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551345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多发性骨折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骨折导致机体大血管破裂,有效循 环血量锐减所造成的,是骨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稍有延误即可危及生命。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负责精 神,分秒必争,迅速制定抢救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全力以赴进行抢 救护理方法1 立即将病员安置在抢救室或单人间,卧硬板床。给予平卧位,上身抬高10C20C,下肢抬高20C30C。尽量不要搬动患 者。2 呼吸支持彻底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血块、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口腔内放 置口咽通气管。为防止缺氧引起低氧血症而加重休克,给予鼻导管或面罩氧气吸入,吸入 氧浓度需达40%50%,流量4 L/mi

2、n6 L/min,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者立即 行气管内插管或用人工呼吸相辅助呼吸。3 迅速扩充血容量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应分秒必争,迅速建立 2 条3 条静脉通道,使用 16 G18 G 静脉留置针选择健侧上肢大静脉或颈外静脉快速输 血输液。创伤性休克抢救时,输液部位原则上应尽量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大静 脉。腹部及其以下的损伤,应选用上肢或颈部静脉;胸部以上的损伤宜选下肢 静脉。否则,可能造成废用性输血(输血未发挥作用即被排出),影响复苏效果。 严重休克者宜早期作静脉切开,既可满足快速输液输血的需要,又可测量中心 静脉压,指导输液的量和速度。扩容做到早、快、足,液体首选平衡液

3、,后输 入全血或代血浆,二者量比2 : 13 :1。早期输液速度可达2 000 ml/h3 000 ml/h,以维持有效循环。最好在CVP 监测下进行,可有效防止急性肺水肿。4 备血护士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应立即常规采集血液标本,便于及时做交叉配血 试验及一系列化验检查。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5.1 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15 min30 min测量1次,必要 时随时测量,并做好记录,或应用心电监护仪实行动态监测。5.2 要随时观察患者意识表情、皮肤和黏膜及周围循环灌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实施急救处理,有头部外伤者应同时监测瞳孔和意 识的改变。5.3 尿量的观察准确

4、记录每小时的尿量、颜色及比重,尿量是肾脏灌注状况的反应,也是 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休克患者常规留置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如果患者 每小时尿量在30 ml以上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充,休克缓解可适当减慢输液速 度。pH值在78之间,以防止血红蛋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测量尿比重是 为了观察肾功能的变化,正常尿比重为1.0031.030,若在较长时间内比重偏低则提示肾功能障碍5.4 其他5.4.1 关于体温低体温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凝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防治应予以重视, 对体温不升者常规复温法多为热水袋加被服保温、低温电热毯复温、空气调温 等,多功能生命监测仪体温监测发现,以上方法效果不理想(尤其在

5、冬天室外温度低,大量快速补液的情况下),可采用常规复温法+改变复苏液的温度来调节体温收到良好效果。即将液体放入70C80C温水中,静置2 min4 min,液体温 度即可达到35C42C。临床实践证实短时间内输入大量低温液体,影响体温、 血压回升。在休克状态下用热水袋在体表加温是不可取的,因体表加温可使皮 肤血管扩张,增加体表血管床容量,影响机体代偿性调节作用,使重要器官的 血供减少,不利于抗休克治疗,且易导致烫伤。5.4.2 全面动态观察创伤性休克患者多数伴有复合性损伤,观察病情时不能只顾受伤部位,必 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动态观察。如患者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应考虑 有无内脏器官、血管破

6、裂出血,当患者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瘀斑,静脉穿刺有 出血或伤口有异常渗血,提示有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可能,必须高度 警惕,做好抢救准备。6 消除引起休克的因素6.1 控制出血急诊医生应迅速制止外出血,首先迅速控制活动性出血。对于小动脉、静 脉出血,可用小血管钳或丝线结扎。如有较大创伤面出血时,可用无菌纱布加 压包扎,并抬高患肢。深部较大动脉、静脉出血可用小血钳夹闭出血点。四肢 的血管出血可用止血带暂时止血。并注意准确记录上止血时间,每间隔1 h 开放 止血带 5 min 以防肢体坏死。夹闭时间,上肢不得超过1.5 h,下肢不超过2 h,有条件时进行清创术和止血。对于胸腹腔内大出 血,

7、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止血。6.2 处理原则例如开放性骨折合并伤出血的患肢,处理:原则上应迅速进行伤口清创。骨折部位应妥善固定、制动,若为四肢长管 骨干骨折应用夹板固定并制动患肢;若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应给予宽胶布或多 头带固定胸壁;若为颈椎骨折应用颈托固定制动等。剧烈疼痛可反射性引起血 管扩张、血压下降,加重休克,剧烈疼痛时给予适当肌肉注射杜冷丁或曲马多 等止痛药。7 做好术前准备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创伤性休克患者多数伴有骨折、颅脑损 伤、腹部脏器破裂及复合性损伤等,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在抗休克治疗 的同时,做好各项检查、药物皮试、备皮备血等术前准备。8 心理护理在抗休克的过程中,给患者及家属以心理安慰,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耐心劝导患者,使其能积极配合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