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58830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长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长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长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长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长春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项目概要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建设内容1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1.4 效益21.5 组织领导和管理22 项目区概况32.1 自然概况32.2 社会经济状况52.3 基础设施5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3.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6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4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8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84.2供需平衡分区84.3 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8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预测供需水量及平衡分

2、析95 规划设计95.1 指导思想95.2 选项原则105.3 建设标准105.4 建设规模105.5 规划布局106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106.1 开发任务106.2 主要建设内容10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37.1 投资估算137.2 资金筹措方案147.3 群众投工投劳148. 综合效益分析158.1 经济效益158.2 社会效益158.3 经济(财务)评价159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199.1 组织机构设置199.2 实施管理199.3 运行管理与维护1910 环境影响与评价2010.1 环境现状分析2010.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2010.3 对策及措施2011 结论和建议2011.

3、1 可行性研究结论2011.2 问题与建议21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 附图2: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3:项目区规划图; 附图4:日光温室平面图;附图5:日光温室正立面、标准断面图;附图6:滴灌系统平面图;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附表2:吉林省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简表21 项目概要1.1 项目背景 2010年长春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位于劝农山镇同心村,项目区地处长春市东南24km处,位于北纬43304345,东经1254512556。项目区总占地面积6公顷,地势平缓、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良好基地。统计数据显示,长春年需蔬菜量的70%均为外运,

4、市场上本地蔬菜缺乏,为保障长春市蔬菜安全、调整产业结构,根据长春市农委及二道区劝农山镇总体规划,同心村将建成640公顷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现已建成日光温室1000栋,但由于农民对于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产业化经营方式缺乏了解,未能发挥最大效益。根据国家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精神以及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土地治理项目有关试点工作的通知,依据项目选项条件拟在同心村进行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工程建设。通过以越冬型日光温室的建设,并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为了向广大农民示范日光温室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带动长春市近郊蔬菜产业的发展。2009年已新建6栋日光温室,本次项目作为对2009年项

5、目的延续,本着扩大规模、集中连片的思路,对于棚膜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受长春市二道区劝农山镇的委托,吉林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2010年长春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为完成本项工作,本公司组织项目组成员对工程现场进行了认真的实地勘查和现场测量,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对调整项目区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2 项目建设内容同心村棚膜蔬菜产业示范项目区位于同心村委员会西侧、村村通水泥路南侧,项目建设面积6公顷。工程拟新建:机电井3眼(配套井房、潜水泵和变频设备),新建日光温室13栋(配备重力式滴灌系统13套,以

6、及地下输水管道),新建机耕路5km,涵管桥12座,新建380V供电线路工程1km。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该项目工程总投资为604万元。该项目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其目的是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属公益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农发资金、地方财政农发资金和受益乡镇自筹资金等,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36万元,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168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日光温室以及水利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土方填筑、排水沟开挖等配套工程的建设。 1.4 效益项目建成后,将在同心村首先建立起棚膜蔬菜产业示范区,为传统农业地区改变

7、农业种植结构,农民通过自身挖掘农业潜力增加收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同心村农田的抗旱能力,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了土地的升值。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总增收134.4万元,使项目区94户农户、392人,人均增加纯收3428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显著。本工程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大于8 %,财务净现值505万元,大于0,投资回收期5.5年,说明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可行的。1.5 组织领导和管理按照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的有关规定,由市、区农发办统一领导、区农水局作为技术支持,劝农山镇政府和同心村委员会等相互配合、分工协作,负责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管理。项目启动后

8、,要认真执行由市农发办统一组织工程招标发包体系,以施工和材料设备供应为主体的投标承包体系,以及社会监理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三者之间以经济为纽带,以合同为依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构成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项目建成开始运行后的管理机构为同心村委员会,负责项目区各项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养护和维修工作。项目区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结合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狠抓管理,降低工程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提高项目区的经济效益,使项目区农民真正得到本次项目改造带来的收益。2 项目区概况2.1 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拟建的2010年长春市二道区劝农山镇同心村棚膜蔬菜产业示

9、范区项目位于长春市东南24公里处劝农山镇的同心村,位于北纬43304345,东经1254512556。2.1.2 水文气象项目区属东部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向西部半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漫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42.7小时,多年平均气温4.9,最热的7月的平均气温23,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16.4,全年无霜期147天。多年平均风速4.4m/s,最大风速31.0m/s,全年出现频次最多的风向是西南风。历年最大冻土深169c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1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这4个月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9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9.36,降水集中、强度

10、大,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55.8mm。2.1.3地形、地貌及土壤劝农山镇同心村地处长春市东部,地势高低起伏不平,属剥蚀低丘陵漫岗区。项目区位于劝农河南侧,地势较平坦,地面坡度均在8以下,属冲积扇台地地区。项目区内大部分土壤为第四纪黄土层沉积物,土壤黑土层均较厚,土壤松散,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较高,适合种植蔬菜。其它土壤类型为黑土、黑钙土、灰棕壤、白浆土等。2.1.4 水文地质根据长春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的长春市640公顷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一期工程地下水评估报告的物探部分内容,确定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裂隙潜水及节理、裂隙水,其隔水底板为底部岩,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以泉和地下径流形式排泄。项

11、目区内主要河流为劝农河,河流均有源头近、流程短、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特点,汛期多余水量经河道排入下游,而春季和秋季干旱缺水,地表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衡。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同心村总耕地面积581公顷,其中旱田431公顷,水田92公顷,临时性耕地58公顷。旱田中,玉米种植290公顷,豆类种植25公顷,蔬菜种植95公顷,其他作物21公顷。当地种植方式为传统粗放经营,目前无滴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地势平缓、肥沃,利于集中经营,是发展优势农业的理想基地。2.1.6自然灾害项目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在时空上分配不均。遇旱年、涝年,则会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因此,有必要采取水利工程措

12、施进行灌溉排涝。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人口及劳动力劝农山镇同心村总人口1497人,共430户,其中劳动力810人。本项目工程可使392人受益。2.2.2 土地利用现状同心村总土地面积为14km2,其中:耕地面积为581公顷,林地面积600公顷,水域面积270公顷。2.2.3 农业生产水平同心村粮食总产量1150t,平均粮食单产500 kg/亩,人均粮食768kg。年均总产值20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3万元,占总产值的74,是以农业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的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2.2.4 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由于种植品种多为传统作物,加之近年来气候

13、异常、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2008年末项目区内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2.5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科技服务仍处于较低水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村信息闭塞,农业耕作方式落后,生产缺乏科学指导,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缓慢。在种植结构上也比较单一,高收入作物比重较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比较落后,农业产业化经营质量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偏低,创市场的能力不强,没有建立起优势品种和主打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农业生产水平长期在低徘徊的主因之一。 2.3 基础设施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满足农

14、田灌溉用水需求。区域内田间地势平坦开阔,田面平整,土地肥沃,是发展蔬菜种植比较理想的示范区。2.3.1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同心村区内有劝农河和同心水库,但无其他地面引水设施;农田灌溉基本靠天然降水,当地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但机井较少。2.3.2 田间工程现状同心村现有农田无田间工程,采取原地貌等高整地措施进行耕作。不利于集约化耕作和农业灌溉。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同心村传统种植品种以玉米为主,农民习惯于大田种植,对于日光温室的使用和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种植技术缺乏,影响产出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急需对农民做出示范。现已建成的1000栋日光温室仍使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15、,水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农民对于高效节水灌溉缺乏了解,急需做出示范。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统计数据显示,长春年需蔬菜量的70%均为外运,市场上本地蔬菜缺乏,为保障长春市蔬菜安全、平抑蔬菜价格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急需在长春市郊区发展蔬菜产业。根据长春市农委及二道区劝农山镇总体规划,同心村将建成640公顷绿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现已建成日光温室1000栋,但由于农民对于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产业化经营方式缺乏了解,未能发挥最大效益,急需新建示范型日光温室,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强化管理程序、培训栽培技术和规范经营模式为广大农民做出示范,使1000栋温室尽快发挥效益,尽早形成产业化基地,做好长春市的菜篮子。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市场巨大根据长春市农委的统计数据,长春年需蔬菜量的70%均为外运,市场上本地蔬菜缺乏,由于运输成本和损耗使蔬菜价格居高不下。在长春市郊区建设蔬菜产业化基地即保证了长春市蔬菜供应安全,同时运输成本和损耗的降低将使本地蔬菜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