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5469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语文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张掖市2009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001.警惕“生态癌症”蓝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警惕“生态癌症”蓝藻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蓝藻具有双重性,一个是光合作用,因为它带有叶绿素,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一种植物;另外它比较微小,是一种细菌,所以它是植物性和细菌性的结合体,蓝藻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和植物的不同点更多,所以目前大部分学者还是主张将蓝藻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列入原核生物,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它能存在于90高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

2、山里,它的细胞外有一层很厚的胶质,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蓝藻家族成员众多,既有“好蓝藻”,也有“坏蓝藻”。好蓝藻如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发菜,而著名的蛋白质补充剂螺旋藻,则是螺旋藻属的著名成员。“坏蓝藻”的典型是微囊藻属的蓝藻,正是它们,将河水与湖水染成蓝绿色的“水华”,并散发出阵阵恶臭。 蓝藻爆发主要存在于静止的水体中,中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生长蓝藻明显。一说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通常会立即联想到工业污染,工业污染大家比较容易发现,而农业污染则不太为公众熟悉,可也比较严重。此外,生活污染也加快了富营养化。蓝藻需要的营养物质比较多,一般水里的氮都比较多,其他营养也都够用,就是磷比较缺。一旦

3、水体中出现大量的磷,蓝藻的爆发就自然而然了,所以磷是一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其次,适宜的温度也是引起蓝藻大量繁殖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最常见的蓝藻在亚热带地区的2535温度下繁殖较多。而今年的蓝藻大爆发同样也有着温度的促进,大气变暖是肯定的促因之一。 蓝藻中的微囊藻鱼腥藻及颤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这些毒素通常存在于蓝藻的细胞膜里,所以蓝藻活着的时候没事,待其死亡腐败时,细胞膜破裂,藻毒素就释放到了水里。动物实验表明微囊藻毒素可能让小鼠致癌,但这一情况对人体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在目前已经检定出的微囊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LR是最常见毒性也最强的一种,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将微囊藻毒素-LR作为饮用水质量测

4、定标准的项目之一。另外,蓝藻腐烂时会释放出异臭。但研究尚未发现它们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有人说蓝藻是“生态癌症”,一旦患上就很难清除。对于蓝藻的治理,应急办法很多效果却一般,一旦蓝藻爆发,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但打捞漂浮在水面的蓝藻只能产生眼不见为净的效果。大部分蓝藻存在于水中和水底淤泥里,打捞不上来。另一种应急方法是“物理吸纳法”,往水里添加黏土,可以让蓝藻吸附在黏土颗粒上,令其沉入水底。但这也没法治本,因为蓝藻还在水底生存,还会继续爆发,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蓝藻去除工作,比如在水中投放杀藻剂或絮凝剂。不过,这些化学药剂可能对湖泊产生污染,因此对化学药剂有着很高的要求。此外,生态

5、治理上更高级的办法还有利用微生物直接侵袭蓝藻细胞,这一方法非常有效,缺点是价格昂贵。 1对“蓝藻”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很早,它为地球提供着氧气,在地球生物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B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似乎是一种植物;但它又比较微小,是一种细菌,所以应该归属于原核生物。 C蓝藻的细胞外有一层很厚的胶质,可以抵抗外界的冷热刺激,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生物。 D蓝藻家族成员中既有像发菜螺旋藻一样的“好蓝藻”,也有将河水与湖水染成蓝绿色的“坏蓝藻”。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蓝藻腐烂时释放出的异臭气味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实质性的伤害,我们目前还不太清楚

6、。 B蓝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蓝藻死亡腐败时,细胞膜破裂,藻毒素就释放到了水里。 C微囊藻毒素可能让小鼠致癌,对人体健康也有害,世界卫生组织将微囊藻毒素-LR作为饮用水质量测定标准的项目之一。 D2535温度下各种蓝藻繁殖多较快。今年我国各地的蓝藻大爆发与大气变暖关系密切。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磷对蓝藻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我们如果能控制水体中磷的排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蓝藻的爆发。 B只要我们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入湖泊,就一定能够控制住蓝藻灾害。 C水体不流动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如果保持水体的流动,相信也可以缓解蓝藻成灾的局面。 D蓝藻被称为“生态癌症”,但

7、加强环境预警,严格控制污染源,对湖泊进行水源修复,消灭蓝藻灾害并不是不可能的。参考答案1D (A原文是“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B对于蓝藻的归属,原文说“蓝藻具有双重性”,承认从某个角度看它“就是”一种植物,而选项却说“似乎”是一种植物,实际上是否定了它属于植物;另外文中说的是“大部分学者”主张将蓝藻列入原核生物,而选项却说“应该归属于原核生物”,显得过于绝对。C原文是“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2A (B原文说部分蓝藻会产生毒素,此处扩大了范围。C原文说微囊藻毒素“对人体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D原文是“最常见的蓝藻”在亚热带地区的25摄氏度到35摄氏度下繁殖较多

8、而不是“各种蓝藻”。)3B (工业污染只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因素,此外还有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只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入湖泊,还不能完全阻止湖泊富营养化,也就不一定能够控制住蓝藻灾害)(四)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 002.人有两个“大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有两个“大脑”王江在生命体的活动中,除大脑外,脊髓的作用也极其重要。如果把大脑比喻成生命指挥中心,那么脊髓便是大脑与四肢唯一的信息交换通道。但是,通常并不能把脊髓称作人的第二大脑。那么,人体内真有第二个大脑吗?对这一听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问题,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却出乎许多人意料答案是肯定的。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格

9、尔松教授经研究确定,在人体胃肠道组织的褶皱中有一个“组织机构”,即神经细胞综合体。在专门的物质神经传感器的帮助下,该综合体能独立于大脑工作并进行信号交换,它甚至能像大脑一样参加学习等智力活动。迈克格尔松教授由此创立了神经胃肠病学学科。同大脑一样,为第二大脑提供营养的是神经胶质细胞。第二大脑还拥有属于自己的负责免疫、保卫的细胞。另外,像血清素、谷氨酸盐、神经肽蛋白等神经传感器的存在也加大了它与大脑间的这种相似性。人体内这个所谓的第二大脑有自己有趣的起源。古老的腔体生物拥有早期神经系统,这个系统在生物进化演变过程中变为功能繁复的大脑,而早期神经系统的残余部分则转变成控制内部器官如消化器官的活动中心

10、。这一转变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在胚胎神经系统形成最早阶段,细胞凝聚物首先分裂,一部分形成中央神经系统,另一部分在胚胎体内游动,直到落入胃肠道系统中,在这里转变为独立的神经系统,后来随着胚胎发育,在专门的神经纤维迷走神经作用下该系统才与中央神经系统建立联系。不久以前,人们还以为肠道只不过是带有基本条件反射的肌肉管状体,任何人都没注意到它的细胞结构、数量及其活动。但近年来,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胃肠道细胞的数量约有上亿个,迷走神经根本无法保证这种复杂的系统同大脑间的密切联系。那么胃肠系统是怎么工作的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胃肠系统之所以能独立地工作,原因就在于它有自己的司令部人体第二大脑。

11、第二大脑的主要机能是监控胃部活动及消化过程,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分泌。十分有意思的是,像大脑一样,人体第二大脑也需要休息、沉浸于梦境。第二大脑在做梦时肠道会出现一些波动现象,如肌肉收缩。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第二大脑会像大脑一样分泌出专门的荷尔蒙,其中有过量的血清素。人能体验到那种状态,即有时有一种“猫抓心”的感觉,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如惊吓、胃部遭到刺激则会出现腹泻。所谓“吓得屁滚尿流”即指这种情况,俄罗斯人称之为“熊病”。医学界曾有这样的术语,即神经胃,主要指胃对胃灼热、气管痉挛这样强烈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倘若有进一步的不良刺激因素作用,那么胃将根据大脑指令分泌出会引

12、起胃炎、胃溃疡的物质。相反,第二大脑的活动也会影响大脑的活动。比如,将消化不良的信号回送到大脑,从而引起恶心、头痛或者其它不舒服的感觉。人体有时对一些进入胃肠系统的物质过敏就是第二大脑作用于大脑的结果。科学家虽然已发现了第二大脑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但目前还有许多现象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家还没有弄清第二大脑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低级动物体内是否也应存在第二大脑等问题。人们相信,总有一天,科学会让每个人真正认知生命。为此,科学家发出呼吁:“爱护肠胃!爱护自己的第二大脑!”1下列有关“第二大脑”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第二大脑”能在专门物质的帮助下,独立于大脑工作并

13、进行信号交换。 B“第二大脑”拥有神经胶质细胞和负责免疫、保卫的细胞,以及一些神经传感器。C“第二大脑”与大脑一样,也需要休息,也会沉浸于梦境。D“第二大脑”最初是一些在迷走神经作用下与中央神经系统建立联系的细胞凝聚物。2下列不是“第二大脑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的一项是()A“第二大脑”能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控制消化液的分泌。B“第二大脑”能像大脑一样参加一些智力活动,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会分泌出专门的荷尔蒙。C“第二大脑”在不良刺激因素作用下会发出指令,分泌出引起胃炎、胃溃疡的物质。D“第二大脑”能将消化不良的信号回送到大脑,从而引起恶心、头痛等感觉。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4、A古老的腔体生物在进化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繁复的大脑,其神经系统残余部分则转变成控制内部器官的活动中心。B俄罗斯人所谓的“熊病”是人在精神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第二大脑无法及时将不良信号传达到大脑的结果。C人体内具有第二个大脑,这并不能否定脊髓是“生命指挥中心”与四肢唯一的信息交换通道这一事实。D科学家呼吁人们要爱护自己的第二大脑,最直接的原因是,总有一天,科学会让每个人真正认知生命。4文中所谓的“第二大脑”与第段中提到的“神经胃”是同一概念吗?请说明主要理由。(不超过30字)参考答案1D 2C 3C4 不是。“神经胃”是病症,“第二大脑”则属神经系统。甘肃省200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003.进

15、入血管的机器人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题。 进入血管的机器人 在美国洛杉矶市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与会者在投影屏幕上看到了这样一组镜头: 2005年的某一天,一个由直径只有30微米的齿轮装配成的小小机器人,被植入血管里。这个小小机器人像潜水艇一样在血液的河流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一旦遇到血管中淤积或飘浮的胆固醇脂肪,它们就毫不留情地扑上去,迅速将其撕烂嚼碎。同凶恶的病毒相遇时,它们也毫不畏惧,挺身而出。可是,病毒是狡猾的,它们看对方来势凶猛,往往会装出一副缩头缩尾的可怜相,好像已经投降,或者干脆躺下一动不动,装成了一具僵尸。机器人大踏步地从敌人身边走过。但是,病毒等机器人擦肩而过后,它们一跃而起,开始从背后恶狠狠地攻击机器人,机器人不断倒下。您别着急,这些机器人体内有纠错程序。它们中的许多机器人在吃了一次亏之后,只要不是光荣牺牲,它们便能自动调整行为方式。它们见到病毒后,不管它们如何伪装,非要杀它个片甲不留。病毒也随机应变,当它们同机器人相遇时,便拼命膨胀躯体,虚张声势,竭力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可是,大脑内藏有“超级勇敢”程序的机器人,英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