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55134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 的重要举措,推广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劳动 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为玉米生长创 造最佳的生育条件,发挥良种、化肥等生产要素的增产作用, 具有明显提高玉米单产的功效。同时还将有效实现玉米种植 的标准化、规模化,继而提高玉米的市场竞争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在玉米的全部环节中,耕整 地、播种、施肥、植保、中耕、收获、脱粒都使用机械作业 从我旗特点来看,主要包括:机械耕整地、机械精量播种、 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收获几个环节,重点以耕、播、 收作业为主,综合计算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一般单项 作业

2、平均水平达到85%90%以上称为实现玉米生产全程 机械化。一、机械化耕整地技术玉米生长需要耕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透气、保水保 肥的土壤条件。机械化深耕细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蓄水保肥能力,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苗壮,夺取玉 米丰产的基础。深耕细整地的农业技术要求:深耕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使土壤有较长的熟 化时间,利于接纳秋冬雨雪,夯实土壤。一般耕深以22-25cm 为宜。早春耕地,耕深不能超过原耕层深度,作业后的土壤 应细碎、平整,表土层松软并有适宜的压实度,以利于提高 土壤湿度。耕整地作业方式,机械化耕地整地技术主要有两种方 式:一是翻地作业,就是以铧式犁、圆盘耙、钉齿

3、耙、镇压 器等配套组合进行的作业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先进行翻地, 然后进行耙地和耢平。主要适用于平播作业。二是联合耕整 地作业,就是采用具有旋耕、灭茬、深松和起垄功能的耕整 地联合作业机,一次进地完成根茬粉碎、土壤旋耕、耕层松 土和起垄作业。适用于垄上播种。1、翻地作业翻地作业主要应用的机具是铧式犁,土壤通过铧式犁作 业,将根茬翻到下面。主要有牵引犁和悬挂犁,目前生产中 多数使用的是悬挂犁。采用全程机械化,翻地作业大力推广 使用双向翻转犁。双向翻转犁作业,没有开闭垄,提高了作 业质量,减少了耙地时的能源消耗。翻地作业可选择使用的 悬挂双向翻转犁有1LF-535型、435型、430型和335型。

4、可根据拖拉机动力的大小选配翻地犁。翻地应根据地势、土 质和土壤的适耕性等条件适时进行。一般土壤含水量应 18-23%,以不起干坷垃和明条为宜。春翻作业应在解冻层达 到耕深要求时进行,秋翻作业在地表冻结5 -6cm 深时应停止。翻地深度应用根据土质、土层厚度、茬口和翻地时间确 定,一般应为20-22cm。要求深翻的地块耕深应达到25cm以 上。耕深要一致,耕深误差不超过2cm。连年耕翻的地块, 耕翻深浅应逐年交替进行。为减少水土流失,建立合理耕层 结构,一般不建议连年翻地作业,可每隔3-4 年翻地一次, 其它年份可采用深松耙茬或旋耕灭茬联合整地作业。翻地作 业要求耕幅一致,不重耕不漏耕。耕幅误差

5、不超过10cm。翻 后地表应平整。土垡要完全翻转,立垡率和回垡率不得超过 3%。地面上的杂草、残株和肥料等要覆盖严密。翻地作业后 要进行整地,就是播种以前对土壤的表层进行耙、耢、镇压 的作业。主要机具有圆盘耙、钉齿耙、耢板和各种镇压器。 耙地要采用对角耙的作业方法,秋天翻地后进行第一次耙 地,春天再进行一次。要求耙深12T5cm。耙后垄沟台无明 显差别,达到地面要平、土壤要细、根茬要碎。2、深松作业深松是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保持原土层的一种土壤 耕作方法。深松可有效打破犁底层,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壤耕 层与底层的交融,进而实现土壤水气和毛细管的上下贯通, 同时更有助于玉米根系的深扎,从而获得更深

6、层次的养分、 水分平衡供给。另外,深松还可有效接纳、贮存天然降水和 冻融雪水并存于地下,从而改善并提高土壤湿度,建立并修 复土壤水库,保证玉米发芽、生育期水分的实时、平衡供给。 机械深松还可彻底解决因降雨所造成的田间地表径流或积 水现象的发生,进而减少了雨水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和作物 被淹,也实现了宝贵降水的有效贮存和旱时供给。深松一般在秋季收获后进行,也可于夏季伏雨前追肥时 节进行。秋季深松深度一般不应低于35cm,以打破犁底层为 最低深松深度标准。对于犁底层坚硬、厚度较大的地块,可 分两年度深松作业来完成打破犁底层的目的,第一年深松深 度可在30cm左右,第二年增加至35cm以上,这样即可实

7、现 深松作业目的,又可有效降低机车油耗和作业成本,减少机 具磨损。夏季伏雨前季深松,深度一般掌握在25-30cm之间, 并应对垄沟或宽行间进行深松作业,以尽量减少破坏玉米根 系和耕层土壤扰动为目的。3 灭茬旋耕整地作业灭茬旋耕整地作业主要采用耕整地联合作业机来完成, 这种机具已经被广泛使用。这种机具的构成主要由根茬粉碎 刀辊、旋耕碎土刀辊、深松铲和起垄犁构成。这种机具是以 旋转刀片为主要工作部件的耕作机具,破土能力强,耕后地 面平坦,一次完成根茬粉碎、耕耙碎土、深松和起垄作业。联合作业机作业应符合要求:根茬粉碎长度应小于5cm,合格率应大于86%。旋耕深度一般 在14-18cm之间。深松深度应

8、在25cm以上。起垄作业时垄 高应大于12cm。垄向要直,垄距要保持一致,为保证机械化 播种质量提供条件。二、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播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增产 增收的大事。机械化精密播种可以精确控制播种量、株距和 播种深度。(一)机械化精密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1、适时播种,一般情况下,当土壤5cm深处土壤温度稳 定通过81,含水量在20%左右时即可播种。砂质土壤可适当 提前,低洼地可适当延后播种。由于种子品种不一、籽粒大 小不等,质量差异大,在机械化播种时操作手要随时调整播 种量以及株行距的尺寸。2、精量下种,精密播种理论上要求每穴下种量为一粒, 但由于播种机性能、质量及种子形

9、状的差异,无法绝对达到 这一要求,为此国家规定合格的精密播种作业标准是,单粒 率285%,空穴率W5%,碎种率1.5%。同时,因为种子的 发芽率一般在85%左右,所以要保证每亩出苗株数3800-4400 株,则每亩投种量应为4500-5200粒,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3、播深准确 种子播在耕层土壤中的位置保证在镇压后 种子至地表的距离为3-4cm,误差不能大于1cm。4、株距均匀 精密播种要求株距均匀一致,误差量应5、行距一致 种子落在种床后的左右偏差要小,以种床 中心线为基准,左右偏差不大于4cm,出苗后一条线。春季 农民朋友播种玉米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播种的株行距差异 很大。有的用大型拖拉机

10、进行浅旋播种,行距掌握55-60cm, 这种模式最适合机械中耕、收获。而有的则是人工点播,行 距难以掌握,尺寸不一,这样很不利于秋季机械收获。解决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农机工作人员、操作人员要大力推广机 械化标准行距播种,操作手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并按规定调整 穴距、耧腿距,作业时多观测、精心操作。同时要细心讲解, 让农民朋友认识机械化标准植带来的便捷、高效、增产和利 于收获等好处,较快地让他们接受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6、种肥深施在种下5-8cm、种侧5cm左右,并尽可能分 层施肥。分层施肥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上层肥在种子下方 3-5cm,占种肥量的1/3,下层肥在种子下方12-15cm,占种 肥

11、量的2/3。生产中多采用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做口肥,用 量50-100kg/k m?。(二)机械化精密播种的实用技术 我国使用的精密播种机按排种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和气 力式两种。现有的各种型号精密播种机都可以一次完成化肥 深施、播种、覆土、起垄、镇压等作业。机械式精密播种机 排种器主要有窝眼式、勺轮式和指夹式三种。主要代表机型 2BJG-4型精密播种机,适应垄距为60-70cm。一次作业4行。 播种机的配套动力为15-37 kw 的中型拖拉机。气力式精密 播种机可分为气吹式和气吸式。这种播种机播种精度高,种 子无破损,可以高速作业。主要代表机型2BJG-4型四行气 力式精密播种机,主要配套动力为1

12、5-37kw的中型拖拉机。三、苗带重镇压技术为保证播后种子与土壤紧实接触,减少水分流失,播种 后要适时进行镇压作业。玉米播种后进行适当的镇压,可改 善土壤的坚实程度。在春季干旱多风时减少水分的蒸发,同 时还可促进土壤毛细管的形成,调动下部水分不断向上运 动,促进作物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四、中耕施肥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按各地目标产量、施肥方 式及追肥用量,在玉米拔节或小喇叭口期,采用高地隙中耕 施肥机具或轻小型田间管理机械,进行中耕追肥机械化作 业,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培土、镇压等工序。追肥机各排 肥口施肥量应调整一致。追肥机具应具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 能,追肥作业应无明显伤根,伤苗率3

13、%,追肥深度610 cm,追肥部位在植株行侧1020 cm,肥带宽度3 cm,无明 显断条,施肥后覆土严密。五、喷洒除草剂和农药技术化学除草与病虫害防治也称植物保护,目的是把病虫、 草害消灭在危害之前。植保机械主要用于喷洒除草剂和农药,同时还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我国喷洒除草剂或农药的主要是喷杆式喷药机。作业幅宽有15-30m、8-16m、 6-8m,分别为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喷药机在喷药作业 时作业速度要匀速,4级以上风天不能作业。喷药作业中尽 量让喷头离地近些,以免药液损失。在干旱情况下,要加大 兑水量,降低作业速度或更换大流量喷头,以增加药效。正 式作业前要使喷药机压力达到标定值

14、,随着机车驶入随即打 开喷头开关,中途停车时要马上关闭喷头,避免喷药过量引 起药害,地头转弯时要随着机组驶出地块而关闭喷头。避免 喷药过量引起药害。六、机械化收获技术 玉米机械收获多年来一直是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 的瓶颈,近几年这项技术发展较快,玉米联合收获机各种机 型基本成熟。玉米收获机按行走方式可分为背负式和自走式 两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是将收获机挂接在拖拉机上,与拖拉 机形成一体,形式与自走式收获机相近。其优点是结构紧凑, 价格低廉,转弯半径小。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集动力、行走及工作部件于一体,结 构紧凑,性能完善,作业灵活,效率高,质量好,但价格较 高。不论是自走式还是联合式收获机,都可

15、以一次完成摘穗 剥皮、集穗、秸秆放铺或秸秆粉碎回收、还田等项作业。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农业技术要求玉米收获植行距及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联合收获机、青 贮饲料收获机型。玉米收获机行距应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 应,行距偏差不宜超过5cm。使用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植株 倒伏率应5%,否则会影响作业效率,加大收获损失。作业 质量要求:玉米果穗收获,籽粒损失率W2%,果穗损失率 W3%,籽粒破碎率W1%,果穗含杂率5%,苞叶未剥净率 15%;玉米脱粒联合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23%;玉米青 贮收获,秸秆含水量265%,秸秆切碎长度3cm,切碎合格 率285%,割茬高度15cm,收割损失率5%。收割机驾驶员要求机组在进

16、入地块收获之前,必须先了解地块的基本情 况:玉米品种、栽种行距、成熟度、果穗下垂及茎秆倒伏情 况;地里有无树桩、石块、田埂、水沟、通道等,土壤是否 有承载能力,是否需要人工开道、清理地头、摘除倒伏玉米 等,针对这些情况,要提前处理。收获时的喂入量是有限度 的,不同的玉米品种、长势、植株密度、含水量不同,收获 速度也不同。所以,开始时要先用低速收获,然后适当提高 速度,特别是在同一割道收两行玉米时,即使用最低速度, 有时喂入量也会过大。工作中驾驶员应灵活操作还田机液压 提升手柄,避免秸秆还田机锤爪打土。停机前须将摘穗台和 果穗开运器的玉米果穗全部送进集穗箱。总之。加快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不仅可以减轻 农民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可 以充分发挥先进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的重要作用,确保农艺措 施到位,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玉米生 产节本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