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580985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知识与能力)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过程与方法)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俗,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以及季羡林先生的资料。课前交流: 一、导入: 1、今

2、天,我们学习季羡林先生的一篇介绍德国风景民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课前,我让同学们查阅了,现在请你们把搜集到的资料交流一下:(1)关于季羡林先生,你们了解到了什么?季羡林先生在你们的印象中是位怎样的人?(2)关于德国的风情民俗,你们又了解到了什么?你们觉得德国的歌怎样的国家?3、一起读课题 (指板书)师:注意!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请,再读!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4、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先来看看单元导语(课件),他给我们提出哪些学习任务? 请你读 你说说都有哪些学习任务(生:内容、特点、怎样写)是呀,咱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仅要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贴)还要了解德国的风情特

3、点,(贴)同时,我们还要揣摩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写出这种特点的。(贴) (黑板右侧 知内容、识风情、品语言)。二、检查预习课文,都已经预习过了,那看看词语的掌握情况怎么样?课件出示:第一组:脊梁(注意这个字读轻声,脊梁。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脊梁。) 请你读,你读的很准确,一起读。 (挺直你的脊梁给老师看看!)文中的脊梁说的是谁的脊梁?生:花的脊梁 (课件出示) 读读。第二组: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请你读,生读。 一起读。生齐读。这组词可是有来历的:山阴道在浙江绍兴城郊外。一千多年前,著名书法家王献之,来到浙江绍兴的林阴道上,这里草木葱茏、山明水秀,景色美不胜收,他情不自禁的写道:【课件】山阴道上

4、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学生读。第三组: 莞尔一笑 耐人寻味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谁来读?生读。字正腔圆,来,一起读。生齐读。“莞尔一笑”怎么笑?笑给老师看看。你笑的真好,甜甜的、淡淡的笑,莞尔一笑多指女子微微一笑。来,女孩子们都“莞尔一笑”。 真美。课前老师检查预习单时发现这几个字很容易写错。(课件出示)谁来给大家提个醒?怎样写才能写正确写美观。请你说 谢谢你的提醒 你观察的真仔细。那,在练习本上把这三个生字工工整整的写一遍。(注意姿势,头正,肩平,脚着地)三、知内容1、字词掌握的不错。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快速地浏览课文,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生汇报。如果能用文中的一句话

5、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你会用哪一句?生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你找的非常准! (课件出示)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展示德国独特的风情的。一起读读这句话。你看,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既快捷又简练。请你把“找中心句”四个字写在黑板上。(写在“知内容”的左边。)大家看,这两个句子,作者连用了两个“奇”。【“奇丽”“奇特”变红】一起读读这两个词! 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生:非常美丽、非常特别、罕见、与众不同)这是你的理解。“与众不同”这个词用得多好啊。这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的美丽,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丽!把这种感觉放进去,再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6、四、品语言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感受德国独特的风情。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景色奇丽的句子,(板书: 奇丽)用波浪线画出民族奇特(板书: 奇特)的句子,在旁边做做批注。(生画句,做批注)(一)体会奇丽1、大家的学习习惯非常好,不仅画的很认真,而且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好的,来。咱们交流一下,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生: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这段话中哪些词给了你美的感受?(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观察的真仔细。一起读读这两个词。生读。你看,两个词都

7、是写花,连着用,是不是有些重复? 说一说你的看法(生1:颜色多、花多) 了不起,来,还有补充的么?(生2强调花多,很美丽)体会的真好。透过简单的两个词,我们不仅看到花的数量多,还看到花的色彩美,这就是作者用词的魅力。来,再体会着读这两个词。3.同学们,咱们刚才抓住了文段中的关键词语,(板:抓关键词,写在“品语言”的左面)品味了作者精妙的语言。你还能结合其他的词语,谈谈体会么?(生:应接不暇。身边的景物非常多,来不及观赏的意思,证明花非常多,而且非常的美丽,有非常多的颜色,作者看了还想看,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理解的真好,(此处应该有掌声!)。4.同学们,作者明明是在写德国大街的景色,为什么用上

8、了千年之前,万里之外的山阴道上呢?(生1:因为在德国街道上,山阴道上,树林多。在德国让人也能看到,很惊讶)你觉得山阴道上和德国大街一样的,都非常的美丽是吧?来,你说,你来吧。(生2:山阴道上草木葱茏,德国街道上,花多、草多、植物多。)你的意思就是德国大街的景色和山阴道上的景色是一样的,是么?那你再看看原句。这里写了花么?写的是?景色不一样,那到底什么是一样的呢?(生3:都是树荫)我明白你的意思,带给人的感受是一样的,对么?是啊!时间不同,地点不一,景色各异,但,感受一样的美!来,带着你的体会,咱们再来读这一段话。走过任何一条街,起(齐读)5同学们都读得非常整齐,但,不算有感情。真正的会读书,是

9、把心放到字里行间,把这些文字,把这些关键词,转换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来,咱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大家闭上眼睛,跟随着老师,一同走进德国的大街。【课件:配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走的再慢些,把美景看得再仔细些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6.同学们,一路走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又闻到了什么?请拿起笔,把它写下来。(4分钟)同学们,来,轻轻的放下笔。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回答。 多么迷人的景色。在你的眼前又浮现出怎样的美景? 生回答。 多美的画面呀!这样美丽的画

10、面,不是一条街,而是任何一条街。【课件:图】我们走过这一条街,抬头向上看【课件:文字】个人读。我们走过另一条街,【课件:图】抬头向上看,【课件:文字】个人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善看。 齐读。我们看到的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看到的是花的海洋。【板:花的海洋】8.同学们,如此奇丽的景色,我们要把它留在脑海中。让我们一起试着背一背,记不住的可以偷偷看一眼课本。 走过任何一条街,起9.看到如此奇丽的景色,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读【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二)品“奇特”1.同学们,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板书:想象画面】我们感受了德国景色的奇丽,领略了德国独特的风情。那么,在这奇丽的景色背后,又折射出一

11、个怎样奇特的民族呢?咱们接着交流。(生:自己养给自己看,德国养给别人看)真好,你画的是哪个句子呢?来,(生读第二段:脊梁)主要那个字读轻声,脊梁。(生读)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脊梁。(齐读)2.是这一段。(课件出示)那,大家就运用刚才学的抓关键词的方法,来学习这一段。请同学们小声的读一读这段话,从哪里可以看出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圈出关键词。圈好后,同桌之间结合关键词,说说你的体会。(34分钟)3.好的,来,结合着关键词,谈谈你的体会。(生1:我找到的词语是“家家户户”,因为德国人是每家每户都在养花,而不是一家。中国有的养有的不养。)是呀,他们不是一家一户养花,而是每家每户、家家户户都养花。谁再来

12、说说生2:我从“都”中体会到德国人养花的奇特(学生也可能读有关的句子。)作者用了几个“都”?发现没有?(3个)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三个“都”上, 透过这三个都字,也让我们感受到德国人养花的奇特,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民族。【课件出示】老师读蓝色的部分,你们读红色的部分,注意体会(生齐读)你们看,抓住关键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品味语言,还能帮助朗读。5.接着交流。(生3:花的脊梁。因为家里花面对着自己,德国人种在临街窗子,让别人欣赏,自己看到花的另一面。)好一个花的脊梁,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的品味。老师先把它写到黑板上。(板:花的脊梁)“脊”字是生字,注意笔顺,上面是先两边,后中间。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

13、点提撇点,再两边,一人负起在中间,虽有重担压肩上(脊)。挺起脊梁来承担(梁)。挺起你的脊梁,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这个“脊”字(10秒)好的,孩子们,如果你们就是德国窗口的花,而我就是屋子里的养花人,你们都朝哪边开的?(生转身)是啊,你们看,虽然我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但是路上的游客,都看到花儿微笑的脸庞。那如果我是德国街上的游客,你们又是怎样长的?(生再转身)你们看,透过这些关键词,我们就形象的感受到,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正如课题所说: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个人读)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三)品作者的感慨多好的一种境

14、界啊,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课件出示,板书)1.同学们,在德国,因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指板书,生齐读),所以自己()在家里就只能看到(箭头)(生:花的脊梁)。在德国,因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指板书,生齐读)所以别人()在街上就都能看到(箭头)(生:花的海洋)这(右箭头、左箭头)这便是德国人的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齐读)。2.从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上你体会到了什么?(德国人的热情、无私、善良等)(这是你的理解。这就叫会读书,谈得多深刻!)所以作者认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每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又在收获着,在给别人方便的同时也为自己创

15、造着美好的生活。德国人的这种境界,不只体现在种花上,用心读读这段话,你会有更深的体会。(出示课件,补充资料):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节选自季羡林重返哥廷根从这段文字中你又有了怎样的体会?(心中有他人,替别人着想; 这些老太太用自己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一条条街道的整洁)你是在用心感受,你真正读懂了哥廷根人的内心,这八个字印到了你的心上。这也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实写照。4.正是有了这种境界,我们才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又看别人的花。齐读。 正是有了这种境界,我们才领略到了这样奇丽的景色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齐读。 5.这种纯朴的民风代代相传,德国人的善良、无私,伴着浓浓的花香弥散于大街小巷,也深深地印在了季先生的心上。35年后,当季老先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他发现,这座小城(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个人读没有改变的仅仅是美丽的花吗?你读懂他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