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576338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五年上册《各种各样的声音》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教学目标】1、 能用尺子、鼓、橡皮筋等简单器材作对比实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2、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3、 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了解自然界存在超声波、次声波等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教学难点: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声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每组:水、小木棒、梳子、橡皮筋、相关资料教师准备:锯

2、条、小鼓、纸屑、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老师利用多媒体或录音机播放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好听音乐和不好听噪音。提问:听了以上的各种声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听后自由谈感受感受: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优美动听的歌声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学生中间开展“听声音,学声音的”游戏。学生游戏后,教师小结:既然声音有这么大的区别,影响声音的因素有哪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0各种各样的声音)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1、小组讨论,猜测影响声音大小、高低的因素。2、有秩序的拿出

3、手中的材料,逐个发出声音,认真记录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时的现象,把现象记录下来。3、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预设1: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声音的大小与物体震动的幅度有关系。1. 学生汇报实验发现的现象。 教师拿出一把塑料尺,一只手按在桌边,让塑料尺发出声音。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使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更响?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猜想?学生交流讨论并设计相应的验证实验。实验一:将塑料尺放在桌面上,边缘伸出桌外,用一只手按在塑料尺上,保持锯条位置不变,另一只手用不同力

4、度拨塑料尺,使塑料尺振动,仔细辨别声音并同时观察塑料尺的振动,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列表格中。拨动力度声音大小小大(拨动的力度大,塑料尺发出的声音大)实验二:用大小不同的力度往桌子上丢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振动幅度和听到的声音大小区别。丢球的力度弹起的高度声音的大小大小(用的力度越大,乒乓球弹的越高,声音越大)教师提问: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声音的大小与所用的力度大小有关,用力越大,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用力越小,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预设2:学生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教师讲述:声音不只是有大小之分,而且还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影

5、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1. 猜想一下,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自由猜测)2.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猜测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一下。讲解实验方法:拨动锯条实验:把锯条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锯条四分之一长和四分之三伸出桌面边缘,用手按在锯条在桌面部分,拨动桌外部分,使其振动。注意的问题:拨动锯条的手的用力大小,要使锯条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中。振动锯条长振动快慢音调高低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结论3. 教师提问:通过上面实验,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交流各自的认识,讨论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教师总结: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生体振动的快慢

6、,发生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反之越低。四、巩固应用,抽象提升1、教师提出问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2.教师小结:通过我们的反复实验,我们发现:声音的大小与所用的力度大小有关,用力越大,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用力越小,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生体振动的快慢,发生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反之越低。3.教师做出一个发音的口型,发出一个几乎教师自己都听不到的声音,问学生,刚才教师说的什么话?学生回答没听清楚后,教师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声音听不到?4.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小结:耳能听到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当声音高于或低于人耳能听到声

7、音频率就听不到声音了五、总结概括,拓展提高 1.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谈谈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问题。2.课下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声音的知识,做一份有关声音的手抄报。3.当堂达标练习填一填(1)用相同的力去吹粗细不同但长短不同的管子,()发出的声音高。(2)当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敲打鼓面时,因为()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不同。(3)人耳能名听到的声波频率为()赫兹,因此,当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的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为()。板书设计10、各种各样的声音一、声音的特点: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 音调的高低

8、:与发生体振动的快慢有关二、听不到的声音: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 次声波:低于20赫兹【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不同的物体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即使是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其产生的声音也有区别。在此基础上,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究声音的不同,以及引起这些不同的原因,使学生通过探究找出问题的打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激发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教师教学活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是课堂教学成与败的关键。

9、于是在活动开始 ,我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的游戏“听声音、学声音”。因为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为了使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注意穿插游戏,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交流中用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师幼之间保持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节课的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按照自己的方法从事各种探究活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经历一个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收获, 学生自我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动手能力和

10、分析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次性提问过多,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的激发出来。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使用建议。研究声音的大小、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材料,也可以给不同的小组提供不同的材料。3、需破解的问题。学生在分组实验时,由于需要自己制造声音。而且是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在实验时,课堂纪律难以保证。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是一个大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