行 一、引言 心理契约的研究最初在1960年发端于企业。当时,美国著名行为学家Argyris将其称为“心理的工作契约”。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企业竞争加剧,高科技的引入和低人力成本的追求,

2、企业裁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而与此伴随的则是雇员忠诚度明显降低。于是,沉寂了近二十年,但被证实对文本契约是有力补充、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的心理契约问题,随着美国另一组织行为学家Rousseau对心理契约概念的重新界定,又日渐成为西方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并开始在学界出现了所谓“古典学派”与“Rousseau学派”的学术争论。两个学派的学术分歧根源于对心理契约概念的界定存在差异,前者后来以英国学者Guest、Conway、Herriot等为代表,从双向视角来研究心理契约,赞同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一套相互期望”,认为心理契约关系中存在两个主体;后者以美国学者Ro

3、usseau、Robinson、Morrison等人为代表,只从员工的单一视角考察组织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责任。认为心理契约仅有一个主体,是“员工单方关于雇员和组织之间交换协定的个体信念”。 我国引进和研究心理契约理论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我国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不仅在向纵深推进,而且研究范围也迅速从企业拓展到非营利性组织。高等院校是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为使命的非营利性组织。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在高校通过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予以积极影响具有广阔的施展空间,并在这方面展开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究。然而我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对高校中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存在两点缺憾:一是绝大多数学者都

4、沿袭美国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所谓“Rousseau学派”的单向视角,缺少对心理契约研究视野的全面审视,忽视了心理契约在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影响:二是即便站在“Rousseau学派”单向观立场上展开的研究,目前也只停留在理论思辨的规范研究阶段,还不曾检索到高校心理契约实证研究的文献资料,缺乏实证对相关理论的支撑。 我们此前的研究成果支持Guest、Anderson&Schalk等一批学者的观点。认为Rousseau强调心理契约的个体化、主观化特征,偏离了心理契约概念的本质特性。呼吁心理契约的研究应该回到主体双方彼此互惠承诺的轨道上来。但我们在支持“古典学派”心理契约双向视角这一逻辑起点的基础上,

5、对国内外心理契约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在理论上作了深入剖析,并就心理契约基本理论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们的新见解。为验证我们前期研究成果中隐含的一些理论假设,本文突破“Rousseau学派”以往的实证研究将相关双方责任割裂开来测量的局限,克服至今尚无双向心理契约测量工具这一研究难点,将高校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的双方,设计了一套能对双向心理契约进行有效测量的问卷量表,通过师生两个渠道的调查数据,以双向视角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问题展开实证研究,以期为心理契约理论在高校中的实际应用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也为扭转当前高校学生学风状况普遍滑坡的倾向提供一条新思路。 二、师生心理契约基本模型与理论

6、假设 科学定义一个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是构建该领域完整理论体系的基础。为此,我们曾就心理契约的定义问题展开专题研究。我们在总体上赞同“古典学派”心理契约关系中存在两个主体的观点,但也运用思维科学中属加种差的逻辑方法对其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心理契约乃是:当事双方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相互感知和交流各自的期望,并就各自相互认同的部分期望形成一套隐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该定义,心理契约概念的内涵包括多层含义,其中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心理契约的“当事人”必须是两个主体,单独一方的期望或信念都构不成心理契约。其中所说的当事人不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 二是心理契约这种隐性

7、协议也是“当事人”的合意,若各自的期望或信念未让对方感知且得到对方的认可,那只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 将上述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契约内涵导人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研究。我们认为高校师生之间的相互期望作为他们内、外在性需要被意识到的一种表现形式,乃是双方达成心理契约的前置要件。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的期望必须通过一定的契约化过程,部分期望才能达成相应的心理契约,也才能确定这种契约关系中的相互责任。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高校师生心理契约基本模型。该模型表征的含义包括: 构建师生心理契约的期望是两个主体互为期望对象的双向期望。师生双方的相互期望是可能达成师生心理契约关系的基础。 师生双方的相互期望

8、是否能达成心理契约,不仅取决于是否让对方感知到了各自的期望,还取决于各自自我期望的水平。教师与学生对对方各项期望的期望值相对于各自的自我期望来说,过高和过低都不会被对方认同,只有对对方的各项期望与其自我期望没有显著差异而被认同的部分,才构成双方心理契约的内容。 师生之间部分相互期望被认同而达成心理契约后,这部分期望便转化为双方心理契约中各自应该为对方履行的义务,亦即对方在契约关系中应享有的权利。 师生之间就某些相互期望达成心理契约之后,各自履约意向和行为不但与对方履约的情况是互动的,而且还会受到其它多种中介因素的影响。 该理论模型为我们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相关的假设奠定了基础。为此,本文提出并将验

9、证以下三点假设: 假设1:师生相互之间对对方的各项期望只有部分与对方的自我期望达成默契。 假设2:在师生心理契约关系中。教师责任与学生责任的履行二者相互关联。 假设3:虽然师生心理契约确定了双方的相互责任,但未必都能如约充分履行。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1、预试问卷的设计 由于目前不但没有双向视角心理契约测量量表的范本。且在非盈利性组织中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进行实证研究尚属先例,因此,我们在研究了Rousseau、Moormanand Blakely等学者所用调查问卷之后,根据本文上述理论假设和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首先从教师期望和学生期望两个视角,开发设计了师生心理契约的预试问卷。开发设计过程

10、包括3个步骤: 第一,进行师生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在该阶段的调查中,我们累计访问了40位教师和100名学生,调查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期望;教师对自己教学方面的自我期望;学生对教师教学方面的期望;学生对自己学习方面的自我期望。 第二,整理、归纳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设计预试问卷初稿。该阶段项目组成员对前期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出问卷初始选题,设计编制“高校师生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的预试问卷初稿。问卷分为A卷和B卷,各项测量指标均采用LIKERT五点等级评估法。A、B卷内容相同,区别在提问角度上,比如“在教学中反映学科发展新动态”这一问题,在学生问卷中属于学生对教师期望的

11、选题,而在教师问卷中则属于教师自我期望的选题。 第三,通过德尔菲技术整合专家意见,预试问卷定稿。该阶段我们进行了两轮专家意见的收集征询,征询的专家均为高校中资深的教师和管理者。最后定稿的预试A、B卷选题由原来80项精减为61项。 2、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我们在一所高校请了265名一年级学生和88位教师填写了预试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检验,用Cronbach仅信度系数法对问卷进行同质信度分析。我们的信、效度检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问卷进行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的检验,得到KMO检验值为0.903,说明数据近似取自正态分布总体,Bartlett检验的

12、F值等于0.000,说明问卷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第二步,根据效度分析各变量共同度和负荷均需大于0.4的要求,我们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检验,发现在有关学生的34项选题和有关教师的27项选题中,各有3项共同度和负荷小于0.4的变量,于是我们将其从A、B卷中一并删除。第三步对A、B卷中31项有关学生期望的选题和24项有关教师期望的选题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见表1。 根据表1显示的检验结果,经过上述检验、删除后的A、B问卷都满足了信、效度的基本要求,能够作为正式问卷用于随后的实证研究。 3、正式的问卷调查与数据采集 在正式问卷每项师生期望选题之后,我们特别附加了一项应做得如何的选题,旨在同一时点测量师生相互

13、责任的履行情况。正式问卷对某著名高校的师生共659人进行了样本调查,其中学生501人,教师158人。回收学生问卷414份。教师问卷147份。回收率分别为82.6,93.0,有效学生问卷389份,教师问卷137,有效率分别为94.0,93.2。本次调查的学生样本以班级作为抽样单元,按院、系、班级进行多段抽样,院、系均按不等概率抽取,班级按等轴抽样法选取。教师样本以学生所在院系为抽样单元,以教龄为基本分层标准,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数据采集用自填问卷的集中填答法,以保证问卷填答的高质量和高回收率。 四、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1、师生心理契约的相互责任 本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测

14、量分析。首先我们将A、B问卷中31项有关学生期望及24项有关教师期望的数据分别合并,然后对期望选题的*样本进行T检验,先看两样本方差是否相等,若方差相等,则采用两样本等方差T检验的结果;若方差不相等,则采用两样本异方差T检验的结果,检验结果如表2和表3。 对31项有关学生的期望进行T检验,结果有X7、X13、X15、X18、X19、X23这6项无差异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另25项无差异的显著性水平大于0.05。 对24项有关教师的期望进行T检验,结果有Y1、Y3、Y4、Y7、Y8、Y13、Y14、Y15、Y16、Y17这10项无差异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另14项无差异的显著性水平大于0

15、.05。 以上T检验结果支持本文的假设1,说明师生之间并非所有的相互期望都能被对方认同,其中只有部分能与对方的自我期望达成默契。当师生相互之间认同接受了他人对自己的某些期望,就意味着对这些期望中蕴含的责任作了相应的承诺,亦即就某些方面的相互责任达成了彼此的心理契约。至此,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高校师生在群体层面达成了心理契约,其各自的责任如表4所示。 2、师生履行心理契约责任的相关性分析 心理契约的本质是双方相互责任的一种默契关系。出于对权利义务互惠原则的认同,当学生感知到教师为自己履行了相应职责,学生往往也会受教师行为的影响而如约履行自己的责任。但由于各种复杂的中介因素会对履约过程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对师生双方履约情况关联性到底有多大的问题,用问卷中学生和教师各自就有关责任相应做得如何的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Spss软件给出的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中的结果显示,师生心理契约双方责任的履行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6,P=0.000,故可以认为,教师责任的履行情况与学生责任的履行情况呈较强正向相关关系。相关分析的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2:在师生心理契约关系中,教师责任与学生责任的履行二者相互关联,其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