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2预习导航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57900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必修2预习导航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预习导航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必修2预习导航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必修2预习导航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预习导航情境导入课程目标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生产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呢?1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2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我国基本国情发展中的大国,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1)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数量。(2)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较低。(3)极大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仍在发展,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

2、途径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2)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3)核心:提高生态效益。(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5)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1)环境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污染。(2)经济效益:改造技术,调整工业结构。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原理生态系统的观点方式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讨论 现在中国许多农村仍然在作物收割后大量焚烧秸秆,平时耕作中大量施用化肥,这些做法对农业生态环境有何不利影响?提示:大量燃烧秸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燃烧秸秆也污染大气环境;大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