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二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558105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上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上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上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上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第二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第二单元导学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我的老师(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2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学习重点: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学习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 知识准备 1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全国解

2、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2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二) 预习指导速读课文,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课文内容。(三)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黑痣 榆钱 教鞭 狡猾 海鸥 模仿 军阀 援助 劝慰 焚 2理解下列词语。心清如水:援助:劝慰:莫大:迷迷糊糊:纠纷:二、合作探究(一) 学始于疑 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的?“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二) 质疑探究探究点1:文章结构问题1: 本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问题2: 这几件事是如何贯串

3、起来的?这几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问题3: 课文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学习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学习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准备1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4、: 一要真实,要合乎人情事理。二要独特,选择表现力强的细节。 三要细致,把细小的对象“放大”。平时要做有心人,多观察自己周围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从中捕捉到一些别人不太注意到的细节,来写好人物特点。2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不借助任何手段,直接写出自己的感受、抒发感情。间接抒情是借叙述、描写等方式抒发感情。一般可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二)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赏析。 2找出文中抒情的语句读一读。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蔡老师是温柔而美丽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5、?(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抒情问题1: 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探究点2:细节描写问题1:朗读第3段,体会细节描写,想一想“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一场景突出了师生之间怎样的关系?问题2:朗读第10段,思考“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中的“默默”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问题3:写一段能表现师生之爱的文字,一百字左右。(要有细节描写)探究点3: 理解文意问题1:朗读第9段思考,“在

6、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行不行?为什么?对“一件小事”“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问题2:朗读第14段思考,“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问题3: 阅读教师推荐的作品,从选材方法、语言风格、写作手法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从同题佳作中更全面地感受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海伦.凯勒我的老师 苏叔阳我的老师 贾平凹的我的老师李跃荣的我的老师等7 再塑生命的人(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

7、、期期艾艾”等词语。 2通过分析文字,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学习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预习指导1走近作者,了解本文写作背景。2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3查找资料,了解散文的主要类别。(二)预习检测1学生通读全文,圈点字音。搓捻( ) 感慨( ) 截然( ) 赠送( ) 涨红( ) 小心翼翼( ) 花团锦簇( ) 冥思遐想( )2注意生词。企盼:油然而生:恍然大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混为一谈:不求

8、甚解:小心翼翼: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想一想:海伦凯勒为什么能创造奇迹,重塑生命?(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理解题意(默读全文思考)问题1: 字面上如何理解”再塑生命”?谁“再塑”了谁的“生命”?问题2: 文中的老师为“我”再塑生命都做了些什么事?问题3: 课文为何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探究点2:理解开头(朗读第一段思考)问题1:作者为何把认识莎莉文老师的日期交代得如此具体明确?问题2:“截然不同”一词有何表达效果?三、达标测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通过分析文字,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

9、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重点: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学习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预习指导 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二)预习检测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1在经过了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 )2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3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 )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 仔细阅读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沙利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质疑探究探究点

10、1:对比与比喻问题1:朗读2、3段思考,“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3段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问题2:默读第4段思考,这段描写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探究点2:体会学习的艰辛与收获问题1:第六段,沙利文老师是怎样引导“我”认识具体事物的?“立即跑下楼去”表明了什么?问题2:第10段,在产生摩擦时,老师为什么带“我”去散步?问题3:第11、12段,“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自由。”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充满新奇的眼光”指什么?“两眼浸满了泪水”中的“浸”字有什么表达效果?探究点3:主题

11、升华问题1: “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了本课你对生命有了怎样新的认识?问题2: 平凡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谱写的动人故事吗?三、达标测评8 我的早年生活(1课时)学习目标:1强化概括信息的能力。 2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3通过榜样的力量,建立自信,理性对待人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对职高的学习生活。学习重点:掌握概括信息的最基本方法。学习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丘吉尔的优秀品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准备1回忆录: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

12、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回忆录有“公撰”、“私撰”两种。“公撰”是有组织的集体写作方式。“私撰”完全是个人化的写作。回忆录要求“三亲”原则:亲闻,亲见,亲历,是为第一手资料。2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3丘吉尔的名言:谎言都绕了半个地球了,真相还没穿好衣服呢。向前看总是明智的,但要做到高瞻远瞩并非易事。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它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了。(二) 预

13、习指导1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字词注音。萤 尴尬 漏 辖 2 理解下列词语。 尴尬: 独具慧眼: 蛛丝马迹: 停滞不前: 滚瓜烂熟: 整装待发:二、合作探究(一) 学始于疑 文章写了我的早年生活当中的几件事?(二) 质疑探究探究点1:梳理结构问题1: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感受“我“在叙事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态度,根据提示,完成下表。主要事件具体内容“我”的情感和态度“我”与考试主考官总是考“我”不喜欢、不知道的东西“我”苦恼而无奈,但坚持参加考试入学考试学习英语征兵考试军旅生涯探究点2:语段赏析(结合上下文理解)问题1: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问题2: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问题3: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这非常重要!问题4: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习英语,然后再让聪明写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问题5: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探究点3:主题升华问题1:丘吉尔的成功真的是靠幸运吗?试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三、达标测评9 王 几 何(1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2勾画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了解其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