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55581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庐江农村五校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毕12题。1如果在图中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2近来几十年来,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也许是 (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常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10:00,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据此完毕34题。3当阅兵典礼开始时,下列地区的华人和

2、华侨能在白天收看电视直播的是 ( ) A.伦敦(中时区) B纽约(西五区) C开罗(东二区) D悉尼(东十区)4此时与北京处在同一日期的范畴约占全球的 ( ) A.超过一半 B不到三分之一 C超过四分之一 D不到五分之一右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毕56题。5若此图表达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 、b两月分别是 (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6在图示月份中 ( )A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地昼长最长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地昼长变化最大右图中MON表达晨昏线,阴影部分表达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78题。7下

3、列论述对的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0时经线的经度为60W8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图中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911题。9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 ( ) A处吹东南风 B处风速比处小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10若图示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 )A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B国内正受台风影响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 D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11若图示为国内西南地区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则

4、( ) A甲线表达集水线,乙线表达分水线 B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 C与两处的海拔高度基本相等 D处肯定能看见处正在插秧的人日照率是指一定期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为国内四地近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记录图。读图完毕1213题。12据图推测,四地中 ( )A各地日照率冬季差别最小 B哈密日照率高重要因素是纬度高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 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13M地最也许是 ( )A重庆 B哈尔滨C呼和浩特 D拉萨下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晨线的组合图”,读后回答1415题。14该地区 ( )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C图中河

5、段有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15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也许的是( )A南部非洲的草原一片葱绿 B塔里木河正值枯水季C长江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都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读图回答1617题。16有关该都市热岛强度的描述,对的的是 ( )A晴天热岛强度始终高于阴天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浮现两个峰值17对都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对的的是 ( ) A都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都市郊区由于人口密度小,没有热岛效应D热岛强度

6、仅受天气状况影响读某季节国内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毕1819题。18有关四地气压和气温大小的比较,对的的是 ( )A气压: B气压:C气温: D气温:19此季节 ( )A国内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 B图示地沿海吹西南风C国内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 D国内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降雨量指一定期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期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国内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记录图,读图回答2021题。20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重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21. 该流域也许位于 ( )A华北平原 B东北地区

7、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2223题。22有关该区域的论述对的的是 ( )A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抱负地点B处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D从至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沿海向内陆的水平地区的差别 23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下面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毕2426题。24. 当野生动物大迁徙达到甲地时,本地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

8、控制25. 图中序号、相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26. 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别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二、综合题(三大题,共48分)27. 根据材料,完毕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国内某区域示意图,图中档值线为等高线(单位:米)。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1) 简析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4分)(2) 从地形、地质、水文特性等角度简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适宜建设水电站因素(8分)(

9、3) 简要阐明泾河清澈的自然因素以及渭河浑浊的人为因素。(6分)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下图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和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材料二:下表为图中甲地(海拔1 800米)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甲地1月7月气温()18.019.2降水量(mm)58.3242.3(1) 比较爱德华湖盆和维多利亚湖盆的重要地质成因的差别。(4分)(2) 据表简述图中甲地的重要气候特点并分析因素。(6分)(3) 比较维多利亚湖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别并阐明理由。(6分)29.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4分)R河塑造了世界出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

10、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局限性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增进了该国西部的都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 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阐明其成因。(6分)(2)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庐江农村五校高三第3次联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DAADDBCAC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BDDBBDCCBCDAB二、综合题(三大

11、题,共48分)27(18分)(1)A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2分);B处河流水流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谷冲积平原(2分).(2)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2分);地处平原,不利于建大坝(2分);地质条件不稳定(2分);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2分)。(3)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它已经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因此河水是清澈的(2分)渭河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分);加上生产生活废水的大量排(2分)。28(16分)(1)爱德华湖盆:岩层断裂下陷(2分);维多利亚湖盆: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2分) (2)特点:年温差小 (1分)

12、;7月降水多,1月降水少,降水季节变化大(1分);因素:地处赤道附近(1分);海拔较高(1800米)(1分);7月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带来水汽,加上地形抬升,降水多(1分);1月受来自大陆的东北风影响,降水少(1分)。(3)西岸多于东岸(2分);理由:无论是东南风还是东北风达到西岸前有通过湖面的增湿作用(2分); 西岸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2分)29(14分)(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2分)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2分)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分)(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1分);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1分)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1分)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1分)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1分)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1分)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1分)荒漠化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