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梳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57438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推荐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推荐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推荐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推荐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梳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文学常识1新闻两则作者 2. 芦花荡选自 。作者 ,原名 ,现代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 ,之二 。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 。作者 , 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 等。 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作者 ,原名 ,字 ,伟大的现代 、 、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作品有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 、 等,都收在鲁迅全集中。7.背影选自 。作者 , 字 ,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诗文集 ,代表作品有 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9.老王选自 。作者 , 作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

2、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 11、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作者 , 中国桥梁学家、 。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 ,原名 ,字 。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的作家、 、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中短篇小说 ,童话 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作者黄传惕。 16、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作者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 。17、奇妙的克隆选自中学科技。作者 。 21.桃花源记选自 。陶渊明,又名 ,字 ,浔阳柴桑人, 著名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

3、、 等。22.陋室铬选自全唐文。作者 ,字 ,洛阳人, 代诗人, 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 。作者 , 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23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 。作者 , 朝散文家。24.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著名的 家、 家。25.望岳春望石壕吏选自杜诗详注。作者 ,字子美,诗中自称 ,后人称他杜少陵,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他的大量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尤其

4、是他的“三吏”( 、 、 )“三别”( 、 、 )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篇章,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诗因此被后人称为“ ”,他本人也被尊为“ ”。26、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 、 、 ”的总称。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27、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作者 , 代人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

5、黄州期间。作者是 ,字子瞻,号 , 文学家。他的词首开豪放之先河。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 30、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参考前第2130、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作者 ,字摩诘,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 。是盛唐极负盛名的诗人,画家。30、渡荆门送别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 ,号 ,唐代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 ”,其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文体知识1、二种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2渲染气氛;3突出、深化主题。4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

6、特点;5推动情节发展。 2、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3、议论文结构三部分:1提出问题(引论)、2分析问题(本论)、3解决问题(结论)。 4、三种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5、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作引用(名言)下定义、作诠释(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一般来说,“是”字的两边的话可以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6、说明方法的作用(重点内容)1举例子:具体、真切、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7、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条理清楚。答题思: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答题思路:列举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5作比较: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6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炼、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7、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8、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8、说明文常见的题型:1、甲段使

8、用了 、 、 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 。2、请你找出文中运用列数字得说明方法得一个句子,并结合句意分析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1、2题答题思路:参考说明方法3、说明语言:段中某句的“甲”有什么作用或能否删去?答题思路:不能,因为句中甲说明对象范围(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得准确性。如删去后效果。4、段中加点得“甲”能否改为“乙”?为什么?思路:不能,因为甲强调的是对象特性或作用、地位、意义,“乙”强调的是。,改了后效果。5、简要说说,本文这种以故事开头或文中引用传说、史料有什么好处?思路:吸引读者,增强生动性和可读性,使文章避免呆板,或者增加文章得神密色彩,使文章更加详细。6、说

9、明顺序:第段中列举得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思路:不能,原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等)、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本质)或者与文章的是对应关系。9、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10、六种逻辑顺序:一般个别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概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11、六种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12、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象+特性。增加语言色彩。 对比强调了突出。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排比-加强表达

10、效果,增强语言气势,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13、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设置悬念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推动情节发展 14、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总结全文;点题(画龙点睛);前后照应;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15、语句

11、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说理透彻 16、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17、新闻(1)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2)新闻的结构:标题 导语: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 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 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坏境条件 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12、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3)新闻的特点:可概括为:1.迅速及时2.内容真实 3.语言简明(及时性、真实性、价值性、简洁性)重点篇目精彩语段阅读篇一、背影(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的眼泪又来了。 1.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蹒跚( )2. 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 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 )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第一次 ;第二次 。4在文中空白处填上相应词语。 5.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2)“进去吧,里边没人。” 4.概括本段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