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57661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辍学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青少年上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的进步,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个人文化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少年的上学欲望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读完初中,本应是顺理成章之事。而现阶段,初中生辍学情况较为突出,辍学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学校领导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初中生辍学现象前几年,我县因经济条件差,小学生辍学较为普遍,小学巩固率与初中巩固率相比,小学的比初中低得多。近几年来,我县由于交通方便,财政收入虽居德宏地区最后一位,但这几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搞得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逐渐加大。按理初中生

2、的辍学率应更低才是。但近年来我县初中生辍学率比小学生辍学率高得多。就拿这个情况看96-97学年,河西乡小学生毕业生491人,初中招生320人,升为率为65%;初中毕业生191人,高中招生17人,中专招初中毕业生54人,升学率37%。97-98学年,小学毕业生497人,初招生297人,升学率为60%,初中毕业生200人,高中招生18人,中专招初中毕业生46人,升学率32%。98-99学年,小学毕业生516人;初中招生353人,升学率68. 40;初中毕业生234人,高中招生18人,中专招初中毕业生54人,升学率30. 8%。目前,九九届初一新生已流动21人,九八届初二学生流动了58人,就这个情况

3、而言,下学期辍学率比上学期还要高。再看一组数字:2008年,九保乡在校生527人,少数民族295人,民族生比例占51%;2009年在校生532人,少数民族284人,民族生比例占53.4%;2010年在校生531人,少数民族273人,民族生比例占51.4%;2011年在校生548人,少数民族265人,民族比例占48.4%;2012年在校生492人,少数民族229人,民族比例占46.5%;2013年在校生520人,少数民族255人,民族比例占49%。再看历届中考情况:2009年实考76人,高中录取41人,升学率53.9%;2010年实考75人,高中录取46人,升学率54.5%;2011年实考88人

4、,高中录取48人,升学率54.5%;2012年实考88人,录取49人,升学率55.7%;2013年实考106人,高中录取70人,升学率66.1%。通过以上数据表示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初中生辍学率会达0以上。这一现象将给家庭、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及后果,这是可想而知的。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社会的关注。二、辍学原因近几年来,初中生辍学现象日趋严重, 后果令人担扰,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经济原因第一,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酌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农民的温饱已基本解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但在我县,因交通、地理

5、位置,气候等因素,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方经济发展快,收入高,万元户占百分之八丸十,一部分人有几十万,少数人上百万元。但也有少数务件差的山区中的一部分人,经济收入无来源,吃粮有困难,吃盐无钱买。这部分人,孩子上了初中,就算实行了 “二免一补”以及部分学生离校较远,周未在校还需额外的伙食费等无法支付,以致中途辍学。 第二,资料费太高。目前,教辅书发行部门,因原材料涨价,又是彩印本,为了搞好本部门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所以大部分书定价太高。并且,除了课本之外,又增出了几种指导丛书,练习册,试卷集等,以致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所发之书,一部分是必需的,一部分是可要可不要的,相当一部分是不必要的。

6、这些书费,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算不了什么, 但对经济条件差,吃盐都有困难的家庭来说,是难于支付的。第三,学校还有部分收费必需收取。如不收取有的班级教学活动又无法进行正常运行。据统计有的学校收费项目有:体检费、班费、补课费、考前重要资料、题库以及学生校服等。学校平时有此捐赠活动。这样下来,再加上教辅资料费,平时用的笔墨张费,在九年级考前资料收费,经济困难的学生承受得了吗?交不起这么多钱,不走辍学之路,还有什么路可走呢?2、学生厌学近年来,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课程安排,非专业教师教主科,教师专业不对口,课业负担等因素,部分学生情绪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近年来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也

7、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现了“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家长跟着受罪”的情况。具体表现是:第一,教材内容多,科目多,课程难度大, 好大部份学生小学基础又差,越学越怕学,超过的学生接受能力。影响教师的统一正常教学。第二,课外作业负担过重,超受能力。课外作业需三小时过学生承左右,课间休息、午休、晚自习前后等课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做作业。第赛项目繁多,超过学生应试能力。单元三,各种考试、竞考、期中、期末考;作文、外语、数学、化学等竞赛,考得学生整天昏头昏脑。另外,教师上课都是采取传统教学,从上课讲到下课,课堂气氛沉闷。加之为了应付中考,学校不得不增加中考科目的课时,减少音、体、美及劳技课课时,学生喜

8、欢的娱乐活动减少了,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不开了。这样学,觉得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而辍学。3、教师体罚和驱赶差生现阶段,有少数教师,职业道德差,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不关心爱护学生,学生稍有不是就打骂,讽刺挖苦,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来上课。近年来,学校把学生考试平均分,升学率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如果升学率低,平均分差,教师就评不了优,晋不了级。所以出现教师驱赶差生现象,越走得多越好,其表现为:一是直接赶差生走,不要差生到校上课,不准差生参加考试;二是动员差生转学、休学、学生休学后就不再复学;三是动员不走的就当众讽刺挖苦,不批阅差生作业,时间一长,差生也就自己走了。4、学校教学质量下降

9、上到初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为了继续升入中专、高中,以解决将来的就业问题。但有的学校,连续几年考上中专生的没几个,高中升学率也只能达几个。这样,学生认为,反正自己升不了学,迟走不如早走,早走还少费钱,所以连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也中途辍学了。这种现象在民族地区更多。5、受下海打工潮影响目前,相当一部分人曲解了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搞钱,把钱和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教师、学生下海已屡见不鲜。所以有些中学生,自己去做小买卖,有的虚报岁数提前被家长拉去参与经商、打工。6、受传统观念影响现阶段,旧的传统观念仍束缚着部分人的思想,特别是农村部分人的思想束缚严重。其表现:一是重男轻女。有的家长认

10、为,女孩生下来脸朝外,迟早是嫁人家的人,何必现在自己花钱,吃苦为人家培养人。到年龄差不多,为她找个婆家,父母就算完成任务了。二是养儿防老思想。现在独生子女较多,部分家长认为:栽谷防饥,养儿防老,如果现在抚养孩子读书多了,今年读成了,就走远了,或者心读野了,父母就无依无靠了,这等于没有养得儿女一样。这样供孩子读书,还不如现在叫他回家放牛,侍俸自己。7、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目前社会上流传着:著书的不如卖书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当教授不如包工的;大中专毕业的不如同班考不取提前招工招干的(因提前招工招干的这部分人,待同班考取大中专的毕业回来,这部分人已有几年工龄,有的已居领导岗位,工资又高,还要对

11、大中专毕业生指手划脚)。这样,部分学生就中途辍学去找工作,学手艺,经商,当个体户去了。8、受家庭影响在辍学学生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因家庭原因。其表现:一是父母关系不合或父母离婚,对子女平时的生活、学习不闻不问,或对子女的抚养问题互相推诿,子女生活无着落。二是望子成龙心情太急。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成名成家,或把孩子的就业的唯一希望寄托在毕业分配方面。所以平时对子女的学习成绩要求太严,以平均分不能低于多少分,在班上成绩不能低于多少名来要求子女。低于家长规定的名次或平均分,孩子就要挨打受骂,甚至一两顿不得吃好饭。这样,孩子受了一次、两次、三次皮肉之苦后,对读书失去信心,采个

12、长疼不如短疼,索性不读书了,让父母狠狠打一次,骂一顿算了。三是成龙上天,成蛇钻草思想。这部分家长,一般都认为孩子学习好与差,能否成才,是孩子自己的事,纯粹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是否按时上学也不管。老师到家里去叫孩子上学,家长都说,读不读是他自己的事,成龙上天,成蛇钻草,今后他怪不了我们。9、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松驰面对市场、社会“下海”中专毕业生分工又难找工作,等对学校思想工作和学生思想的影响和冲击,以及部分教师直接或间接驱赶差生,部分学生厌学等,学校未能及时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学生未能很好地进行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及前途理想、人生观、价值观、接班人意识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面临“下海”等影

13、响,自己更应安心学习,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教师未能很好地进行职业道德、义务教育法、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等方面的教育。对部分赶差生、体罚学生的教师,没有给予及时批评教育帮助和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三、初中生辍学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影响初中辍学学生,无论是从现实看从长远看,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不良影响,导致不良后果。1、近期影响。第一,使家庭关系激化。初中辍学学生,因文化知识限制,相当一部分不能招工招干,在社会上也做不了多少事。在家里没事干的时间一长,家庭矛盾逐渐产生,家长怪子女,叫你读书,你不好好读,现在家里闲着吃,将来怎么办,难道父母养你一辈子。孩子怪家长,我读书时,你们这也不

14、是那也不是,百般挑剔,不关心我的生活、学习,我才不去上学,现在你们又没有本事为我找到工作。另外,父母之间也相互埋怨。从而导致家庭关系激化,这样一代传一代家庭人口综合素质肯定差。第二,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初中辍学学生,无增添新的困难所事事,加之生活等一系列问题,有部分人逐渐就会出现偷盗、抢窃、打斗、吸毒甚至杀人,走向犯罪的道路。此类事件并会日趋增多。这样,部分初中辍学学生,有的被拘留,有的被劳教,有的被逮捕,有的被判刑,新的犯罪率就会不断增加,这样既毁了辍学学生本人,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后果。2、远期影响。第一,给家庭关系长期留下隐患。现在的招工招干,当兵等对文化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是初中毕

15、业生,要招工、招干、当兵都很困难,初中辍学学生就更难了。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个人的婚姻问题,子女问题,生活问题以及与父母的关系等家庭问题就更难处理了。第二,对国家教育响事业发展造成影。当前国家教育问题的一个重点是就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现在的初中辍学生,将成为新的扫肓对象,人口综合素质偏低,既影响目前国家的双基教育又影响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个人专业知识、文化的要求更高。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就适应不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辍学的初中生,就是去种田种地也难

16、于适应。这样就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我国综合战略目标的实现。四、辍学对策1、进行立体教育。现在辍学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就是思想工作简单、不细、跟不上。今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初中生辍学,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共同分析教育,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班级、教师、团队都来关心学生、教育学生,都来做思想工作。工作重点放在学校、班级、教师方面,做到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初中生辍学。2、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在学校众多的收费项目中,有的学校相当一部分属乱收费,并且收费项目多。诸如补课费、班费、复印费、竞赛费、体检费。 由于项目多,收费高,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家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和效益差的单位的学生都难于承受。所以学校及有关部门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乱收费的现象。3、对特困学生实行经济特殊照顾。初中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困难。为使这些学生能坚持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