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案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254455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乡》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故乡》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故乡》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乡》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乡》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乡教学案例程寨镇中学 袁灿尧在“三教+”教学法同课异构的培训学习中,交流课的老师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中的核心问题,将核心问题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狠心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会学生体验生活、体验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本人在故乡的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故乡的“变化”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乡的人、事、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顺势抛出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的探究与分析,从而得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最终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该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二十年前对故乡的印象和眼前的故乡景象的变化,为全文奠定了基调,再让学生用对比的手法分别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分别去分

2、析闰土和杨二嫂的前后变化,最终得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像闰土这样淳朴的农民和像杨二嫂这样美丽的小市民同样摆脱不了破产和水生火热的悲惨命运,从而控诉了辛亥革命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榨和毒害。那么要改变这一现状,让人们过上幸福的新生活,路又在何方呢?作者虽觉得希望远大渺茫,但“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授课老师仅仅抓住故乡的变化这一核心问题,使得整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纲举目张。教会了学生如何利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会了学生如何利用核心问题分析文章的主题,教会了学生深刻地体会了旧中国人民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的生活状态,从而清晰地明白了作者写这篇小说的主题所在。 通过这堂课的观摩学习,我不禁想到了我即将进行教学的篇目陋室铭的课堂教学设计,我也可以采用“陋室为何不陋?”这一核心问题来引领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陋室不陋”的原因分析,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原来作者所追求的并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从而得出作者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在自然而然中明白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同时也学会了对生活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