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家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575041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金家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金家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金家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金家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金家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金家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金家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我校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提升工程”)。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核心理念,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为宗旨,以农村教师培训为重点,面向全体教师,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推动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二、工作目标L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增强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2. 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掌握各学科

2、所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获取、加工和制作数字教育资源,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3. 掌握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各学科的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小组的组织、管理、监控及评价方法,提升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4. 掌握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开展合作学习、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方法,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能力。三、培训对象全体在岗教师四、研修安排(一)内容及时间本次培训从2019年8月开始至2022年6月日结束,指导教师选学和参与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研修。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常态化和普遍化的校本教研活动。1. 工作坊坊主集中培训20

3、19年8月26日至8月31日之间2. 集中学习并掌握掌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的能力体系和考核说明、掌握学校选择的微能力的考核规范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9月2日3. 遴选指导教师,确定微课程一一2019年9月3日至2019年9月7日4. 学员自主选择微能力课程2019年9月9日至2019年9月15日参训人员:全体在岗教师5. 线上学习(包含完成线上作业)6. 分组进行校本研修实践活动(参训人员每人选择3项微能力,具体活动见附件)7. 开展校本自评活动8. 向实践考核平台提交成果证明9.提交个人研修总结(二)成果形式及评价鉴于教师年龄差异、信息技术能力差异等现状,本次

4、培训除学习任务釆取“菜单式选学之外,在最终的研修成果上同样采取“菜单式”选作的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全体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学习自己感兴趣、有能力学习和应用的信息技术能力和app、软件等教育教学工具、手段。第一层次:45岁以上教师必须在以下研修成果任选一项:(1)掌握美篇app应用,制作一篇“美篇”,发到学校教师QQ群和微信群,参与评比。美篇制作要求图片很多于5张,文字很多于500字,图为并茂,内容健康向上,必须以“教师风采”、“校园风光、“学生风貌”、“教育情怀”、“学生错题”、“奇思妙想”、“班级风釆等,其中所涉及学生和教师必须为我校学生和教师。(2)制作电子相册,要求图文并茂,音画和谐

5、。图片不局限于本校,但内容涉及到本校的电子相册在评比中可适当加分。第二层次:36岁至44岁教师,上交一份学科教学设计及对应课件。第三层次:35岁以下教师须参加本校组织的青年教师竞赛课活动,突出信息技术能力应用,充分应用本次培养的课程资源。五、考核办法,证书发放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无效证据。在组织能力考核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证据进行综合评分。得分在80

6、100分的,可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可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应为不合格等次。教师最终成绩由教师互评、专家评价两个部分构成,通过校本应用考核的教师,可在省管理平台中自主打印校本应用考核证书。六、保障措施1. 为确保此次研修组织有序,管理到位,成立金家九年制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大伟(金家九年制学校校长)副组长:杜文学(金家九年制学校教学副校长)张亚茹(金家九年制学校德育副校长)成员:卢继强李莉李新于蕾2. 为了便于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等8个信息技术微能力提升工

7、作坊,遴选出信息技术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团队(名单如下)。信息技术微能力提升工作坊主名单微主题指导教师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薛昊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黎琼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梁爽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刘安琪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于蕾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王若愚家校交流与合作徐靖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张旭3.落实专项经费在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落实研修费用和差旅费。4. 完善监督机制培训项目工程办公室将定期通报各教研组教师参培与获证情况,并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5. 营造应用氛围要高度重视舆论导向作用,凸显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入细致地做好动员,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提升工程,主动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要广泛宣传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的教学新形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以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适时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金家九年制学校二。一九年九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