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254298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风格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chool of Psych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心理学实验学生姓名:学 号:专业班级:应用心理学 1401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摘要: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 响。以49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11名,女生38名。首先使用EP705 棒框仪对其认知风格进行测试,而后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其重量差别感受阈限。 分析后结果表明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所测出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阈限的影响未 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关键词:认知方式棒框测验 恒定刺激法 重量差别感受阈限1 前言认知方式(c

2、ognitive styl又称为认知风格,其最早的研究源于瑟斯顿 (L.L.Thourstone其后,Allpor认为它是个人典型或习惯性地解决问题、思考、 知觉、记忆等的模式,Tennant认为它是“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 息方式”。现在心理学通用的定义是个体通过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智能因素对信 息和经验进行积极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Riding等人1991年通过系 统地分析人们对于认知风格的描述、对它们的测量方法和它们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以及有关模型间的相关性,将其综合为两个重要的认知风格维度,即整体-分析 (Wholist-Analytic)维度和言语-表象(Verbal-

3、Imagery)维度。而本试验所测量 的认知方式是以整体-分析维度为特征的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认知方式。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就空间知觉误 差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连续设计了斜屋斜椅实验、转椅实验、棒框实验和镶 嵌图形测验,并从中发现了个体在这些实验中知觉误差的一致性,于是提出了场 依存性-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概念。具体而言,具有场依存性特征的人,倾向于 以整体的方式看待事物,倾向于以外部参照物或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在知觉中 表现为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场独立性特征的人,倾向于以分析的态度接 受外界刺激,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在知觉中较少

4、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关于被试认知方式差异的问题,前人的研究已经表明:1)男性中场独立 性强者较多;2)儿童场独立性岁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差别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根据 Witkin 用 棒框测验测定的场依存性的程度与心理分化程度有关,而感受性的差异又依赖于 个体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分化的程度。为此,Eysenck曾断言场依存性的大小与 神经系统的感受性有关。他认为场依存性的大小与神经系统的感受性及重量辨别 有关。场依存性小(场独立性)者,辨别重量的差别小,场依存性大者,辨别重 量的误差大。这个假设后来被 Blasi & Fine 证实。本次实验为教学实验,实验目的在于

5、学习棒框测验的操作方法,并学习采用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感受阈限,考察认知方式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2 研究方法2.1 被试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系2014级1班49名学生,其中包括11名男生和38 名女生,年龄均在 20 岁左右。2.2 仪器与材料实验1: EP705棒框仪,记录纸;实验 2:高 5 厘米直径 4 厘米的圆柱体一套共 8 个,其中 100 克两个,88 克、92克、1 04 克、108 克各一个。2.3 实验设计 本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棒框测,并根据得分情况确定被试的认知方式。第二部分为用恒定刺激法测出被试的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并考察被试的 认知方式对其是

6、否具有显著影响。2.4 实验过程2.4.1 棒框测验(1)主试操作棒框仪,将方框调到向左或向右倾斜18角,并分别把框内的棒调到向右或向左倾斜 50、150、250、350、450 左右的角度,每种角度做 4 次, 采用随机的方式呈现给被试。表1 实验材料的分配与实验设计表方位 角度、.左框右棒方 IE *方 t* e +E515253545(2)被试坐在棒框仪前,放松、双眼紧贴观察窗,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这 种情况(休息除外)。(暗适应25分钟后施测。)要求实验过程中头部始终保 持正直,一定不能随框的倾斜而倾斜。为了做到这一点,可用下额托将头部固定。( 3)主试告诉被试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框里面的小

7、棒,直到把棒调得与地面 垂直。指导语: 这是一个调整小棒方向的实验。你把脸紧贴在这个观察孔往里 看,就会看到里面有一个方框,框里有一个小棒。你转动这个旋转,那根小棒 就跟着转动。现在要你把那根棒调到与地面垂直,调好后眼睛就离开观察孔, 不要再往里看,等待下一次实验。每次都是我喊开始,你就开始观察和调整。”(4)正式实验前可以让被试者练习 12 次,让其掌握方法,然后正式实 验,按上述程序共做 20 次:方向框的倾斜度固定在 0,倾斜方向按“左右右左”的顺序排列;棒的倾斜度分别在 50、150、250、350、450左右变动,倾斜方向按“右 左左右”的顺序排列。每次调好后眼睛就离开观察孔,不要再

8、往里看,等待下一 次实验。(5)每次被试调整后,主试将误差的度数和误差的方向记录到表中(即所 调的角度与真正垂直之差数,不记正负号,只取误差的绝对值)。注意:a.施测者调节框与棒就倾斜角度的过程不能让被试者看到,可采用两 个方法:在施测者调节时,将仪器后面进光的部分遮上;另一方法可以让被试者 闭目,施测者调好后再让被试者自己调节;b.仪器的光源要在一项研究中保持一 致。因棒框的不同亮度,对垂直判断的误差大小是有影响的;c.主试不要将结果 告诉被试。(6)计算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即所调的角度与真正垂直之差数,偏左记 为“”,偏右记为“”),并计算每个被试棒框实验误差的平均数。2.4.2 重量差别

9、感受阈限测验(1)预备实验取一个 100g 的砝码为标准刺激, 88g、92g、108g、112g 为比较刺激,用 优势手每组比较 10 次,共 40 次,比较时,每组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的次数各 半,将 40 次的比较排成随机顺序表,保证实验按随机顺序进行。做完预备实验 后,计算出被判断的正确率,根据下列条件选择砝码。88g或112g有80%以上正确;92g或108g有80%以下正确。同时符合A和B两个条件,选择第二套实验材料;如果A和B的正确率均 未达到 80%以上,则说明两套材料均不适合。如果 A 和 B 只有一个正确率达到 了 80%以上,选择符合条件的一套材料。(2)正式实验A、排出各

10、对刺激的呈现顺序:将7个比较刺激(包括一个100g的比较 刺激)与标准刺激配对,每对比较 50 次,总共比较 350 次。为了消除顺序误 差和空间误差, 50 次中标准刺激在先,五次比较刺激在先。刺激呈现的顺序按 完全随机的顺序进行。并列出刺激呈现顺序表,随机顺序表的制作可以采用抽签、 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产生数字的方法,刺激随机呈现顺序及结果记录见表 83:B、为了保证把刺激呈现在同一位置,应在桌面上标出刺激呈现的顺序。同 时,在实验过程中被试前臂的位置保持不变。C、呈现刺激时,两次刺激的时间不要超过Is,避免被试的第一个刺激的 重量感觉消退;两次比较之间的时间间隔要在 5s 以上,避免两次感

11、觉感觉的相 互干扰。在呈现刺激时,勿将刺激碰到被试的手。D、实验开始前,先向被试做示范操作:右前臂放在桌面上,用拇指和食指 拿住刺激的上端,轻轻向上提起,使之离桌面约0.5cm,大约2s后放下,紧接 着换第二个刺激,用同样的方法操作。示范后让被试坐下,将优势手前臂放在桌 上作标记的位置,并戴上遮眼罩,给被试以下指导语:现在请你一对一对的比 较砝码的重量,当你听到我把砝码放到桌上时,你就用刚才看到的办法轻轻提 起它,注意这时的重量感觉,放下后也要尽量保持这种感觉,当拿第二个刺激 时,就用第二个刺激的重量感觉与第一个刺激的重量感觉比较,如果你觉得第 二个比第一个轻,就说轻;如果你觉得重就说重了;如

12、果分不出轻重, 就说相等。这样总共要比较十几次,每次比较后必须作出判断,判断的标准 要尽量保持前后一致。请注意,要用第二个刺激的重量去比较第一个刺激的重 量,要你判断第二个比第一个轻、重、还是相等。”E、按照排好顺序呈现刺激,每次被试做出“轻”、“重” “相等”的判断,记在记录表上,每次比较50次休息2min,并让被试手臂自由活动。F、做完一个被试,换下一个被试,继续上述实验过程。表 2 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结果记录表比较刺激(克)比较的结果(次数的)“ + ”“二”“-”“+” + “二”88921041083 结果与分析3.1 认知方式与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关系的数据分析 根据偏

13、离角度大小将棒框实验结果分成三组,其中前 27%为高分组,为场独 立性显著,后 27%为低分组,为场依存性显著,中间的 46%为中间组。以这三种 认知方式为自变量,以重量差别感受阈限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差分析,描述性 统计结果如表三所示:表 3 不同认知方式的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组别MSDN高分组2.412.0013中间组2.832.2123低分组1.981.201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不同认知方式的重量差别感受阈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F (2,48) =0.82, p=0.447。3.2 性别对认知方式的影响的数据分析 本实验共有男生11名,女生38名。以性别为自变量,认识方

14、式为因变量做 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表:表4 男性与女性的认知方式比较性别MSDN男1.420.6211女2.361.943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认知方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l,48)=2.51, p=0.120。3.3 性别对重量差别感受阈限的影响的数据分析 本实验共有男生 11 名,女生 38 名。以性别为自变量,重量差别感受阈限为 因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表:表 5 男性与女性的重量差别感受阈限比较性别MSDN男2.101.0211女2.612.123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重量差别感受阈限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F1,48) =0.59, p=

15、0.445。4 讨论根据 Witkin 用棒框测验测定的场依存性的程度与心理分化程度有关,而感 受性的差异又依赖于个体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分化的程度。为此, Eysenck 曾断 言场依存性的大小与神经系统的感受性有关。他认为场依存性的大小与神经系统 的感受性及重量辨别有关。场依存性小(场独立性)者,辨别重量的差别小,场 依存性大者,辨别重量的误差大。这个假设后来被 Blasi & Fine 证实。而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与前人有所出入。反思以后有以下几点原因:(1) 被试人数过少,不具有代表性;(2) 被试为心理系本班同学,对实验本身及其目的有一定了解,会影响到 实验结果;(3) 对于每个比较刺激,每个被试只做了 10 次比较实验,实验次数较少, 致使结果不稳定。此外由于实验数据的不稳定,使对数据处理方式和标准也不同, 这就导致了重量差别感受阈限值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实验结果受到影响影 响了实验结果;(4) 被试的疲劳程度等未完全考虑到得额外变量也可能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