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测量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57491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剧院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剧院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剧院测量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西侧,长安街以南,石碑 胡同以东。工程主体为一个超椭球体, 0.000 以上混凝土结 构外是钢结构壳体,内设音乐厅、歌剧院和戏剧院。工程占地 约 12 公顷,建筑面积为 172000m 2。 0.00 标高相当于绝对 标高 44.75m, 基坑最深为 -35m ,建筑物檐高为 46.28m 。由于 该工程为超椭球形,结构独特,曲线复杂,加之场地狭窄,因 此施测难度大,作业量多。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2898-911992.01.01 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986.07.01 实施5、北京市标准建

2、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6、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分类汇编测量规范 DBJ-01-21-957、国际标准房屋建筑测量仪器 ISO832218 19918、工程测量资料整理规定 YSY217 891990.06.01 实施三、施工准备国家大剧院工程是一个标志性建筑,该工程占地面积大、基础深、钢结构壳体跨度大、结构形状复杂,建筑位置重要,该工程的测量工作较其它工程重要,因此必须做好控制测量的准备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尤其考虑了以下 几点:1、人员配备考虑该工程的重要性和测量的复杂性,我们对人员是 精挑细选,反复审核,组成了由两个测量本科生、两个 测量技师、两个测量高级工和两个测量工的现场测量 班。测量本科生的

3、理论基础比较扎实,计算思维缜密, 能完成工程中的各种复杂的计算问题;而测量技师(在 本职岗位工作十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工作 细心,责任性强。这样新老结合,各自发挥所长、相互 弥补,一定能圆满解决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中的各种难 题,完成施测任务。2、仪器配备要作好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仪器是保证。考虑本工 程施工测量的工作量较大,而且主体是一个超椭球体, 其现场放样的难度较大,因此我们选用了先进的、高精 度的仪器,以满足工程的需要。经过理论计算,选择测 角精度为土 0.6 ,测距精度为土(lmm+2ppmD)的蔡司 Elta-2 全站仪完全能满足工程的需要,而且蔡司仪器 能自动感应温度和气压,

4、其稳定性好,温度及大气压等 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高程采用精度为 0.4mm 的 Pentex320 (加测微器)和精度为 1.5mm 的 Pentex270 水准仪;同时,为完成控制点的竖向传递工 作,我们采用了精度为 1/200000 的拓普康 VS-A1 天顶 仪;另外,为方便现场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我们还配备了 PC-E500S 电子手簿一个。(具体详见测量仪器配备 一览表)3、内业计算由于本工程中有许多不规则曲线,如果内业仅靠人工计算,不仅工作繁琐,而且容易出错,为此我们建立了数学模型,开发了对应的坐标软件程序,简化计算, 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四、平面控制(一)、场区平面控制网的

5、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 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形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 平面布置图。(3)、点位应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应用混凝土浇筑,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场区平面控制点的布设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 Elta-2(精度测角为土 0.6,测距为( lmm+2ppm D )和城市 导线点(C118、Cll9 )在现场区域内布设一条闭合导线, 然后利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的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场区的首级

6、控制(如图 1),场 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应符合表 1 中的技术指标要求。表1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级土 101/20000120m 120mA图1图中 表示导线点; 表示首级控制点 表示已知点3、精度分析:根据测角中误差公式 m =f f / (n+1 )/N 1/2 其中 f 为pp pP导线闭合差, N 为导线闭合环数,取 N=1;n 为导线边数 n=12 , 按一级导线的技术指标知 m = 5 ,得 f = 17 ,即导线闭合 pp差必须小于 17 。测边相对误差,导线边数按 100m 计算,由( lmm+2 ppm D )的Elta-2仪器进行测距,其测距误差为1.2mm ,测边

7、相对误差 1.2/100000=1/800001/40000 ,所以 利用蔡司 Elta-2 仪器完全满足精度要求。(二)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轴线控制网)1 、 轴线控制网的建立 在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利用首级控制点建立轴线控制 网,具体是以两主轴线为准向四面扩散。在主体部位建立 24m 的轴线控制网,以控制主体的施工;在南侧 201 区和 北侧 201 区 48m 的轴线控制网,用以控制地下车库,地下 通道及地面室外工程的施工。具体布设见下页图 22、 特殊曲线的平面控制(施工中特殊曲线的控制)对于特殊曲线的平面控制,我们根据曲线要素建立相 应的数学模型,利用 PC-E500 电子手簿开发

8、出相应的坐标 程序,这样,输入点号即可得到对应坐标,实现办公自动 化。实际施测中,用蔡司 Elta-2 全站仪利用极坐标法来 定点,然后移动全站仪至另一位置,复核检查所定点,下 面我们分析一下用此方法定点的精度:由极坐标公式知X二X +Lcos a ;10Y =Y+Lsin a ;10式中( X ,Y )为待定点,( X ,Y )为已知点,我们取1 1 0 0m =0 ; L 为已知点至待定点的距离,在施测时取0L=24 V2m,m =1+24 V 2/1000000 X2=1.068mm ; a 为方位L角,其误差m应为丁 2倍测角中误差,a即m = V 2 X 0.6=0.85由误差传播定

9、律知:am 2=(Lsin a /p ) 2m 2+cos 2a m 21 xaLm 2 =(Lcos a / p ) 2 m 2 +sin 2 a m 21 yaL则 m 2 =m 2 +m 2 =1.16mm ,得 m = 1.08mm11 x1 y1即待定点的点位误差相对于已知点仅为 1.08mm ,此精度完全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因此利用此方法完全可行。高程控制(一)、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 根据施工的需要和交桩情况,现场的高程控制网布 设为闭合水准路线。(2) 由于本工程构筑物埋深较深且地下水较丰富,为减 少地基沉降对高程控制带来的影响,我们在西北角, 东北角,东

10、南角,西南角距建筑物约 100 米处布设了 四个水准点(尽可能避开沉降区),以做备用,定期 与场区内水准点间的进行联测。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进行布设。根据测绘院提供的Cll8、Cll9和四BM1,先对其 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再在现场布设一条附合水准路 线,其布设如图 3图3图中何1、門?、 BM31至9点为新设水准点其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2表2等级视线高度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每公里高差全 中误差三等大于0.3 m小于40m小于2m土 6 mm(3) 、精度分析:根据每公里全中误差公式 M = 土 (3 3 /L ) /N 1/2其中 水准测量按国家

11、三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则 M = 土 6mm , L3 为水准路线的公里数取 L=1.5km , N 为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 的条数取N=1,得3三土 7mm,即施测时水准环线的闭合差 或附合差应小于土 7mm。当闭合环线的闭合差满足要求时, 利用按距离加权的方法将闭合差分配到各点高程上,即按 公式Vi= (-3 ) /工Si X Si , Vi表示第I测段的改正 数,工Si=L , Si表示第I点至起始水准点的距离。经改正 后的各点高程方可作为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高程已知点。五、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保护及复测1、测量控制桩点的设置 由于本工程的工期较长,为确保我们现场的平面控制 点和水准点的稳定性

12、,场区内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 (即首级控制点)采用永久点的方法来布设,其布设形式如图 4(平面点)、图 5(水准点)平面控制点示意图(图4)四等水准标石埋设图(图5)2 、 测量控制桩的保护在控制桩点周围用脚手架搭设2米X 2米的护栏,并制作圆盘形的标识,写上“测量点位、注意保护” 的字样。测量人员应经常去现场巡视桩点的情况,并 派专人看管。3、控制桩点的复测控制桩点的复测应定期进行,轴线控制线的施工 测量过程中,每利用一次方格网线,都应复测一次; 首级控制点也应在 36 月间检查一次,如有变动应及 时恢复,作好检查记录,记录填写应真实,签字应齐 全,具有可追溯性。六、施工中的测量控制(一)、

13、平面控制先用外控法作好内控点,然后再用内控点控制平面施 工。具体叙述如下:先检查轴线控制网,无误后利用建筑方格网(轴线控 制 网)在基础平面上投测;将底板投测点检查无误后, 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确定好以后的投测点,并作好保 护;在以后的施工中直接利用 ZL 铅直仪往上传递轴线, 利用全站仪复核检查传递在施工层的轴线,确定无误后, 再进行细部放样。轴线投测及传递的误差应符合表 3表3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 W 30m530m H W 60m10各细部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 4表4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主轴线LL W 30 m土 530m L W 60m土 1060m L W 9 0m土 1

14、5细部轴线土 3承重墙、梁、柱边线土 3非承重墙边线土 3门窗洞口线土 3注:表 4 中各项误差均相对于控制轴线而言的。二)、高程控制1、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引测,且在同一平面层上至少引测三 个高程点,且其互差不应大于 3mm ,施工中取其平均 值作为该施工层的控制标高点。2、0.000 以下的控制高程桩点设在护坡桩的立面位置,用红三角作上标记,并写上绝对标高和相对标 高,便于施工。 0.000 以上的标高利用检定并经温 度、拉力和尺长三差改正的钢尺沿铅直线往上传递。3、由于施工中有些层较高,因此为控制顶板的高度, 施工中除了采用常规的抄 50 线外,还应在距底板 20cm 处抄测一条水平线,以便于净空检查。4、施工中传递高程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 5表5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土 3总高度Hh W 30 m土 530m h W 60m土 10施工层水平线土 3(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证措施1、施工测量中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 精度的原则,即遵循主轴线轴线细部放线的放线 原则,达到整体控制局部的目的。2、施 工 测 量 过程 中 ,应 遵 循 步步 有 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